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物理学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物理习题教学

  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关注科技发展。
  长期以来,中学物理习题教学强调习题的理论性、系统性和结构完善性,在教学中注重问题的结果,教师为升学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使得习题教学的功能十分狭隘和功利化。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方法与能力的训练,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素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鉴于此,本文认为,新课改下中学生物理习题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物理习题教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离不开社会,但在中学物理习题教学中,我们却常常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熟视无睹。例如,物理教学中为了解决问题的方便和精确,常常把实际生活中的物理对象抽象化,如“一辆车”“某模型”“某物体”等,然而“一辆大众牌汽车”显然比“某小车”更贴近学生。因此,《物理新课程标准》突出了物理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这一基本理念。在这些问题上,关键是教师要有主动意识,要将那些司空见惯、有较强启发性和应用性的生活现象和物理知识融入中学物理习题中。习题的编制要尽量贴近学生身边的事和物,问题不能太难或太易,要使学生的知识水平与中学物理知识结构相适应。
  二、注重物理习题教学与现代科技同步
  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学物理习题教学应面向科学、技术和社会,加大习题中的“科技含量”。这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形成参与社会决策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等都有独特的作用。同时,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习题教学过程中,可以融汇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使科学探究活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途径多样化。把科技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一是要注意紧跟时代步伐,既要反映科学的前沿和最新的科技成果,又要善于跟踪和捕捉高新科技中的物理知识点。例如,近几年的物理高考试卷中,就不止一个省市出现了有关“刹车反应时间”的试题。二是要注意学生的认知水平。如在上例中可以从运动学公式方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不能考查汽车本身运动的原理,因为这已经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三是要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
  三、加强物理教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应该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与渗透,这就要求我们物理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生活,结合其他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素质教育。在这次基础教育改革中,“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课程间的整合,其特点一是试图超越学科界限,保留带有基础性的基本内容,注意不同学科领域知识、技能之间的融汇和连接;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将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和情感价值观、过程、方法与能力进行结合与渗透,并力求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与关联。
  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教学效果非常乐观。在教学中本人采取以下具体做法:一是文理结合,即诗词渗透、谚语渗透、成语、谜语、歌曲渗透。二是数理结合。
  四、物理习题讲解多样化
  物理有做不完的习题,所以我在讲解习题时往往先把习题归类,总结物理做题规律,探究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我总结了四类:
  1.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观察、理想实验、模型、理想化、等效替代、模拟对称、整体、隔离、平衡、微量放大、控制变量法等。
  2.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作为一种工具,在表达物理规律、处理物理问题中有其独到的功能,有时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适当运用数学中的等式、方程判别式、函数、比例、数列的性质、几何图像等,能使问题的求解变得简单方便。
  3.逻辑方法
  逻辑方法包括比较、分类、类比、推理、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概括等。物理学中的很多规律,如牛顿运动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都是以实验和事实为基础,运用分析、综合、推理和归纳的方法总结出来的。安培通过类比环形电流产生电场,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电磁现象的电本质。在概念教学中,将电势能和重力势能类比,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在洛伦磁力教学中,由安培力演绎出洛伦兹力;在牛顿第二定律、楞次定律等规律的教学中,可采用观察、实验和数学推理的方法来研究。
  4.哲学方法
  哲学方法包括对立统一、量变质变、肯定否定、绝对相对、现象本质、形式内容、特殊一般、原因结果、部分和整体等。如光的波粒二现象,就是用对统一方法认识光的本性,隔离物体受力分析,建立方程联立求解,则体现部分和整体的方法。

相关论文

习题物理背景课程中学教学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大数据背景下日化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策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浅析“四色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旅游商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