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社会组织培育路径选择:吴江公益园的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2-0362-02
  一、吴江公益园的基本情况
  1.开园背景
  2007年4月,由上海浦东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设计的“公益组织孵化器”(或称社会组织孵化器)被正式启动,其运行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处在初步创设时期的民间公益组织提供支持。作为一个公益项目,“公益组织孵化器”采取的是政府支持和民间力量兴办的运行模式,有专业团队进行项目的管理,并且由政府和公众监督,可以为民间公益组织提供关键支持[1]。所以,该项目建设的目的就是对具有创新性的社会组织进行培养,为社会组织挖掘有潜力的人才,并且给予这些人才一定的支持。就目前来看,该项目主要可以为中小型初创组织提供包含办公设备、小额补贴、注册协助和能力建设在内的多种支持。而通过为这些组织运作提供专业指导,将能使组织遇到的办公及后勤困难得到减少[2]。经过了一段时间运作,“公益组织孵化器”在公益社会组织的培育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而使南京、成都和深圳各地都开始进行该模式的复制。2010年,苏州提出了“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区)都要创建1个社会组织孵化器”的目标要求,并且同时制定发布了“社会组织孵化器建设指引”。在该政策规定下,吴江区通过建设有规范名称、有孵化场地、有孵化设备、有孵化能力、有孵化对象和有基本制度的“社会组织孵化器”,正式加入到了社会组织培育的队伍中。
  2.现有模式及运行情况
  早在2014年2月,吴江公益园就开始了建设工作。在当年的9月份,吴江公益园正式竣工。园区位于城区中心地带,占地911平方米,建筑面积2241平方米,总投入约350万元。从园区现有结构上来看,园区可以被划分成展示区、进驻区、孵化区和实训区这四片区域。其中,展示区主要用来进行成果展示和信息交流,展示的成果包含了公益项目创意及实施、社会组织创新成果和社会组织建设发展情况,交流的信息包含社会、政府、社会组织和社区的各类需求信息。所谓的进驻区,指的是进驻办公区域,用来进行优秀公益组织的引起,可以起到带动社会组织开展项目的作用[3]。而经过筛选后,孵化区将会对具有良好服务潜力和发展前景,并且能够满足群众需要的公益组织进行重点孵化。为这些组织提供场地和经费支持,并使其成长为能够独立运作的组织,都是需要在孵化区完成的工作。此外,实训区主要用于进行项目研发和实务训练,可以引导社会组织设计具有一定创意的公益项目,并且为组织提供实务训练场地和经费。在吴江公益园,设立了多个大小不等的实训室,能够对入驻社会组织进行分阶段和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4]。从社会组织的培育模式上来看,吴江公益园区采取的模式是使社会组织入驻培育基地,并且接受基地咨询和培育,从而最终成为独立运作的社会组织。从整个过程来看,更像是从“孵化到出壳”的过程,所以吴江公益园的运营管理模式是复制的“公益组织孵化器”模式,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组织的能力提升和公益推广。就目前来看,吴江公益园整体运行状况良好,可以为入驻社会组织提供项目开发与评估、年末考核和组织审核等多种常规服务,并且能够通过组织公益体验日和人才训练等活动开展公益宣传。为了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公益园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获得了苏州市乐仁乐助公益发展与评估中心的帮助,为入驻园区的社会组织提供了技术支持[5]。就目前来看,园区在2015年内共开展了4期社会组织负责人增能培训活动,并且完成了对300多个社工的培训,入驻园区的社会组织从7家增加到了12家,为吴江社会组织培育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产生了良好的公益聚集效应。此外,通过采取公益金补助等方式,吴江公益园推动了各镇区建设社会组织公益坊,从而促进了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区镇两级全覆盖事业的建设发展,继而为推进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平台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5]。就现阶段而言,吴江区下辖的震泽、同里公益坊已正式注册成立,而其他区镇也正在加快公益坊的建设。
  二、吴江公益园培育社会组织的实践
  从社会组织培育模式上来讲,吴江公益园采取的培育模式主要有三种,即合作模式、服务模式和共建模式。运用这些管理模式,吴江公益园能够邀请成熟社会组织一起对初创型社会组织的培训,同时也能够为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和支持,并且实现对公益互动平台的推广应用。
  1.合作模式
  在对初创的社会组织进行培育时,吴江公益园通过政府帮助邀请了成熟的社会组织加入,从而采取合作模式对初创社会组织展开培训。之所以采取该模式,是因为成熟的社会组织在组织运营管理方面更具有经验,可以为培育社会组织提供技术支持。而该模式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需要以公益项目运作为核心,并且以社会组织为公益服务的载体[7]。针对一般项目,运作的时间可以持续一年。而针对具有一定发展前景和创意的项目,在下一年度还能够获得资金扶持。所以在该模式下,成熟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与初创社会组织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可以引导初创社会组织逐步步入正轨。
  2.服务模式
  针对入驻园区的社会组织,吴江公益园采取了服务模式进行了组织的运营管理,从而成为了社会组织的管家与助手。一方面,园区建立了社会组织准入退出、登记评估和扶持奖励等孵化机制,从而为培育社会组织提供了专项资金支持。而通过开展社会组织首批扶持项目评审工作,园区成为了入驻社会组织培育的加速器。另一方面,吴江公益园区协助入驻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内部治理、对外联系、财务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提升社会组织的自律性和诚信度。与此同时,通过建立社会组织服务信息库,园区可以借助网络为社会组织与政府及企业互动提供平台,从而更好的实现双方资源的连接,继而为组织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3.共建模式
  在社会组织培育方面,吴江公益园还实行了共建管理模式。具体来讲,就是通过与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推广公益互动平台,一起进行社会组织的培育。在该模式下,园区得以将公益活动与企业品牌挂钩,并且使企业支持公益草根组织的发展和青年公益创业,从而使企业为培育社会组织做出一定的贡献[8]。此外,在该模式下,园区从政府、企业和个人等社会资源处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和资金,并且通过整合这些资源为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三、社会组织培育路径选择
  1.吴江公益园发展问题分析
  经过了快2年的发展,吴江公益园区在培育社会组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此同时,也发现了其在社会组织培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园区获得的政府扶持明显不足。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活动范围进行了严格限定,社会组织自主成长环境受到限制。吴江公益园作为由政府出资主办的孵化器,资金供给明显不足,所以无法为社会组织提供足够的支持。其次,从社会组织的管理上来看,吴江公益园的高层次人才比较缺乏,以至于影响了园区的培育能力。而多数管理人员参与的公共服务领域狭窄,所以无法为社会组织培育打下良好基础。再者,公益园区自身的能力建设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以至于无法为社会组织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由于孵化区和实训区等区域的场地和活动经费有限,公益园也只能为部分社会组织提供办公场地和部分活动经费,从而导致一些社会组织发展相对落后。此外,在社会组织管理方面,公益园没能引导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内部制约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以至于一些社会组织管理相对混乱,从而影响了社会组织的公信力。人才流失和资金难筹等问题,直接影响了社会组织的持续发展能力。这些问题的存在,给社会组织的发展带来了重重阻碍。
  2.社会组织培育路径选择
  分析吴江公益园社会组织培育实践情况可以发现,其在社会组织培育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社会组织培育路径的选择,将促进现有社会组织培育形势的发展。
  2.1扩展政府服务
  为了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政府还要出台相应的政策为社会组织培育提供指引。具体来讲,就是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对社会服务领域市场环境的管理,从而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同时,政府需要选择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社会领域,并制定相应的社工服务标准,从而塑造优秀的社会服务品牌。政府在管理社会组织的同时,更需要树立政社平等互动的理念,避免社会组织地位的“矮化”。此外,政府要完善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机制,并将基本公共服务、社会服务事项、政府职责履行辅助事项和技术服务事项都纳入到购买目录中,并且鼓励地方政府和部门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
  2.2完善人才建设
  为了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工作,还需要为社会组织培育专门的人才。一方面,需要学校加强对社会组织专业人才的培养,从而为社会组织培育提供更多的可用人才。同时在开展岗位培训和职业教育时,也需要提供社会组织方面的专题课程。其次,应该鼓励学校或培训机构向社会开放社会组织课程,并且公开提供社会组织咨询服务,从而为想要参与社会组织的人提供一个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另一方面,需要使社会组织人才的待遇得到提高,从而吸引更高层次的社会组织专业管理人才。为此,政府应该出台政策解决社会组织培育人才的养老保障、职称评定和工资福利等问题,并且将专职工作人员纳入到正规职业范围,提高社会组织人才的社会认可度。而通过建立相应的评聘制度,并设立明确的任职资格,则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2.3强化组织服务
  想要更好的培育社会组织,还要使枢纽型组织服务得到强化。具体来讲,就是需要将类似公益园的枢纽型社会组织的重要职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支持。面对社会组织整体面临的发展问题,培育社会组织的机构应该注重发挥自身的引领和联系功能,通过开展重点扶持、项目合作、搭建平台等活动为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支撑和服务支持,使社会组织取得自我发展[9]。同时,社会组织培育结构应该为资源捐赠方和志愿者提供更多的社会组织需求信息,并且将群众对社会组织的意见、意向和意愿反映出来,从而使社会组织不断进行自我改进,继而获得一定的发展力和公信力。
  2.4创新管理模式
  在社会组织的管理上,应该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具体来讲,就是需要对社会组织实行分类管理,将组织划分成公益服务性、动员资源型、政策倡导型和社会协调型等多个类别。根据组织的不同功能,可以为组织设计相应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特别是在社会组织登记审批管理上,政府应该取消除政治法律和宗教类以外的社会组织的前置审批环节,并且取消对社会团体机构变更和注销登记的审批[10]。在此基础上,培育结构应该督促各类社会组织制定规范化的规章制度,并且要求其创建带有自己组织特点的制度,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为此,培育内容中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估制度对社会组织进行评估。而一旦社会组织逐步步入正轨,培育机构就需要将评估工作交给第三方机构,以便对社会组织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估,继而督促其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四、小结
  总而言之,吴江公益园在社会组织培育方面尚处在实践探索阶段,仍然拥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了解吴江公益园的发展情况和其对社会组织的培育模式,并且分析其在社会组织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则能够更好的选择社会组织的培育途径。因此,各地区在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器项目的过程中,还要回归到社会组织培育层面对其路径选择问题进行实践探索,从而更好的发挥孵化器在社会组织培育上的辐射作用,继而更好的满足社会组织发展需求。

相关论文

吴江路径公益实践选择社会
试论战略重组企业文化融合创新与实践
浅谈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创新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会计环境变革下财务会计理论创新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浅谈大数据时代房地产企业新型营销路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社会化电商拼多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