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从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看我国的大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223-02
  通识教育也被称为通才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其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使人可以全面发展。对于完整的人的概念,美国哈佛大学认为,应该具有足够的沟通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对多种价值观念的识别和选择能力。[1]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学理念,目前被很多美国大学所采用。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多,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逐渐得到我国大学的重视,现在国内的北大、清华等著名高校,都开始了对通识教育的尝试。与我国传统大学教育的功利性和职业性相比,通知教育更加重视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认为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知识全面性非常重要,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这样的人才能够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情况
  美国通识教育的实施,最早由哥伦比亚大学于1917年开始实施。但在多年实践的过程中,通识教育的目标太高,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因此芝加哥大学将四年大学教育分成两段,前两年采用通识教育,后两年变成专业教育。哈佛大学在原有通识教育七艺(法学、算数、几何、修辞学、天文学、逻辑学、音乐)的基础上,增加了语文、社会和自然等学科,建设了一个比较完善的通识教育学科体系。到了上世纪60年代时期,美国学生认为通识教育限制了学生的自由,他们反对任何的公共必修课,美国大学通识教育逐渐走向衰退。直到70年代后期,美国大学本科教育质量下降,社会各界才开始呼吁,要求大学重新开展通识教育,公共必修课得以恢复。现在通识教育已经成为了美国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2]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开展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大学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通识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核心课程的开设是普遍选择的形式。由于通识教育基础课程较多,每个大学通过精心的挑选,选择一组或几组确定为核心课程。正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形成了不同大学的不同特色和风格,如波士顿大学主打历史、文学、艺术等,斯坦福大学主打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等,哈佛大学主打外国文化、历史研究等。近些年美国大学教育的理论研究中,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种观念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最后在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有机结合起来,优化了现有的课程结构,如麻省理工学院,学生必须跨学科选课,三种学科的比例保持在30%左右。
  二、我国大学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受到特殊的历史因素影响,我国在建国之初,教育制度等模仿苏联的模式,从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后,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专门人才,大学中院系的划分越来越精细,不同专业之间的联系减少,这种专业人才教育方式,使得教学越来越僵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技能被严重的束缚。[3]经过了多年的改革开放后,虽然教育领域一直在进行改革,但是专才的教育模式还是存在,加上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文素质开始变差,社会风气逐渐变坏,大学生变得更加功利化,尤其是大学持续扩招,如何保证我国大学教育的质量,已经成为了严峻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些年我国大学开始借鉴美国大学的教育经验,开始尝试通识教育的方式,如复旦大学建设了复旦学院、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等,都是对通识教育的尝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与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首先,我国大学没有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大学专业教育的观念仍然是主流,很多大学没有真正理解通识教育的内涵,将通识教育当做专业课之外的兴趣和拓展知识面等的选修课程,采取了通识教育的大学,也没有认真研究和挑选通识教育课程,而是随意选择,片面追求课程的数量,如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的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数量都在300门左右,没有任何的特色可言。学生面对如此大量的课程,会出现迷茫,不知道该选哪些课程。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对这些选修课不够重视,研究没有那么严格,使得这些通识课程,逐渐变成学生混学分的方式。
  其次,我国通识教育的过程中,通史和概论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如《中国哲学通史》《西方文明概论》等。这样的知识讲解方式,重视对知识全面的介绍,很少有对经典著作的解读,学生经过这样课程的学习,对这方面知识有简单的理解,没有深入的感悟。相比之下,美国的通识教育中,非常重视对经典著作的研读,这样才能够体会到经典著作的魅力和精髓,从而跟着先贤的脚步,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美国的很多大学中,要求学生每个星期都要阅读一篇700页左右的经典著作,而我国大学通识教育中,显然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最后是师资力量的问题。老师在大学日常教学中,占有主导的地位,老师自身素质的高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的效果,尤其是通识教育的方式,对老师的要求更高,老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同时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由于我国教师都是在传统专才教育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在综合素质方面有着明显的缺陷,一些老师虽然具有渊博的知识,但也只是具有知识的宽度,没有足够的深度,对通识教育的理解也不够深入,而且没有任何通识教育的经验。加上传统专业人才教育理念的影响,通识教育这种选修课所占的比重较小,大学和院系不会派出最好的老师来进行通识教育。由此可以看出,通识教育老师的综合素质不够,是影响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对我国大学教育的启示
  (一)深入研究、精心挑选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针对我国通识教育中课程数量过多的问题,应该认识到通识教育的根本,美国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刻意追求课程的数量,考虑到每门课程需要配备相应的教师和相关资源,开设多门课程显然需要高额的费用,如果某些课程选择的学生较少,又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中,将课程都作为基础必修课,而不是学生可以随意选择的选修课。只有将通识教育的课程作为必修课,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目前我国已经开设了英语、计算机等公共必修的基础课程,留给通识教育的空间有限,因此每所大学必须深入研究,精心挑选,结合所在地区、教育资源配备情况等,选择适合自身的通识教育课程,逐渐形成美国大学那种具有特色的教学体系。这样,学生在选择大学时,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才能够发挥出通识教育的作用。我国大学要想在短时间内,追赶上美国通识教育的水平显然不够现实,需要一段过渡的时间,目前我国大学可以在原有选修课的基础上,优化通识教育的课程结构,如在西方文明史的课程中,可以细分成古希腊罗马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等,不同时期的文明史课程,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
  (二)增加经典名著的研读
  经典著作是作者在特定背景下,以人生和社会中的问题为基础,提出的真知灼见,可以说经典著作是人类文明的浓缩和精华,经过了时间的检验流芳百世。大学生作为教育的重要时期,这些人类精神的矢量是最好的养料。我国传统通识教育中的概要讲解,显然无法真正理解经典名著的内涵,只有直接面对经典,才能够体会到深层的意思,从而触动自己的内心,学会思考。如美国哈佛大学的财富课程中,要求每个学生一个学期要研读5本经典著作,这是学校的统一安排,大部分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再选择基本感兴趣的经典名著,增加自己的阅读量。考虑到我国历史悠久,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大量的经典名著,美国大学通识教育中,很少会有中国经典名著的阅读,但是我国大学通识教育中,可以加入《论语》《庄子》《红楼梦》等经典名著,加上西方的一些经典名著,做到中西结合。
  (三)重视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环节,美国通识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强大的师资力量。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都是由著名的教授来讲解,我国的师资力量有限,很难在短时间内,抽调出大量的优秀教师进行通识教育课程,因此可以先成立通识教育研究中心,将所有通识教育老师有机结合起来。在人员编制上,这些老师仍然属于原来的院系,这个研究中心只是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经验的平台。要想更好地培养年轻通识教育老师,学校在定期培训教育的基础上,可以适当组织教师到美国大学进行观摩,学习其先进的教学经验。

相关论文

美国大学大学教育美国我国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适应电子商务的福建省老年教育需求分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浅谈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传媒产业价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浅析恢复性司法理念在我国环境犯罪中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