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简约而不简单,优化课堂教学之讨论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79-02
  在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大背景下,在追求有效课堂的目标教学中,多形式教学语文、多元化理解文本的氛围里,面对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一种越来越强的感觉,那就是通过一些途径,最大可能使课堂落实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简约而不简单的学语文。下面笔者从小学中高段语文课堂教学的五个不完全角度谈起:
  1.读透文本,以点带面
  正如沈大安老师说的:"要用放松的心态阅读文本"。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翻开一篇课文的时候,应该不带任何"功利性"的色彩,就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文本,去感受文本给自己带来的喜怒哀乐。在这个基础上"细读课文,潜心会文",去把握写作思路,体会作者心境,推敲词语句式――寻找一个个语言文字训练点,然后把一个个训练点像珍珠一样,一颗一颗镶在自己的教学预案中,在教学活动中促使它们熠熠生辉。
  案例1:人教版第7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部分课件
  幻灯片1:
  "同一时刻"是指什么时候,同一时刻的台湾正在发生哪些事情?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一位青年躺在病床上,等候着他来抽取骨髓。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这个点的研读,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在小钱躺在病床上等待希望的那一刻,台湾的李博士和无名青年为小钱作捐献骨髓的手术困难重重。
  幻灯片2:
  再好好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用心体会文字间微妙的蕴含。
  1999年9月22日,早晨7时30分,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
  小钱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在课接近尾声的时候,老师再一次将课文的开头与结尾连在一起。让学生自主阅读并且用心体会。学生告诉老师:读了结尾,再读开头,不禁觉得杭州的景色太美了。"桂树还没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这句话不正是说生命之花即将含苞待放的小钱,生命有希望了吗?这样的文章开头真好!
  2.弹性预案,灵活设计
  弹性预案意味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保证着机动性,板块设计则决定着课堂结构的灵活性。那么该如何做到灵活运用预案以及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呢?我从平时教学实践中提出以下三点策略。
  2.1 起点低一点,地面宽一点。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上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从基础入手,从基本面出发,确定好学习内容。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内容当中并有所收获,我们就要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基础入手,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整合教材,确定好学习内容,编写好学案。
  2.2 坡度小一点,台阶密一点。在预设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如果他们学起来感到困难,我们应将疑难问题按阶梯方式分解为便于各个层次学生理解的若干层面,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寻求答案,这个答案对象可以来自老师,也可以来自其他同学,这样有利于激发课堂氛围,而不至于冷场。
  2.3 设计软一点,操作活一点。设计预案时,在一些环节上留有余地;课堂上及时改进教学策略,做到语文课不仅让学生理解作者要表达的主题,还能从中习得语文技巧、提升语文能力,这将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共同努力的目标。
  3.专注倾听,及时追问
  一直以来强调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殊不知,教师也应该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课堂上只有老师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善于因势利导,及时追问,课堂的气氛才会被激活,"生成"才有可能出现。而一个关键的问题,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理解走向深入。很多时候,学生对文本本质的理解只差一纸之隔,就差老师的一句点拨,就能由表及里。
  案例2:《林海》
  有老师在教学《林海》第二自然段中的一句话:"大兴安岭的'岭'和秦岭的'岭'大不一样"。
  师:请一位同学读读这句话。
  生大声读道:"大兴安岭的'岭'和秦岭的'岭'不大一样"。(把"大不一样"读成了"不大一样")
  其他学生马上指出该生的错误。老师让学生再读一遍,读对了坐下。
  如果当时老师恰到好处的追问一句:"到底'大不一样'还是'不大一样'?请你继续读读整个自然段,告诉大家"。学生读后再组织讨论,就不难发现"不大一样"和"大不一样"的区别,以及深刻地领悟到两"岭"的大不一样,尤其是兴安岭的特点深入人心。
  4.评价引导,由浅及深
  评价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在课堂中运用,自然要起到激励学生继续学习、深入学习的作用。就评价而评价,苍白无力的评价,不如不评价。
  案例3:一句片面的评价――"激动归激动,还得读正确"
  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一段感情非常丰富的文字时,学生很注意感情的抒发,却在文字的上出了错误。老师听后说:"激动归激动,还得读正确"。很简单的一句评价,然而却忽视了许多。
  且先说说,另一位教师在处理相同问题时,是怎么处理的:
  ――学生第一遍读时,文具读得通顺流利,感情却没有到位。老师:你读得正确、流利,读得再深沉些,感情也就出来了,请再读一遍。   ――学生读第二遍时,感情到位了,可在文句上出现了错误。老师:感情出来了,可是不能顾此失彼,文句也要读正确,请再读一遍。
  ――学生读第三遍时,读得正确流利,感情异常饱满。没等老师作出评价,全场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相形之下,我们不难发现,第一位老师在学生第一次的朗读后,一句简单的评价就使一次精彩的朗读中途夭折,片面的、大意的评价,使老师忽略了孩子的创造性,忽略了学生的能动性,忽略了老师对学生的启发所起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二位老师充分重视了第一位老师忽视的东西。使学生拥有了全班的掌声。耐心细致地引导,客观委婉的评价,使学生的自尊、自信得到了真诚的肯定,创造性、能动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文句与情感的双赢,使课堂学习的效果如虎添翼。
  5.紧抓文本,以文促学
  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不难看到计算机课件的精彩画面引得学生啧啧称赞,却很少听到学生美美地读了课文之后,或者几经研读文本产生的顿悟而发出的真心喝彩。其实,正是教师忽视了文本所具备的内涵而丧失了真正的精彩。
  案例4:《鱼游到纸上来了》
  有位老师在教《鱼游到纸上来了》,其中有一段描写青年如何作画的句子。老师投影出示这段话。找到"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两个词语,让学生说说词语的意思,并且大屏幕链接"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的相对应的两幅画,让学生指着两幅画,说说哪幅图是"工笔细描",哪幅图是"挥笔速写"。
  看到图,学生当然能对号入座。但是,老师恰恰忽视了利用文本来理解文字。(这段话中与"工笔细描"对应的是"细致"一词;与"挥笔速写"对应的是"动态"一词),其实,老师只要引导学生关注这段话,一步一步推敲出要理解到的"点",比选择两幅图代替学生深刻的理解,来得有用的多。
  我们老师在把握一篇文章的重点,一般都定向较准;引导学生用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一般也比较合理,然而往往在找到阅读重点时,乱了方寸。另外,老师学生在发言话中的典型词语,老师也应该及时地板书,刺激学生的注意力,并且"点"到为止。这样的课堂学习效果之好,不言则喻。
  笔者觉得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至少在"新课标"的"教学建议"中提出的: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等方面得到了体现。

相关论文

课堂教学简约课堂优化简单教学
医疗保险本科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研究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国有企业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绩效管理优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社会化电商拼多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