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农林学论文

2015年临河区生长季农业气象条件评述

  中图分类号:S1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1(a)-0000-00
  一、气候概况
  2015年4-9月,平均气温为18.7℃,比常年和去年低0.5℃;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28日,为35.9℃;降水量为110.4mm,分别比常年和去年少24.4mm和6.4mm,降水特点为两头多,中间少,作物生长关键期需水时降水少,出苗及收获不需水时降水多。日照时数为1880.8h,分别比常年和去年多136.8h和71.1h;蒸发量为990.1mm,比常年少128.5mm,比去年多12.3mm。终霜日为5月12日,比常年晚9天;初霜日为10月1日,比常年早2天,无霜期比常年少11天。
  二、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春末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月前期气温低,降水特多,蒸发弱,潮塌严重,导致小麦种子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加上雨后蒸发加剧,土壤形成板结层,影响小麦出苗,降低了出苗率。据调查,临河小麦于4月13~16日陆续出苗,比往年偏晚5~7日,同时降水还严重影响了春玉米的播种进度,比往年晚5~7天。5月上、中旬气温低,有利于小麦促穗增蘖。但延缓了玉米等喜温作物出苗及幼苗生长速度,不利于壮苗形成;降水少,土壤不易泛盐板结,有利于玉米顺利出苗。
  2、夏季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6月下旬到7月中旬,正是小麦灌浆成熟期,2015年此期平均气温为23.2℃,分别比常年和去年同期偏低1.2℃和0.8℃,气温低对小麦灌浆非常有利。小麦虽然遭遇了严重潮塌的影响,苗情较差,但今年产量仅比去年减少了8.5千克/667m2。夏季气温偏低,不利于大秋作物快速生长,由于气温持续偏低,大秋作物发育期偏晚7~10天。降水少加上空气干燥,一方面诱发蚜虫、红蜘蛛等喜旱害虫,影响植株生长;另一方面加上蒸发强,农田失墒严重,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对灌水不及时的作物影响较重。降水少却有利小麦收获晾晒。
  3、秋初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9月份气温偏低,对大秋作物后期灌浆带来影响,但由于初霜在10月初发生,大秋作物已经收获,降低了气温偏低的影响程度。降水偏多,有利方面是为大田作物后期生长补充了水分,但不利于番茄、瓜类的采摘和运输,尤其9月下旬出现的两次降水天气过程,对大秋作物收获非常不利。
  三、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及灾害
  1、春季大雨与潮塌
  4月1-2日,临河地区普降大雨,降水量在26.9-38.3毫米。这场降水导致农田积水严重进而引发潮塌,对临河区小麦播种及出苗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此次降水为部分墒情差的土地补充了水分,但此次降水将土壤毛细管疏通,随强烈田间蒸发,土壤深层盐碱带升至地表,形成板结层,严重影响了小麦出苗。同时,由于部分地区降水较多,雨后气温下降,水分散失减少,潮塌时间延长,影响了后续农业生产活动。
  2、低温影响
  生长季气温偏低,其中5月到7月中旬,除5月下旬外,其余各旬气温比常年偏低0.8~2.0℃。5月上中旬是玉米出苗期,低温导致玉米出苗延迟,随着持续低温,玉米各发育期相应延迟7天左右,其它作物发育期也相应延迟7~10天,由于秋霜冻出现时间正常,各种作物成熟未收到大的影响。
  3、干旱
  从4月11日-7月19日,累计降水量仅为8.5毫米,为近35年以来最小值。进入6、7月份是作物需水关键期,又遭遇持续干旱天气影响,水分供需矛盾尤为突出。河套灌区是一首制灌区,一个轮水周期为20天左右。边头末梢,轮水周期接近30天,每年7月是最热的月份,此时小麦、玉米、向日葵、番茄等作物都进入需水关键期,作物得不到及时灌溉,生长备受影响。干旱少雨还易引发喜旱害虫发生发展。据市植保统计,截止年8月11日,全市玉米红蜘蛛发生面积约94.9万亩,一般虫口密度300~30000头/百株,个别发生严重的地块玉米红蜘蛛最高达到85000头/百株。当前玉米正处籽粒灌浆期,也是防控玉米红蜘蛛的关键时期。
  4、冰雹
  7月17日午后,受强对流天气影响,临河区八一乡、干召庙镇、狼山镇、新华镇共4个乡镇部分村社出现冰雹灾害,冰雹直径2cm,降雹持续时间约7-20分钟,降雹密度较大,导致12个行政村,49个村民小组的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受灾户数1707户,受灾人口5821人,受灾面积1622公顷,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460万元。

相关论文

农业气象评述气象农业
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的劳动力要素困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从“农业现代化”到“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国内支持与国际贸易争端:一个案
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农业合作模式的对策
浅析农业保险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
新时期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
浅析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应用的特
浅析新时期农业科研档案价值实现途径
农业企业会计网络化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