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初中朗读教学要做到五个把握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07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044
  一、把握朗读的重要性
  (一)朗读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一篇课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只有反复朗读,才可以读出课文的韵味,感悟蕴含其中的深刻含义。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一半在声音里头。文章要由教师、学生反复读,只有让学生反复朗读,充分熟悉那些感性元素,才可能调动他们脑中已有的语言背景和经验,进入对文章深层的、整体的把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各种方式的朗读,如分角色读、领读等,让学生在朗读中思考,促使学生产生很强的形象感和画面感,进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朗读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
  朗读时声音的振动能够转化为大脑的运动。生物发出的声音一般都是向外发送的,但是朗读时,它所产生的振动音能够与大脑深层部分发生共鸣,从而在大脑深处引起变化。因此,在语文学习兴趣培养方面,教师不必要求学生作太深入的理解,只要读得多,记得多就好。我国古代的文人学士,像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交”,巴金少年时代便能背诵《古文观止》,他们大都能领略读书的妙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也认为,吟诵能在不知不觉间使内容和理解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最终使读者终身受用不尽。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
  (三)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具有直觉性的特征,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语言现象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的,它的完成需要引导学生通过他们体验和积累的知识来获得,需要引导他们联系实际,帮助他们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借助思维和审视能力,对语言材料进行品评与鉴赏。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训练朗读上,让学生获得语感,这既可以加深学生的情感熏陶,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他们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近作者,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解文本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情调,即作品总的态度情感、色彩和分量,以及朗诵者的具体态度。新课程语文教学强调有感情的朗读,要把握住文章的感情基调,这就相当于掌握了朗读的金钥匙,就能把文章要表达的情感通过朗读较好地体现出来,达到与作者的共鸣。在朗诵时,不同内容的文章要采取不同的朗诵基调,如《阿长与山海经》就有别于《父母的心》。朗读过程中我们要进行各种不同的基调变化上的训练,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各种作品的基调,达到良好的朗诵效果。
  三、把握朗读节奏
  节奏是课文所表达的内容由思想感情决定的快与慢、抑与扬、轻与重、虚与实等回还交替的声音形式。课文的感情基调,可造成四种节奏类型:1.轻快型。轻快型的课文多用来描绘欢快、诙谐的情志。这种类型朗读起来语速较快,声轻不着力,有时有跳跃感。2.沉稳型。沉稳型的课文常常表现出肃穆的气氛和悲痛、抑郁的情感。这种类型朗读起来语势沉缓,多抑少扬,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十里长街送总理》。3.舒缓性。舒缓性的课文常常用来描绘幽静的场面和美丽的景色,也可以表现舒展的情怀。这种类型朗读起来语速较缓,语势较平稳,如《第一场雪》《月光曲》。4.强疾型。强疾型的课文常用表现出紧张急迫的情形和抒发激越的情怀,这种类型朗读起来奏语速较快,声音强劲而有力。这四种节奏类型,也只是大体的分类。在实际的朗读过程中,一篇作品的节奏不一定是单一的,而是随着作者的情感脉络,随着内容情节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朗读过程中,节奏必须因文而异,切忌死板单一,一种节奏论始终。
  四、把握朗读方式
  (一)范读
  语文是一种重要的语言工具,又是一门心灵的学科,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范读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使学生极容易从教师范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而积极地去模仿教师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最终使学生产生朗读的兴趣。
  (二)评读
  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评读是不可缺少的,我们经常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同样的课文,同样的朗读材料,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理解和情感体验。评议时,教师要珍视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与体验,珍视学生对课文不成熟的理解,并养成尊重学生的习惯。评议时,只要学生能读出课文的真情实感,能大概把握课文内容,都应该及时给予肯定。教师不要一味强调某个字词该读大声或是小声,以免造成形式化、表面化的指导。
  五、把握教学工具
  一是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朗读的内容加以选择,突出重点。有些学生在朗读时不会抓住重点,读几遍下来,仍不知所云。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课件直接向学生展示课文教学的重点,就可以提高朗读的效率。二是利用多媒体适当给朗读配上背景音乐。音乐能够激发人的情感,在朗读时妥善地配以合适的音乐,学生会在音乐的引导下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感情。三是利用多媒体给朗读创设情境。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直观具体的画面,创设一种与朗读内容相吻合的情境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其中的“情、境、意”,学生便自然地进入文字中,真正做到用心去读文章。四是利用多媒体创设朗读气氛。朗读,特别是有感情地朗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利用多媒体让他们进行配音朗读,跟着范读的声音,多进行练习,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充分调动他们的朗读兴趣。
  总之,朗读是学习语文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好的朗读教学,能使学生在跌宕起伏、轻重有致的感情变化的波涛中受到多方面美的陶冶,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扩大知识面、增强语感、挖掘内涵,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要做好初中朗读教学,就要从把握朗读的重要性做起,兼顾文章感情基调、朗读节奏、朗读方式、教学工具等因素,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与实践。

相关论文

初中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
浅谈大学语文教育中我国古代文学教学
试论提升初中英语活动教学的策略
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有效理答的思路与
试论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浅析小学数学量感可视化教学
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浅谈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
试论大学物理教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试论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整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