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民族主义论文

浅析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一、中国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
  当今社会,各种形式的思潮就像潜在的暗流一样,随着时间的演进、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或许会在某一适当时刻遇到适合的条件突然爆发出来,由暗转明,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或许会逐渐退出社会舞台。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民族主义恰逢时机登上政治舞台并成为社会主流的思潮之一,许多学者将其称为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其表现形式不同于以往。
  首先与“爱国主义”相关联。自“冷战”结束以来,以追求“强国”为依托的民族主义在中国再次袭来,21世纪以来,民族主义更是达到了一个新高潮。家乐福事件、“钓鱼岛”事件等一系列事件使民族主义情绪进一步高涨。透过这些事件的背后可以看出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追求的是维护民族的尊严、国家的荣誉与地位,试图寻求与世界其他民族的地位平等权,究其根本来说,可归结为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理念的当代中国民族主义。
  其次体现为地方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是指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占据某一特定地理疆域的族体为维护和促进本族体的自身利益和提高本族体在权力中心的地位所表现的一种心理情感、思想意识和实践活动,也称“部族主义”。中国地方民族主义是相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的,主要表现为次级地方民族主义,在西南、西北地区,这种思想意识及实践活动稍显活跃。在这些地区,地方民族主义活跃分子经常排斥外族,扰乱民族间的关系,此举影响了该族成员的民族情感走向,破坏了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以“藏独”、“突厥”等地方民族主义活动对中国治理造成的负面影响最为显著。
  再次有大小民族主义之分。大小民族主义实际是指民族主义主体的不同,即汉族民族与少数民族。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由人数最多的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构成的。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之间就存有摩擦,尤以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摩擦最为突出。以往汉族建立政权属于多数,即使是现在为数最多的汉族也经常以决策者的角色存在,这在从政的民族构成比例中就有所显现。现在,许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掌握权力的往往还是汉族人,少数民族成员因此对汉民族产生了强烈地恐惧抵制心理,辖区内大小民族相争的现象已属常见。
  最后是受到“现代性”的影响。现代性是世界每个国家的追求,它总是与政治参与扩大化、政治运作法治化相联系,它形成了民族国家的政治观念与法的观念,建立了一整套以民主、自由、平等、正义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为民族主义思想重构提供了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价值目标。基于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复兴的时间,其必然会受到现代性的影响。这个时代,社会已不再有专制或帝制的制度,没有闭关锁国,也不是“一国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而是一个民众拥有个人权利诉求的民主社会,是多极化的国际格局,更是全球化的社会,当代中国民族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主要思潮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能够将现代性标志的内容吸收并内化为自身的实质性理论。
  二、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特点
  第一,应激性。从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每次其兴起都与外来的压力和干预有关。萧功秦将这种“由于民族危机而激发的作为对西方挑战而产生的、旨在通过自立自强来有效维护自身的生存条件的民族自卫意识和运动称之应激――自卫型民族主义”。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从本质上看仍属于应激――自卫型民族主义。细心研究,可以发现,它的爆发总是相应地和每隔一段时间发生的国外干预本国事件的行为有关,具有显著的应激性,一旦外部的压力逐渐消失,这种应激性的反应也会相应地减弱。
  第二,情绪化倾向。近代民族主义产生以来就具有情绪化、非理性的特点,承袭了这种历史传统的当代中国民族主义也会不时的表现出情绪化倾向。数千年来,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始终走在世界其他民族的前列。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在其潜意识里自觉或不自觉地存有民族优越感和自豪感。这种优越意识和自豪感即使是在中华民族遭到危难之时也是难以抹去的。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升,民众的民族优越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更是被唤醒和激发。一旦时机成熟,民族成员想要扬眉吐气的民族心理就于各种形式显露于外,尤其当外交活动产生碰撞或摩擦时,这种民族主义情感就会瞬间爆发,且来势凶猛。
  第三,以“国家”为中心。以“国家”为中心,进一步可理解为“国家主义”。国家主义推崇国家理性,认为国家拥有自己独特的利益以及全面的、最高的权力,为了追求、维护其利益,可以采取任何措施、手段。在当代中国,不仅普通民众具有强烈民族国家情结,在国家主义的影响下,官方将民族主义单纯地表述为“热爱祖国,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片面地将中国的爱国主义可以等同于国家的民族主义,公民个人有义务支持并忠诚于她,国家就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代表,应肯定国家的整体利益,个人利益要适应、服从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第四,工具性。从中国民族主义的功能入手,它的根本功能就是挽救民族危亡。在中国,民族主义并不一直都是社会的主流思潮,它只在民族遭到危难之时,才会出现,这也就决定了其另一特点,即工具性。八九事件发生之后,中国领导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恢复权威与构建广泛的民族支持,正是这个时候民族主义的工具性被发现了且被加以利用。领导人开始借用民族主义的旗帜,应对外国的压力和干预。实践证明,民族主义的确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它既能起到维持了社会稳定,又能起到维护政治统治的作用。

相关论文

民族主义中国当代形式特点主义
试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
浅析我国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浅谈新中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发展与演变
浅谈我国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儒家体育思想特
东北振兴的中国经济学视角及其产业选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