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高压氧联合舱内呼吸机治疗中青年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护理分析

  【摘要】 目的 探析高压氧联合舱内呼吸机治疗中青年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72例中青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 (30例)和研究组 (4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 研究组行高压氧联合舱内呼吸机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 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OS)以及苏醒时间。结果 治疗 3个月后, 研究组患者GOS评分为(3.88±1.09)分, 高于对照组的(3.16±1.25)分,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苏醒时间为 (21.27±10.61)d, 短于对照组的 (31.21±12.45)d,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中青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高压氧联合舱内呼吸机治疗并予以特殊护理的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6.165
  重型颅脑损伤致残率以及致死率均较高, 临床常采用高压氧治疗, 可有效缓解颅脑损伤症状, 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对脑水肿、继发性脑损伤以及组织修复具有缓解、预防和促进作用, 但对于一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存在高压氧治疗禁忌证、病情不稳定或患有相关并发症使得高压氧治疗效果不佳[1]。临床研究表明, 高压氧联合舱内呼吸机治疗中青年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显著。本文对本院收治的 72例中青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5年 1~12月本院收治的 72例中青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排除活动性出血、未处理气胸、气颅、颅脑损伤并发脑脊液漏、血压>160/100 mm Hg
  (1 mm Hg=0.133 kPa)、心率<50次/min以及体温>38.5℃的疾病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男23例, 女7例, 年龄 18~44岁, 平均年龄 (35.78±7.49)岁;其中广泛脑挫裂伤11例, 颅内血肿9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 脑干伤2例;研究组男30例, 女12例, 年龄19~43岁, 平均年龄(36.24±7.67)岁;其中广泛脑挫裂伤 15例, 颅内血肿 12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11例, 脑干伤 4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 即对患者行头部降温、降颅压、预防感染等治疗;研究组行高压氧联合舱内呼吸机治疗, 治疗措施:设置医用高压氧舱压力为 2.0绝对大气压, 持续加压 20 min辅助患者呼吸, 再减压 25 min, 吸 60%氧;使用呼吸机给患者供氧 2次, 持续 30 min, 吸 100%氧, 中间间隔 5 min, 吸 60%氧;当患者病情好转时使患者稳压戴面罩吸氧 2次, 持续 30 min, 对气管切开患者行气管套管吸氧 1次, 持续 110 min, 1疗程10次, 连续治疗 3个疗程。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 临床推荐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包括:①入舱前护理:了解患者病情, 检查设备, 并讲解入舱需注意的事项;②舱内护理:匀速升压, 调节呼吸频率以及通气量, 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 对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③出舱后护理:对患者意识以及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和评估, 连接呼吸机以及监护仪, 并对高压氧舱以及呼吸机进行消毒, 避免交叉感染。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 GOS评分和平均苏醒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 3个月后 GOS评分对比 治疗 3个月后, 研究组患者 GOS评分为 (3.88±1.09)分, 高于对照组的(3.16±1.25)分,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
  2. 2 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平均苏醒时间为 (21.27±10.61)d, 短于对照组的 (31.21±12.45)d,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脑外伤的治疗关键是在疾病发生后尽早恢复患者脑组织中血氧循环功能, 以减少因供血不足而导致的脑损伤加重或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对治疗颅脑损伤多采用高压氧治疗, 可以迅速增高体内血氧, 促进机体有氧代谢活动的恢复正常, 提高脑细胞及身体状况的恢复疗效, 对脑损伤患者愈后及生活质量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目前, 临床使用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时间长达半个世纪, 学者对其也进行了大量研究, 但对于行舱内呼吸机治疗时无自主呼吸以及呼吸微弱患者的相关报道较少[2]。因此, 本文对高压氧联合舱内呼吸机治疗中青年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护理进行具体探析, 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案的选择提供有效依据。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 3个月后, 研究组患者GOS评分为 (3.88±1.09)分, 高于对照组的(3.16±1.25)分,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苏醒时间为 (21.27±10.61)d, 短于对照组的 (31.21±12.45)d,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说明对中青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高压氧联合舱内呼吸机治疗并加以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 可有效改善预后。分析原因可能为高压氧治疗中青年重型颅脑损伤通过供氧可有效改善患者脑细胞缺氧情况, 还能够增加氧的弥散率以及弥散范围, 从而能够降低患者颅内压力, 减轻脑水肿的现象[3]。同时, 通过供氧增加患者颅内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磷酸键, 从而改善钙超载高并增加三磷酸腺苷(ATP)。另外, 高压氧还可通过激活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从而改善患者脑干功能, 使椎动脉血流量增加, 具有促进苏醒作用。高压氧还具有抑制凝血、改善血液粘滞度以及微循环、减少损伤等多个优点。在高压氧条件下使用呼吸机可有效避免人机对抗的矛盾, 增加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功能, 使患者能够有效适应, 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4]。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 临床推荐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本文总结措施如下:①入舱前护理;②舱内护理;③出舱后护理。通过对患者行以上特殊护理, 可有效减少治疗过程中意外情况的发生, 并且通过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 对患者出现的异常及时进行有效处理, 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5-7]。本研究由于受时间、环境以及样本例数等因素限制未对治疗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需进一步扩大实验进行探究并作合理改善。
  综上所述, 高压氧联合舱内呼吸机治疗中青年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缩短苏醒时间, 提高预后, 同时加以有效护理措施, 可有效保障治疗连贯性, 值得临床推广。

相关论文

高压氧颅脑呼吸机
重症患者氯己定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
在重度颅脑损伤重症监护过渡护理中应
基于品管圈活动的手术室护理在颅脑损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
高校中青年干部培养机制对策研究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无创通气和
浅快指数与N端脑钠素前体结合在指导慢
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