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对农地利用的影响路径及其启示

  一、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影响农地利用的路径
  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必然淘汰小农家庭单枪匹马、分散独立经营的土地利用方式,进一步要求农地的合理高效利用。为了深入响应统筹城乡发展的国家号召,大力深化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成为各地促进农地高效利用的选择。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为一种高效率的制度安排,通过引入资金、市场、土地、政策制度、人才技术信息要素,在实现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益和可持续性能力等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
  (一)通过引进资金要素促进农地利用
  一方面,由于农户单一个体经济规模小、势单力薄,金融机构考虑到自身效益和风险对农村单个农户的金融支持行之谨慎。然而放贷给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则具有一定规模效益和成本效益,加之组织“捆绑信用”的保障,因此信用机构更乐意向农村经济组织放贷,甚至会以比较低的借贷利息借给组织。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通过政府的财政支持、农村领头人的集资和民间借贷等方式积淀资金。土地高效利用要求科学地按照生产要求与资源环境条件去组织生产。如果缺乏资金,土地资源优势就无法形成生产力,也不能转为经济优势。资金要素集约化可以作为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之一。这进一步说明了资金要素的引入,势必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良种优苗的引进,农业机械设备亦会增多。这样一来,农地利用的适度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程度则会提升,农地利用的技术方式和结构也会改善,农地利用经济效益提高、农地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步伐加快的同时,环境和生态效益也显著提高,对于农地的合理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二)通过引进市场要素促进农地利用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生产――加工――销售”方面为农户提供了一条龙服务,特别是在销售方面,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联合千家万户开拓市场,积极加强与市场的联系。管理者或者领头人会通过产品交易网站、农产品交易市场等渠道积极主动联系客户,把客户吸引到田间,与客户进行产品交易合作。更进一步,具有一定组织化程度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可以有效抵御侵蚀农民利益的不合理因素,提高农户在产品市场中的谈判能力和农户市场主体地位。市场开拓和竞争力的提高,可以帮助农户及时把产品以合理价格卖出去,农户利用土地进行生产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沉睡的荒地和弃耕地终于被唤醒过来,农地利用率大大提升。
  (三)通过引进土地要素促进农地利用
  农民“带地入组织”,分散的农地就可以集中起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对农户条块分割的土地进行整理成块和初步开垦,接下来就是对这部分土地进行最合理的利用了。如果土地是用来进行农户间的互换,则会使组织的成员得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好处,土地就时刻与农民“生活”在一起了,农民会更用心的经营利用好土地。如果土地是整租给农业能手、生产专业户或者转包给其他使用者,农地的流转则代表这些规模经营主体对土地的经济评价会更高,他们必然会按照农地的最佳方式去利用,农地在那里会充分体现应有的价值,土地利用必将会更充分更高效。如果是可以“拼地”拿去抵押,则成规模的农地就得到了资金支撑,对土地的附加值增加会起积极作用。总体来看,无论是哪种方式,农民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吸引农民带地入组织,加快农地的整理,为农地利用向适度规模化、科学化、纵深化发展增加了动力,拓宽了农地利用的内涵。
  (四)通过引进制度政策要素促进农地利用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为在农村由农民自发形成、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在民间盘活土地流转利用的同时,作为一股强大的组织力量也时刻影响着政府的制度和政策供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政府农地体制、用地规划布局和农业扶持政策的出台和完善。一方面,作为农民利益的代表,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可以积极开展与政府机构的对话,反映农民的意愿和利益诉求,也有利于增加成功与政府博弈的筹码,促使政府出台一些有利于农地高效利用的农地制度,使农地利用得到政府自上而下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作为政府和农户的中间桥梁,可以把国家的宏观政策及时有效地送到千家万户。另外,政府会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这样土地利用得到合理的政策导向和指示,使农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提高了农地利用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地的和谐利用。
  (五)通过引进人才、技术、和信息要素促进农地利用
  一方面,农村土地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引进土地利用专家、人才和高新技术,可以使得组织内成员利用土地的方式和工具得到改善。通过先进机械设备的研发,农地利用的机械化水平得到提高,设施农业得到进一步推广,农地利用水平会向深度发展,农地利用的规模化效益则更加显著。同时,技术进步作为土地利用持续性的技术因素响应指标,农户可以通过先进技术的更新和应用,综合开发未利用地,有效控制土地污染,改善土地质量,可以在合理的土地利用强度下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土地集约利用的程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加速农地利用的科学化,规范化,促进农地的可持续性利用。另一方面,组织通过加强与市场、政府和中介组织的联系,取得农产品,农地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建立一个信息服务平台,则会在减少农民信息成本的同时让农民根据信息及时调整作物生产结构和规模,调整土地利用方向。同时由于农产品极受天气影响,组织的信息服务平台如能及时为农民提供有效、准确的气象信息,相信在减少作物灾毁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这样农民则会更加合理安排自己的生产,积极利用自己的土地。   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深化发展的重要启示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农村土地要素与外部要素的有效对接搭建了良好平台,为农地流转和高效利用注入了一股持久活力,使得农地利用的适度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但从现在广大农村地区土地利用的规模效益低下,农地闲置严重,荒地开垦利用效率低等现状看来,通过深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来改变农村有资源缺要素现状,进一步促进农地高效可持续利用确有必要。下面就基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影响农地利用的路径的分析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提出几点建议。
  (一)“内聚外宣”
  1.“内聚 ”
  要引导社员加深对合作制度和组织章程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对合作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联合度。对内要减少内部消耗,杜绝纯粹利益导向行为,众志成城利用好组织内的土地;对外要作为一个整体,用“同一张嘴”说话,争取土地高效利用的最优外部环境。
  2.“外宣 ”
  土地的二元制度背景下,使得农地不但具有生产功能而且具有社会保障功能,“小农意识”下绝大多数农民不肯带地进组织,把土地视为“保命田”“养老地”,土地依恋情结严重。基于此,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则应该加大对组织过去取得辉煌成效和相关章程、政策的宣传力度,帮助农民突破思想和认识局限;亦可通过树立典范奖励先进的方法,吸引农民积极带地入组织,从而帮助其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二)“优内拓外”
  1. “ 优内”
  要优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利益分配机制、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减少内部摩擦消耗,提高农民利用土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对组织内的成员进行有效管理,杜绝短期行为和可能发生土地利用外部不经济的行为,监督并及时纠正农民损毁组织信誉的行为。要保证服务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强化组织自助服务和信息咨询的职能,要提高组织内部的服务效率。
  2. “拓外”
  拓外是指要多渠道挖掘销路好,产品吸纳量大的合适市场。组织的管理者和领头人要走进市场, 同时把信誉高的客户带到地去,向他们推广特色农产品,要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积极与商家探讨发展产品品牌的好路子。组织要克服封闭性和排他性,主动组织农民走进市场,共同开拓市场,加深他们对市场运作的了解,从而使生产适应市场配置的要求,及时调整生产结构和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三)“引技吸资”
  1. “引技 ”
  “引技”既包括对专业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同时也包括先进技术的引进和研发。一方面,农民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化进程,因此要重视合作社人才培养,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可以通过土地利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业务培训来增强农民持续利用土地的观念;再者,可以对外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让他们在土地利用的最新信息宣讲、技术研发和推广等方面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当土地投入达到稳定状态时,则需提高土地的投入产出比,这时土地利用技术是关键,我们可以通过增加科研投入来提高,所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要加快科研步伐,加快农业机械和设备设施研发项目的资金投入,提高研发的效益,把成果及时应用到土地利用中去。
  2. “吸资”
  农村经济发展最大的基底就是大量的农地,为了促进农地的利用,加快土地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步伐,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应该加大资金要素的引入力度,多种方式凝聚资金。一方面,为了减少土地利用的中间交易成本,应尽量降低对信贷资金的依赖,而应该要有力吸引扶持资金,特别是把商家、客户的资金吸引回来,让他们先垫付购买技术产品和农业机械的资金,或者通过客户赠送设备的方式帮助农民实现机械化生产。另外,合作组织应该增加自由资金积累,组织帮助农户提高土地产出的小部分增长收益应留作组织发展的基金。另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通过要素引入促进土地利用的同时必然产生正的外部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外的人员应该为其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买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对他们收取合理费用的做法值得考虑。

相关论文

路径启示农村
浅谈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农村学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策略研究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会计环境变革下财务会计理论创新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浅谈大数据时代房地产企业新型营销路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