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公共管理论文 > 图书馆管理论文

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理念的图书馆管理服务创新策略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图书馆资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多类型、多载体的馆藏格局。与此同时,读者对图书馆服务要求更高,查阅信息要“广、快、精、准”,而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很难给读者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深层次、个性化的服务。基于此,引入信息共享空间理念,把图书馆的分散管理模式提高到集成管理的高度,才能真正满足信息化时代读者的需求,进而促进图书馆服务模式的革命性变革。
  1.目前图书馆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
  1.1 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相分离,不能给读者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
  传统图书馆服务功能单一,可供查询纸质资源的场所,检索机数量少,主要用于公共查询;电子阅览室虽然有充足的计算机可供检索,但不与借阅部、期刊部相连,查找原文不方便。大多数阅览室打印机、扫描仪、无线上网设备欠缺,不能为读者提供阅读、复制、打印或链接全文等一站式集成服务。这种“以馆藏为中心”的自给自足式的文献保障机制显然受时间、空间、复本的限制,根本无法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需求。
  1.2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与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相分离,不能给读者提供深层次、个性化的服务
  由于受重“藏”轻“用”观念束缚,传统图书馆工作以收藏为主,以文献管理为中心,使文献信息资源得不到深层次加工和开发利用。这种浅层服务模式显然不能满足读者对文献资源的深层次、个性化的需求。
  2.信息共享空间理念在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中的意义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IC)是一个经过特别设计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和协作学习环境。最早的IC是1992年8月在美国衣阿华大学图书馆开放的“信息拱廊”。IC服务的集成性、布局的多样性、管理的协同性是其主要特征。
  2.1 IC服务的集成性使传统图书馆服务从“分步式”走向“一站式”
  当今用户更青睐多任务处理的、“无缝地”信息服务方式,传统图书馆服务虽然也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服务,但由于各种资源和服务过于分散,用户很难在一个阅览室、一台计算机上同时完成信息获取、信息处理、远程学习等几项任务。专为用户动态需求设计的IC,整合空间、资源、服务于一体,将为用户提供一个信息资源发布、获取和学术交流的集成平台。
  2.2IC布局的多样性使传统图书馆服务功能从“单一”转向“多元”
  传统图书馆阅览室功能单一,是一个独立安静的个体学习空间,不利于群体学习。而IC在一个既定空间内营造多个大小适宜、布局合理、设施完备、舒适便捷的共享空间,使个体空间与群体空间交错、安静区域与喧闹区域隔离。因此,IC空间用户既可独立自主学习,也可参加学术交流、热点问题讨论、信息素养教育培训。
  2.3IC管理的协同性使传统图书馆服务从“独立”走向“协作”
  传统图书馆借阅部、咨询部、技术部各自为政,难以实现综合化的服务效益。国外实践表明,用户渴望图书馆提供无部门界限的、能够协作和自由交换信息的共享平台,以便直接交流获取原始信息,间接交流得到各类媒体信息。IC整合图书馆各部门的资源、技术和人才,用户可以获得联合信息服务。
  3.图书馆构建IC的策略
  IC从空间设计到资源共用,从功能区划分到图书馆服务,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 ”的服务理念。引入信息共享空间理念,从空间、资源与服务有机整合的高度帮助图书馆建成一个更适宜学生学习、交流、获取资源与服务更加自由便捷的信息共享空间。
  (三)改造传统图书馆阅览室,配备软硬件条件支持
  在空间设计上,按内容主题划分,将联机/网络型、多媒体、光盘型等载体文献与传统纸质资源集中在一起,并以文献载体形式划分大开间。将图书馆阅览室的IC分为7个功能分区:信息咨询区、纸质阅览区、电子阅览区、多媒体工作区、团队学习区、打印扫描刻录区、休闲区。
  (1)信息咨询区。信息咨询区是IC的门户,满足用户信息咨询需求,保障用户最基本的信息获取权利。(2)纸质阅览区。按专业陈列纸质图书和期刊,满足读者回溯检索需求。(3)电子阅览区。采用“无线网络+有线网络”,分自带便携式计算机区和台式计算机区,为计算机用户提供方便。(4)多媒体工作区。满足读者对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的欣赏需求,还可以开展用户培训和讲座。(5)团队学习区。分为开放式讨论区和封闭式讨论区,满足用户学习交流的需要。(6)打印扫描刻录区。提供专门的扫描、打印工作站,提供光盘刻录设备,方便用户实现网络打印。(7)休闲区。摆放沙发、休闲杂志,以供用户陶冶情操、缓解压力。
  在软硬件设施配备上,可借鉴香港特区中央图书馆阅览区的设置,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在每一个大开间阅览区内,按分区放置几组终端设备;同时各阅览座位上留有网络信息端口和电源插座,供读者使用自带便携式计算机。独立安静的学习空间与团体喧闹的合作交流空间要形成区隔,而设备、家具和软硬件支撑的条件也要与空间规划相呼应,各类资源配置应便于个人及群体用户的学习、交流和协作研究。此外,还要充分考虑残障辅助设施、消防及安全。
  3.2 构建基于Web的IC信息服务平台,培养读者检索、使用信息的能力
  在图书馆网页构建IC信息服务平台,设置课程培训区、电子及网络资源导航区、文献传递区、参考咨询区等多个子空间。
  (1)课程培训区。提供诸如“系统使用和操作”、“数据库资源检索”等培训,用户可通过自学得到在线教育。(2)电子及网络资源导航区。提供电子资源使用指南、网络免费资源链接地址,以便用户方便、自由地获取。(3)学科导航区。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和重点学科,提供定题、专题检索、成果查新和课题跟踪服务。(4)文献传递区。提供原文传递服务,方便用户获取原文文献。(5)参考咨询区。提供E-mail、在线交流等参考咨询服务方式,引导用户有效利用资源信息。
  3.3促成图书馆各部门的整合,形成协作服务团队
  传统图书馆借阅部、期刊部、信息咨询部等部门,无法承担IC的多种职能。应促成图书馆各部门的整合,形成资源、技术、设备与人才优势,组成一个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完备的服务设施、多学科的专业人员的功能强大实体。同时针对服务过程的各个环节配备服务人员,如IC咨询员、学科馆员、计算机人员和多媒体工作者,并将各区服务人员组成协作服务团队,在一个平台上提供联合咨询服务。
  (1)IC咨询员。借鉴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做法,IC咨询台的工作人员由经过基本的图书馆和计算机技能培训的学生助理、具有专业技能的全日制计算机咨询人员和图书馆员组成,负责解答咨询、文献咨询、检索咨询等。(2)知识服务型学科馆员。具备图书情报和学科专业背景,日常工作可嵌入到阅览区和团队学习区,主要针对用户的研究课题或学科重点知识需求,通过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合作来提供针对性强的学科专业化定制服务。(3)计算机人员。具备计算机专业技能,主要负责软硬件设施的维护,保证计算机正常运转和软件定期升级。(4)多媒体工作者。具备数字处理和图像制作等专业技能,负责多媒体工作区和打印扫描刻录区的工作,为用户提供多媒体播放、光盘刻录等服务。
  总之,IC通过营造一个自始至终支持学习和研究过程的环境,对用户需求和预期变化做出反应。因此,在图书馆管理服务中融入IC理念,必将会实现从“以馆藏为中心”的文献服务模式向“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服务模式转变。

相关论文

管理服务理念图书馆基于策略图书
试论如何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与创
基于现金流量税重构国际税收规则的理
大数据背景下日化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策
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研讨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
试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管理策
浅析恢复性司法理念在我国环境犯罪中
浅析“四色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旅游商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