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高校师德发展现状及创新途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7-0121-02收稿日期:2016-04-25
  作者简介:郭二艳(1979―),女 ,河南禹州人,河南农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规划。
  当今社会需要教育,因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离不开教育;当今教育需要一流的教师队伍,因为教育本身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需要前行,需要改革创新。“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是振兴民族、发展教育的关键。当今的教师队伍需要弘扬师德,因为社会的变化、价值观念的变化、教育职业的变化、生源的变化、德育本身要求的变化,需要教师坚持自己的职业信仰、职业操守、职业精神,高尚的师德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下,打造一支政治合格、素质和能力过硬的高校教师队伍对于当今的高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师德的概念
  教师作为大学办学的主体,其师德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更能体现一所大学的文化品位。从一般意义上讲,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集体以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与概括。由此可见,从本质上来讲,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必须呈现的品质和遵从的规范,以及其稳定的做事风格。
  在长期发展中,我国高校师德总体上形成了物质型师德体系和精神型师德体系两方面。物质型师德体系是指以图书馆、资料室、事迹报道、电子网络、对外交流等为载体的师德师风建设。精神型师德体系是指以独特的学校理念、特有的学校精神和优秀的学校文化为要素形成的师德师风建设。总之,构建高校教师道德体系是师德教育的起点,是立师之本;敬岗爱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品德核心;专业知识渊博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智能核心,三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构成了高校师德体系的轮廓。
  二、高校师德发展现状
  1职业道德淡化,育人观念淡薄
  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知者不惑”。这要求教师不仅注重礼仪、言行规范等外在形式,还要尊重知识、追求真理。遗憾的是高校教师中一部分人对此却视而不见,不讲礼仪、不守规则的现象时有发生。这部分人只愿做“经师”,不愿做“人师”,只满足于课堂的知识传授,上课来,下课走。他们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同事之间、师生之间缺少关注、关爱,不愿花时间和精力与学生交流,不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目前学校、社会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导致某些学生放任自流,从一名优秀的学生变成一个自甘堕落的社会“害虫”。此外,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却做不到,举手投足说话办事缺少儒雅之气、师者之风,内心深处对“礼”的认识不足,缺少一种敬畏之心;另一方面,对于“知”也满足于得过且过,缺少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精神,缺少追求完美与追求卓越的意识与动力,在师德修养中放弃了自重、自省和自励,始终达不到“不惑”的境界。
  2敬业精神不强,政治意识缺乏
  周敦颐认为:“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孔子说: “信则人任焉。”堂堂正正做人,表里如一,是教师的第一人品,是为师的第一资格证。不过,当前的高校校园中诚信缺失的不良风气有势不可挡之势,相当一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违背了为人师表的准则。有部分教师不仅不认真备课,不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纪律观念淡薄,疏于课堂教学管理,对学生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做学问搞研究急功近利,巧立名目剽窃他人成果;而且不同程度上忽视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学习,导致不能把握党的正确决策与发展方向,不能给予学生理性的引导。
  三、高校师德教育创新途径构建
  1改变教育观
  教育观念是教师对教育的职能及如何进行教育的认识问题,往往对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乃至整个教育过程的成败起到一种先入的决定作用。高校教师要树立创新性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树立科学的学生发展观;还要改变教学中教师为主的教育观念,坚信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增加新的知识经验。
  高校师德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还要坚持面向全体,不仅要积极探索“自主高效”的生命化课堂教学模式,还要坚守“把教师从无效的教学中解放出来,把学生从无效的学习中解放出来,把资源从无效的使用中解放出来”的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广泛阅读和深度阅读专著、期刊、报纸以及网络信息,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深刻把握国家教改动态,学习掌握新知识技能,充实完善自己,从而适应时代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2修德敬业
  修德敬业是高校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的必备素质,是保持教师队伍先进性的根本和基础。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高校教师若不做路标,纵然其理论修养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高校教师才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另外,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作为高校教师不仅要修德,更要敬业。高校教师应具有千百年来薪火相传的职业精神,确信教师虽然很平凡,但是不能够平庸;心态应该平静,但工作劲头不应该平静;应该淡泊名利,但不能不爱自己的学校、不爱自己的学生、不爱教师的名节。教师只有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但是,高校教师一定要在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的师德师风下,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才能成为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教师。
  3强调细节
  老子曰:“天下之大作于细。”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要下定决心,为共产主义教师事业的永续发展,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铸师魂,强师能。作为高校教师,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在工作中,必须要求自己一切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在教学中,必须认认真真备课,充满激情讲课;在生活中,必须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思想动态,热爱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积土成为万仞高山,风雨才从山里兴起;积水成为千浔深渊,蛟龙才会在这生长。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一定要保持坚定的为共产主义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念,时时事事要有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克己自律的良好品格、勤勉敬业的意识,端正校风、教风、学风,努力建设一支埋头苦干、扎实工作、求真务实、严谨治学、业务精良、善始善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才能进一步创先争优,实现国家兴旺的百年大计。

相关论文

师德发展现状途径现状高校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
大数据时代拼多多盈利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