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城市社区屋顶环境的社会网络化构建调查报告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等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人居环境已成为关注重点,屋顶绿化的出现为改善城市环境提供了新思路。然而,我国屋顶空间的大面积使用受到城市、社区发展和政策的制约,缺乏从城市和社区的规划高度对其进行社会网络化的系统构建研究。因此,本文的重点是通过对长沙市新民路社区屋顶空间的实地调研,从物质环境、居民偏好等制约因素的分析,总结构建长沙社区屋顶环境社会网络化的前提要素,以此为未来长沙屋顶环境的社会网络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一、长沙市屋顶环境的建设
  近年来,长沙市虽已开始逐步推广与建设屋顶绿化工程。在2014年期间全年实施立体绿化建设11.16万?O;2015年长沙市园林管理局将学校、医院、机关单位等公共建筑作为前期试点,已实施6万至10万?O的屋顶绿化。但屋顶绿化的建设普遍集中在新建小区、大型单位和商业综合广场等公共建筑中,少有住宅建筑的屋顶统一规划屋顶绿化,且居民缺乏公共社交空间。
  二、长沙市新民路社区
  长沙市新民路社区位于城市西部的岳麓区,总面积约0.25km,居民楼62栋,住户1705户,常住人口4715人,是一个单位与综合商街相结合的复合型社区。社区中有多种典型建筑,包括商业街、医院、超市、办公大厦、小学、新民学会旧址和住宅公寓等,且无开放公园,所以该社区作为调研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广泛性。
  三、调研分析
  (一)物质环境
  1.屋顶环境现状
  长沙市屋顶绿化工程虽在社区公共建筑中已有较广泛的推广,社区屋顶环境现仍普遍存在很多问题,如屋顶的违章搭建,缺乏视觉美感、连贯性和维护,闲置空地,屋顶设备安装无序,屋面辐射大量热量等。根据对社区屋顶的观察,归纳定义出三个类型的违章屋顶建筑类型,分别为增建型、覆盖型和混合型。增建型指的是在原始建筑楼顶的结构上增建实体的建筑结构;覆盖型指的是只增建顶蓬遮盖结构;混合型指的是在原始建筑楼顶上既有增建的实体建筑结构又有顶蓬遮盖结构。
  2.社区建筑类型和管理模式
  社区中主要建筑类型包括民用和商用混合型建筑、典型住宅建筑、科教文卫建筑和商业办公建筑。民用和商用混合型建筑分为低层商铺和住宅混合型,以及商业、住宅和办公多功能混合型。双单元5-6层的单位房和独栋楼房,是长沙旧社区典型的住宅建筑。
  社区中建筑管理模式的不同对屋顶网络构建产生的难易程度也相同。据调查,社区建筑的管理类型分为单位管理、物业管理和业主自行管理。物业管理小区,包括门禁小区、有警卫和物业管理的小区,物业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屋顶社会网络构建的进程。
  (二)居民偏好
  通过分析问卷和访谈结果,从社会学和行为学的角度分析居民的偏好,进而为屋顶社会网络化设计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
  1.对屋顶的印象
  在问卷答案中,大多数居民对屋顶的印象都是比较消极的,普遍认为屋顶夏季炎热,无人管理,环境卫生差,除了放置水箱、太阳能等基础设施之外没有其他意义。另有小部分居民认为屋顶上的违章建筑很多,而且顶层住户之间有时会为了争夺各自屋顶面积产生矛盾。
  2.现有的屋顶使用方式
  调研针对33位有使用屋顶经历的居民,仅10人每天使用屋顶。居住在顶层的居民使用屋顶的频率远高于其他楼层的居民。如表1,居民在屋顶经常参与的活动包括晒衣物、聚会、露天烧烤、晒蔬菜干、种植蔬菜和花草、欣赏烟花等。总之,影响屋顶使用方式的最重要因素包括:人们是否居住在顶层、家中是否有小孩和老年人,天气是否晴朗等等。
  3.阻碍屋顶使用的因素
  不去屋顶的居民普遍表示屋顶上没有什么值得看的,另两个主要原因是屋顶不对其开放和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去屋顶,且认为屋顶是顶层住户私有。因此,屋顶所有权意识的模糊成为了屋顶空间使用的主要障碍,而顶层住户屋顶私有化的观念,同时也潜意识地激发顶层住户使用屋顶的欲望。
  4.对屋顶的未来期望
  居民对未来使用屋顶的需求由高至低:家庭聚会、露天烧烤、种蔬菜和花草、屋顶路绿化、欣赏风景和烟花等。使用过屋顶的居民明显比未使用过屋顶的居民有更新颖的想法,比如办画展、户外影院和小型演唱会;另外使用过屋顶的居民更重视屋顶绿化的建设,并且有更强烈的期望。未使用过屋顶的居民对屋顶未来活动的设想更多地是聚焦于开展社交活动方面,以此体现出居民现实生活的社区中地面社交公共空间的严重不足。
  5.构建屋顶网络的接受度
  半数以上居民支持屋顶网络构建的原因有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安全性更高、减少空气污染、参与更多活动、降低建筑室内温度和提高城市美观度等,因此大部分的居民对屋顶绿化的益处是有一定程度了解的。持反对态度的主要原因有造成建筑安全隐患、增加管理难度、需要大量资金耗费、私人屋顶空间会减少等,所以持反对态度的居民大部分都是从个人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为了维护和保持个人利益而表现出否决的态度。
  根据以上调研结果得出,晒衣物是最多居民提出的要求,其次应考虑到将屋顶上日常生活与社交活动相结合的空间模式,并满足老年人活动空间的基本要求,多功能的屋顶空间利于在屋顶上不同时间段生活的居民的交往。因此,提高屋顶的物质环境、丰富屋顶的活动类型、保障屋顶结构的安全性、加强居民对屋顶的相关知识了解、制定优化的管理制度是再度利用屋顶空间的关键所在。   四、总结
  通过对物质环境、居民偏好的调研分析,将长沙社区屋顶环境社会网络化构建的前提归纳为物质环境的管理、政府政策的优化和居民参与性的提高这三方面。
  (一)物质环境的管理
  优化社区建筑屋顶的管理制度,规范空间公共性、安全性和整洁性的要求。例如,屋顶空间应该面向居住或工作在该栋建筑的所有人群全天开放;屋顶空间高于地面和其他楼层,应有一条以上清晰的路径能快速引导居民走到防火逃生口。
  (二)政府政策的优化
  长沙市屋顶网络构建进程的推进,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制定强制性的规范。例如,通过以政府补贴与建筑产权单位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屋顶绿化建设和管理的资金问题。
  (三)居民的参与性
  居民作为屋顶社交空间的使用者,他们的参与是对屋顶网络构建的关键所在。针对居民对屋顶的模糊认知意识的改善、消除居民的思想顾虑的建议有:
  1.挨家挨户提倡宣传居民共同“分享”与“庇护”屋顶空间,也要社区机构主动增进与居民之间的互动,包括交流、协作和信任。
  2.组织居民参与社区设计组织每栋居民成立各自工作小组,设计组名和标志,讨论未来屋顶的活动需求,以一个空间命名的方式增进场所感,即个性化占地有一个空间是让居民聚集的一种方法;居民之间可以互相了解彼此的偏好,合理安排每个成员参与不同阶段的设计和施工任务。
  3.组织活动与事件
  场所认同,即在当外人受限制不得出入社区时,社区的凝聚感和安全感可能会有所提高。因此,在成立居民设计小组后,经常组织居民在社区内部开展活动,如烧烤、棋牌游戏、聚餐等,以此增进居民之间的默契度和信任感,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地方感,以及和社区之间建立认同、意义和连接,提高城市居民的健康和幸福指数,通过互相认识了解使自我更全面更自信,拥有更广泛的社交网络。

相关论文

调查报告屋顶环境调查报告社会
试论自由贸易协定中的环境义务及其应
试论数字环境中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传播力提升
农村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需求
浅析低碳经济环境下纺织印染行业现状
会计环境变革下财务会计理论创新路径
浅谈互联网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
浅析恢复性司法理念在我国环境犯罪中
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测
社会化电商拼多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