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基础日语教学中日本文学知识导入模式的探讨与研究

  日本文学是日语专业的重点课程之一。但是目前不仅是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都没有得到学院的足够重视,日本文学课本身也没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选修日本文学的同学越来越少,同时毕业论文从日本文学入手的人也逐年下降。为什么在高校日语专业的学习者中日本文学处于如此被动又尴尬的局面呢?占才成老师在《跨文化视野下的日本文学课程教学》一文中做了详细的分析。首先他把本科的日本文学课程分为基础型教学和拓展型教学。而在基础型教学中由于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及日本文学本身的知识结构较复杂,导致学生为了考试而被迫学习日本文学的结果,从而忽略了跨文化的视角。而对于拓展型的教学,占老师则认为现在的日本文学课虽然有学生词汇量缺乏及课时少等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但是把日本文学课上成日语阅读课也是万万行不通的。
  其实占老师在文章中提到的问题是很多高校日本文学课程面临的共性的问题。对此有很多老师提出对授课方法进行改革及探索。日本文学课程不管是基础型还是拓展型都需要学生有一定扎实的日语语言功底,所以各高校日本文学课基本都安排在高年级的课程中。基于学生对日本文学失去兴趣的现状,本文以培养日语专业学生的日本文学兴趣为目的,探索在低年级的基础日语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学知识的教学模式及方法。
  一、日本文学的重要性
  日本文学作品的阅读对于日语学习者尤其对大专院校的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的重要性有几点。首先日本文学作品的阅读是对日语学习者日语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检验。各个阶段教科书中学过的词汇及语法在文学作品中或按部就班被应用或被赋予新的意义活用。初读文学作品只要读懂大致即可,不必死磕每个词的意思,所以有时课堂上理解不了的用法在文章的故事情节的带动下会豁然开朗。其次培养阅读习惯可提高阅读能力。不仅仅是日语即使是我们本国的语言经常阅读的人和很少阅读的人写文章的水平是完全不同的。多读日本文学作品不仅提高写作的水平同时可提高阅读及理解能力,为通过日语水平测试打下牢固的基础。再有就是日本文学作品是日语学习者了解日本文化了解日本人思想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于泳老师在《高校日语专业中的日本文学教学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一文中阐述道:文学作品其实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总和,它能够直接反映出来的就是一个民族的思想。“书中自有颜如玉”,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不仅仅表达他自己的思想意识,同时自觉不自觉的把日本自然历史政治等等相关的信息都融入到作品中。所以一部小说就是一个了解日本社会的小型的窗口。不同的作品反映不同的主题,作者看社会的视角不同折射出的社会问题也是不一样的。而张冬梅老师在《跨文化研究: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新视角》一文中指出:在对西方文学的解读中开启学生的心智,使之学会走出自己,了解前人的情感,理解他人的心灵,也学会走进自我,认识自己,从容地去面对今天纷繁复杂的生活。我觉得不仅仅是西方文学,日本文学也是同理的。总而言之,杨绛说过“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多读日本文学作品对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但是正如李春雨老师在《谈日本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中所说的那样,“学生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学对语言学习和语言沟通等方面存在的重要影响”,提高学生对日本文学阅读的主动性也就非常重要了。
  二、基础日语教学中日本文学知识导入的可能性
  首先介绍一下高校专业日语基础日语教学的情况。现在初高中学习日语的生源越来越少,几乎每个高校的日语专业学生都是零起点,即初高中一直学习英语受欧美文化的熏陶比较大。这样文化背景的转换使得学生对日语产生好奇心,急迫想了解日本文化的欲望增强。同时也由于这个原因,大学一二年级的课程基本都是基础日语教学课程。主要有精读课和视听说课。也就是说日语专业的学生几乎有一半的时间在接受基础日语知识的教育。对于大四就开始半学习半实习找工作的他们来说一二年级是相对稳定的集中学习日语的时间。虽然各高校在积极不断地尝试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但是基础教学的特点要求内容上仍然以词语说明语法解释课文的理解等为重点。教学时间长,学生心理安稳,学生对日本文化兴趣浓厚,教学内容简单固定,这些低年级的基础日语学习的特点都为日本文学知识的灌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基础日语教学中日本文学知识导入方法的探讨
  1、精读课中的导入方法
  关于精读课教学中的日本文学知识导入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一年级的上学期,另一个就是一年级的下学期和整个二年级的一学年。刚刚在前文提到日语专业的学生基本上是初高中学习英语的考生,所以一年级的上学期是他们刚刚接触日语的时期,这阶段的日语学习主要是发音练习。刚刚掌握了假名的书写及辨认就进入课文,蜂拥而至的大量词汇和文法让学生云里雾里。这时期再大量导入文学知识只能让学生顿失学习日语的信心和兴趣。这个阶段老师可以利用发音时词汇列举的机会把日本作家作品的名字作为词例使用,发音的同时再讲一些相关的文学知识或作家轶事,这样会让枯燥的发音阶段变得活泼生动,文学的概念也渐渐深入人心。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求知欲望相当强烈,适当的推荐已译成中文的有意思的日本文学作品也是可行的。最关键的应该是一年级下学期及二年级整个学年,这个时期是集中讲解基础语法及词汇用法的时期。
  2、视听说课中的导入方法
  相对于精读课,视听说课的最大特点是有视频、有麦克、即听即说。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进步精读课使用PPT授课的院校越来越多也是事实,但是由于学生在二三年级要接受日语能力测试,实际上精读课的教学任务相当繁重,必须在两年内把基础的知识点全部讲解完毕,所以教学手段再先进教学的方法仍万变不离其宗: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互动为辅。可是视听说课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因为它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听和说能力的课程,在完成基础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课程内容老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节。这就为日本文学知识的导入提供了方便的条件。那么导入的方法是什么呢?我认为这时候就需要精读课老师和视听说课老师精诚合作的精神了。上文提到的精读课老师在每个学期从文学作品中选取例文的做法,他(她)可以把那学期的作品名知会给视听说老师。这样一来,这边有例文有老师的讲解,那边有视频,声文并茂的配合相信学习效果一定不错。具体来说的话,比如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一书,是现代日本知名作家的作品,作家的名字中国的年轻人都很熟悉,而且它既有中文的译本又同时还有电影版的视频。所以我们两位老师就可以把这部作品作为某一个学期重点推荐的内容介绍给学生。
  “言?~の勉??は日々の努力の?eみ重ねです”,语言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而语言的学习也不是相对孤立的,了解语言国家的人文地理,理解那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是更好的学习语言的辅助条件。囊括了政治地理历史人文等信息的日本文学作品便是掌握这个辅助条件的最好手段。所以加强专业学生日本文学知识的培养,养成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是相当必要的。而低年级开始进行文学知识的导入是有可能也是事半功倍的。

相关论文

日语日本模式基础教学知识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社会化电商拼多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拼多多盈利模式研究
电商营销模式的新变化分析——以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