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从小说教学论证都德《最后一课》存在于教材的合理性

  《最后一课》最初由胡适先生翻译,刊登在1912年11月5日上海的《大共和日报》上,1915年3月复刊在《留学生季报》上,1920年被选入中国教材,在将近一个世纪里,它被长期选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成为了在中国最具有群众基础的法国名篇之一。小说以普法战争法国战败为背景,以小学生小弗朗士为第一人称,讲述了战败国被割让地区人民在自己最后一节母语课上的表现,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一、《最后一课》的质疑
  近来对这篇小说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甚至有言论声称这篇文章应该退出教科书。言论者提出这一质疑的具体依据如下:文中提到的阿尔萨斯地区原属于罗马帝国,后被法国侵占,被迫割让给法国。1736年阿尔萨斯――洛林被正式编入法国领土,在那期间,法语成了通用语,阿尔萨斯方言也纳入法语,成为阿尔萨斯语。阿尔萨斯人使用的阿尔萨斯语本属于德语圈。而为了改善法国人不懂法语的现象,在1795年法国全国范围内开始使用法语作为初等教育的基础语言,以普及法语,实现法语的纯洁性。但对于把阿尔萨斯语作为母语的阿尔萨斯人,法语不是他们自己的语言,却被强迫作为母语来学习,自己的母语――阿尔萨斯语却要被剥夺。小说将阿尔萨斯人的母语是阿尔萨斯语,却被迫把法语作为母语来学习的事实背景做了省略,出于历史真实性的考虑,言论者声称《最后一课》应该退出教科书。
  二、小说的虚拟性
  言论者的批评如果是针对历史本身来说,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最后一课》这篇文章的体裁却是小说。小说作为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主要文体,虚拟性是其最主要特征。王蒙在总结了他的小说创作经验之后这样说:“小说是虚拟的生活,虚就是虚构,拟就是模拟,模拟生活。”“小说又是对生活的一种发展和反映,是生活的一种虚拟和假设,生活的一种补充,生活的一种深化、净化和强化,是生活各因子的一种重新排列组合。”而且,在西方文学领域,关于小说的虚拟性也有重要论述,其中勒内.韦勒克在其著作中就曾经提到:有一部分人对小说持有一种严重错误的观点,即把小说当成文献或个人档案,或者由于小说的真真假假的效果或他有时的自我宣城,使我们把它当作某人的自白,当成一个真实的故事,当成某种生活及其时代的历史。而且,小说与“现实”相比的真实性,不应以这一或那一细节的事实的准确性批判。如果那样就无异于以道德标准来评判小说。
  而小说的虚拟性体现在作者对生活素材处理的态度和方法上,因为小说既然是作家以虚拟的客观世界和人的心灵世界的方式表达现实世界的经验,从而反应社会生活和人的感受,那么他对生活素材的态度和方法就不同于散文和报告文学,不只是把生活素材加以剪裁和连缀,而是把生活素材切碎之后,再按照创作主体的需要,模拟客观世界,重新组装起来。因此,小说是对生活的发现和发展。而不是生活世界的“秉笔直书”式复述。
  三、小说创作的心理学问题
  小说又是作者的内心与作者的生活经验,作者的主观世界与他们所处的客观世界的一种完美结合。小说中一切虚拟的艺术世界大多有作家所经历体验的客观现实为依据,而不是随意的虚拟。艾略特自从发表了最早期的文学批评文章之后,极力主张一种兼收并蓄的观点:认为作者摘要记述了,更确切地说是保留了其民族历史的完整层次,在迈向未来时,继续在精神上与自己的童年以及民族的童年保持联系。而《最后一课》的作者都德作为一个法国作家,在面临国家节节败退时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情绪是合理的,即便是阿尔萨斯地区原本并不属于法国,但是改变这一地区的语言,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正是颠覆其统治的开始,所以都德所表达的正是一个战败国人民的真实情绪,在这一方面,不需要产生任何怀疑。
  四、《最后一课》作为一篇小说
  存在于教材的合理性
  由小说的虚拟性特点可知,我们在进行小说教学时,在从文章内容分析教材的同时,要把握小说文体的虚拟性特征,不能把小说当作历史或者是现实来教。但是这篇小说对今天语文教育还有意义吗?毋庸置疑,《最后一课》对当今母语教育存在着其独特的价值。
  我们必须承认:当下的中国,正存在民族文化的危机、民族语言的危机、民族语言教育的危机。而这三大危机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当我们读到《最后一课》里小佛朗特和韩麦尔老师的“后悔”之词,不能不有触目惊心之感:
  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
  大家天天都这么想:“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迟。”现在看看我们的结果吧。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
  你们的爹妈对你们的学习不够关心。他们为了多赚一点钱,宁可叫你们丢下书本到地里,到纱厂里去干活儿。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
  是的,我们不能不追问自己的责任,我们每个人对民族语言和民族语言的教育危机的责任,千万不要到了“明天”,才为今天的马虎、掉以轻心而悔恨。
  我们也因此重新认识了语文教育与学习的意义:我们的教学:就其实质而言,就是在保卫民族语言,坚守汉语家园。我们要以上“最后一课”那样的神圣情感、那样的民族责任感,上好每一堂语文课,像韩麦尔先生那样耐心地讲解,像小佛朗士那样专心地听课。这样,老师和同学,学习了《最后一课》,也都有了“成长”。
  总之,《最后一课》作为一篇优秀的爱国主义小说存在于教科书是有其合理性的,作为教师,我们不需要拿历史的标准来衡量作品的价值,历史只能作为文章创作的背景而不能作为其全部。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坚持的原则之一即为语文课是母语的教育,而非历史的教育,学习《最后一课》只是是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而非其他。

相关论文

合理教材
媒介融合下高校立体化教材的转型升级
高职院校合理化收费策略研究
合理运用阅读理论和模式优化英语阅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材体系到教学
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有效转
变教材逻辑为教学逻辑
关于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合理配置与管
浅谈从音乐教材数字化探索融合出版新
浅析法理学教材中的合法性问题
试论中药传统服法与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