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实践教学环节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协同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037-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注重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在接受《中国教育报》采访时曾说:“协同育人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在此背景下,本文尝试建立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协同机制,在思政实践教学过程中,将一切有利于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教学要素等等进行整合,形成一门独立于思政理论教学之外的实践课程体系。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两课”),除此之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等课程都是高职学生必学的思政类课程,这些课程与“两课”一样,都需要开展实践教学。笔者长期从事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层教学工作,故以思政教师的视角,尝试整合高职必修的“两课”中的实践教学资源,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行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协同机制的创新。
  一、基础课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协同
  1.适应职业需求,实现部属教材职业化整合。思政理论课统一使用教育部编写教材,职业院校的教材与本科院校完全相同,而职业技术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高职思政教育部属教材也应适应高职教育目标的需要。同时,基础教育必须实现为职业教育服务的宗旨,我校主要培养旅游服务人员,故在基础教育中要体现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服务。为此,我们在思政课教学中注重学生行业内涵教育,在教学中选用的案例和讨论的问题应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如讲“职业道德修养”一课,导游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烹饪专业的职业要求不同,其职业道德的侧重点也不同,实施的实践教学活动内容也有所不同。为此,我校编写了具有旅游行业内涵的教材,并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增加“旅游职业道德”内容,实现思政理论课与职业教育的整合,将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基础课的学习中悟出道理,加深学生对思政课内容和专业素养的理解和认同。
  2.思政教师分系别专任教制度。分系别专任教制度是指某个任课教师在接受分配授课任务时,专门负责某个系别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如在我校某教师专任酒店管理专业的思政理论课教学,可利用课余时间到五星级酒店调研或顶岗实践;承担烹饪系学生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可专心调研烹饪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这样便于在授课中对所任教院系学生的职业知识进行认识和了解,加强任课教师对所任教系相关学生工作的沟通,更好实现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融合。
  二、思政“两课”实践教学的协同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通常是在思政理论课的总课时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实践,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学期开设48学时,其中10学时用于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同一学期完成,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各自为战,这样的实践教学易流于形式,且浪费资源。故需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性的规划,整合不同课程的实践教学资源,形成思政各门课程之间的协同。
  1.实践教学环节上的整体性规划。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的课程主要是“思修”和“概论”课程,合称为“两课”。除此之外,军事理论及职业发展规划课程通常归入思政课程之中,构成了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对于思政类课程所属部门,各高职院校存在不统一现象。有的高职院校“两课”、心理健康教育及职业发展规划等课程皆属于思政教学部,也有部分高职院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发展规划归属于学工部门管理。由于分属不同部门,在制定教学方案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时,不能实现协调统一。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也很难保证前后良好衔接。而在制订各门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方案之前,要从思政课的整体层面对实践教学做出相应的方案,这是实现课程之间资源整合的基础。
  2.对实践教学序列上的合理性安排。对实践教学序列上的合理性安排,有利于节约教学资源。在“两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序列上,我们要求首先完成“思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完成对大学生人生观与世界观认知的基础上,再充分认知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线,最后重点理解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终提升他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实践教学环节将课堂内外、校内校外结合起来,形成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作的实践模式。在实践安排序列上,先校园实践再到社会实践,先历史再现实实践,以保障思政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真正有效实施。在时间安排上,高职学生在大一用两学期的时间完成“两课”的理论知识学习,在大二上学期进行校内实践教学,并利用双休时间完成校外实践任务,实践教学环节以校内为主,实践活动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色,可将某些校外实践活动引入到校园内部,以方便实践开展并确保学生安全。
  3.协同创新措施:设立独立思政实践教学课。目前高职院校中实践教学学时通常是与理论课安排在一起,未设立独立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开设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可以整合各类资源,协同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并且可以实现课程评价制度的创新,思政部教师与辅导员共同评定成绩,使最终成绩更为客观真实。我校在第二学年上学期开设思政实践教学课,课程内容整合思政教学部与学工部、辅导员工作,并且设计《思政实践教学手册》,在学生初进大学时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大二上学期结束前完成实践手册所需任务。实践手册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由思政部任课教师承担,称为思想政治实践课I,在思政课授课过程中,思政教师根据不同课程要求设计的实践教学方案以及组织的课堂实践教学活动,比如课堂主题演讲、讨论、辩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活动等,共计2个学分;另一部分由学生辅导员负责组织及实施,称为思想政治实践课Ⅱ,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思政课课堂之外但在校园之内且与思政课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活动资源和信息资源,包括学生平时的操行评定、晨跑、早操、养成教育、组织讲座等对应学分,学生每参加相应的校内实践活动,在思政实践手册相应的位置活动其辅导员签章认可,此项实践课可分布在三个学期内完成。学生在第一学年两学期完成思政部承担的思想政治实践I,用三个学期完成累计达到相应学分的活动,由思政助教收齐交与思政部教师,并登入教学系统。工作量计算于第三学期分别计入思政教师每个班级2学分,学生辅导员每个班级1学分。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管理活动的协同
  为促进思政课教学实际效果的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处、团委宣传部和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和组织部等职能部门联合起来,共同实施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让各部门共同参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大思政”的作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在接受《中国教育报》采访时曾说:“协同育人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在思政实践课教学中,实施协同创新不是各要素的简单累加,而是在“大思政”理念指导下中各部门之间工作的有机融合。
  高职院校思政理论实践改革要想完全付诸于实施,需要协调多方面关系,并对协同机制进行小范围试点,需要一个过程。作为一种新的实践探索,思政理论课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需要各高职院校制订一整套激励措施,合理调节不同要素实现资源最优配置。需要加强协同创新统筹规划,由领导层面建立超越创新主体的统一管理体系,制订出一套有利于协同教育的管理办法,形成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协同创新的制度保障。同时,需要理清参与实践教学各方的职责,明确各方在协同教育中的权益、责任和义务之间关系,提高实践教学各参与方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有效开展思政实践教学活动。

相关论文

思政实践教学高职协同环节院校
试论学分制下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路径探讨
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案例
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浅谈高校思政教师法学素养培育的三维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浅谈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提升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试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管理策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