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新常态下的金融企业文化建设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各种形式金融类别已经陆续诞生,规模从小到大,不断发展,日趋完善,自成体系。但随着建立在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新型股份制银行的出现,以其灵活的机制、高效的流程,先进的理念等平等参与竞争,冲击着人们对传统银行的业务。因此各家金融机构只有建立符合自身战略目标、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并将文化建设贯穿于经营管理全过程,才能形成员工的凝聚力,形成自身品牌和形象的吸引力,促进经营品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各家机构要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就必须有明确的文化定位,必须加强文化建设,并形成较为系统的文化体系。因此,文化建设既是金融业适应发展形势、参与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更是金融行业未来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
  二、新常态下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的改变和金融改革的持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建设性成果,但我们也应看到这些探索还远远不够,与国外商业银行文化成效比、与建设国际一流的商业银行的目标比,仍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因此,国内金融行业必须加快文化建设步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适应国际化竞争的要求。目前我国金融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对文化建设的内涵认识不深
  首先,对文化建设的认识没有停留在深层次。如银行普遍认为向员工灌输政治思想即可达到构建银行文化的目的,简单的依靠说教来开展工作。部分银行员工将文化简单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定期工作汇报、总结、办公例会;其次,个别偏重于外部公关和宣传,忽略银行内部人本文化建设以及业务、流程的创新。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用在形式上的文化建设上,忽视了文化建设中最本质的部分――人本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其次,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目标短期化、忽视文化内涵的现象,认为文化建设只是标识宣传、员工服饰、产品形象、办公环境等。还有一种情况,即把文体活动简单等同于企业文化,形式空洞。由于对文化内涵理解不深,对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形式不符等,致使银行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还没有实现有效融合。
  (二)对金融企业文化个性和特色重视不够
  传统经营理念中的消极因素经常与外部新的竞争环境和新的运作机制发生摩擦与抵制,成为抑制金融业发展的阻力,更谈不上成为推动金融业的动力。现实中,经常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宣传口号,如“诚信”、“团结”、“务实”、“求真”等,这些口号所表达的价值观是完全正确的,但更多的是人云亦云,并没有真正反映出经营理念、价值观念、管理风格等特色,是典型的将文化口号化、空泛化、形式化。在当前金融业激烈的竞争中,战略定位模糊,文化处于新旧交替、激烈碰撞中,没有形成文化的推动力,没有形成文化的独创性。文化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其独创性,缺乏鲜明特色的文化难以在员工内心深处激发共鸣,唤起热情,文化建设的效果随之减弱。
  (三)金融企业文化与实际结合还需加强
  在银行管理者看来,文化是塑造企业精神的圣经,高高在上,与经营管理工作没有直接关系,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文化是企业习惯、规则、心态和现象的集合。因此。文化和精神必须渗透于企业的经营宗旨、管理机制、业务流程、制度规范等内容中,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即:文化作为致力于物质的精神,它必须与实际相结合,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因此,金融行业文化建设脱离了经营管理和客观实际就失去了根基。
  (四)“客户至上”的实际行动有待提高
  在实际工作中,“客户至上”成为了一种口号,实施和落地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如个别银行网点设施不够人性化,网点外围停车位较少,无法满足客户切实需要;每天开设窗口较少,一些窗口闲置,客户不得不长时间排队等候;个别员工服务意识不够,长期从事一项工作时间较长产生懈怠情绪;业务处理规则不够人性化,使客户一些正常业务无法办理;员工业务熟练度不够,处理业务速度较低;收费项目繁杂,存在重复收费现象等。
  三、新常态下构建金融企业文化的路径
  (一)加强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为确保取得实效,实行“一把手”工程对文化建设的组织推动将发挥重要作用。高管既是金融企业文化的倡导者,更是文化建设的推动者。高管对企业文化建设作用的认识程度、重视程度以及所持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化建设的推动效果。高管对文化的定位、对人才的重视、对员工的尊重等决定着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首先,建立文化建设的统一领导机构和专门办事机构,强力推动,狠抓落实。其次,要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包括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的教育体系以及严格的绩效评估办法。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分工负责、关系协调的企业文化建设责任体系,保证银行文化建设工作的顺畅运行。
  (二)通过理念提炼与实施形成共同价值观
  金融企业的一切活动、员工的一切行为均应围绕共同价值展开,在此基础上延伸打造各自的愿景、目标、理念、准则等,将员工个人的发展愿望、成功与银行的发展壮大紧紧联系在一起,确保做到全行上下一致、团结一致、步调一致,言行一致,确保政令畅通,高效运转。提高三个执行力,即员工接受任务的执行力、团队整体的执行力以及团队文化下的员工和谐执行力。激发全体员工的内生动力,有效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创新力,培育广大员工责任意识、大局观念和使命感,自觉成为团队大家庭的一员,自觉承担起文化的传承等工作。   (三)构筑科学、完整的制度体系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金融企业良性运行的基础,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在提高经营管理与业务推进效率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经营机构都将制度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以制度的权威性保证企业经营活动健康发展,约束员工的行为规范,有效提高员工忠诚度和业务能力,保障职业操守的纯洁性。
  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考核机制。坚持“制度管人,机制激励人”的人才发展战略,推动干部员工队伍建设。一是机制建设上可以建立用人机制、运营管理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新员工及大学生评价机制;二是完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加强青年人才储备;三是要健全干部退出机制,全面推行干部公开竞聘择优机制,试行干部任期管理,落实“职务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干部能进能出”竞争淘汰机制,造就一支德、能、勤、绩、廉俱佳的优秀干部队伍。
  另一方面,要夯实基础,全力打造严格的风险合规管理模式。一是要做好教育警示工作,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水准,不断进行自我修正,加强自律,洁身自好,增强员工抵制各种诱惑的能力;二是要落实各项责任,加大考核力度,将合规管理要求予以明确,并纳入经营工作的总体部署中,加强指导、狠抓落实;三是要高度关注员工行为、特别关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加强员工行为动态管理。
  (四)营造高效、快捷、自如、严谨、顺畅的工作氛围
  “高效”就是以市场化的节奏体现工作效率,在工作的流程中做到快捷、高效、无阻隔;“顺畅”是指追求简捷的工作流程与和谐的人际氛围;“自如”就是以人性化的管理体现对员工的关爱和扶助,让员工在宽松的环境中轻松释放才智,从容发挥创造力;“严谨”就是坚持紧张有序、从严治行的管理原则,体现个人服从组织、小团队服从大团队,形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严谨的工作秩序。“自如”和“严谨”是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就是要求员工既要能在轻松中充分释放才能,又要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要自觉接受组织的纪律约束,严禁脱离组织的无政府主义和自由散漫。
  (五)打造个性鲜明的金融企业文化品牌
  随着金融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外资银行、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逐步到位,使得金融企业直面竞争日趋激烈。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打造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强大银行品牌体系。要坚持以优秀文化引导发展的作用,以文化提升银行的竞争力,以文化挖掘银行的自身潜力,以文化增强银行的创新驱动力,以文化提升银行的社会公信力。在全面整合各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整合营销思路,强化品牌经营的意识,建立起一整套个性化产品解决方案及客户特色服务的品牌体系,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金融旗舰产品,从而提高社会公众对品牌的认同度、美誉度及忠诚度。
  (六)将人性化管理贯穿于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始终
  人性化管理,重在以人为本,它的核心在于尊重人、激励人、培育人、凝聚人、用好人。金融企业的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人本文化这一核心,将员工个体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尊重员工个体的价值和作用,帮助员工建立与企业发展规划一致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尽量满足员工个性化需求,为员工创建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和发展机会,搭建有利于员工成长的发展平台,激发员工激情,投身改革发展,与员工共担风雨,共享成果,共同成长。
  1.做到以人为本,关爱员工。坚持“关爱体系综合化,关爱内容人性化,关爱实施标准化,成长平台多样化”设计思路,坚持“长远规划、分步实施、规范操作、用心推进”原则,真正把每一个人的创造力在企业平台上展现出来。
  2.充分发挥管理层作用,领导不把权力视为砝码,而要作为服务和责任的主体。领导干部要摆脱高高在上的态度和形象,真正做到关心员工,爱护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要制定并落实关爱员工的具体措施,切实保障员工各项权益;要制定顺畅的沟通交流体系,领导干部要多去基层听取员工反映问题,善于换位思考,解决员工实际困难;要为员工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改善员工生活质量;要多鼓励员工,善于发挥员工的闪光点,等等。
  3.打造家园文化。核心就是“关爱、关心、提携、激励”,让员工树立“以行为家”的价值观念,将人本精神融入到分行经营管理中,融入到员工自觉行为中,营造团结协作,奋发有为,积极进取,融合成长的团队氛围,最大限度凝聚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内生动力,为经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培训是员工最大的福利。建立一个能够充分激发员工活力的人才培训机制和良好的人才培养生态环境,培训结果与员工个人发展与绩效相结合,以绩效为导向,建立培训考核机制,转变员工观念,从“被动受训”到“自主参训”。
  5.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金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金融企业的人才战略应遵循立足自身培养为主,适当引进为辅原则。同时,要加强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公开竞聘、岗位交流、培训、见习等措施,为优秀员工脱颖而出创造机会。同时,针对战略需要,做好干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干部储备人才库、适当引进战略型急需人才等,形成干部队伍的梯队结构。最后,组织好先进评选及各类竞赛活动,以创新服务手段,规范服务行为,改善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水平为抓手,进一步强化银行员工服务意识,有效推动全行服务向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方向迈进,塑造优质服务品牌,展示和谐诚信服务形象,努力提升服务核心力,实现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升。
  总之,金融企业文化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金融企业现实的竞争力,这一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员工所接受,特别是得到了金融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认可,这对推进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更好地展现文化的“软实力”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文化建设是一个长远的、连续的、员工广泛参与的系统工程。一方面,它传承了银行既往发展史上积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另一方面,又融入了新常态形势下银行战略转型的新元素。同时,它既根植于银行当前的经营管理过程,又立足长远、对未来发展进行规划。因此,要将文化建设纳入金融企业的发展战略,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审视金融企业文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金融企业特有的、鲜明的文化,才能有效激发广大员工的士气,凝聚意志,形成“价值统一,目标统一,行动统一”的团队合力,才能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彰显金融企业文化的无限魅力。

相关论文

金融企业文化建设金融建设文化
汉语言文学对传统茶文化的作用研究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试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管理策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浅析“四色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旅游商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