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会计审计论文 > 会计研究论文

基于“做学教合一”的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6C-0036-03
  2015年2月,笔者承担了一个财会专业中专班的《企业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任务,在介绍“现金核算”的时候,笔者结合案例,安排了根据“发票”填写“转账支票”并填制记账凭证的教学项目,结果全班35名同学,绝大部分同学都经过了三次以上的修改才完成该项目,这一结果引发笔者的深思。众所周知,《企业财务会计》课程通常安排在《基础会计》课程以后,而在完成了《基础会计》整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训后,面对一张简单的支票,学生为何错误百出,笔者不由得陷入思索:没有了以题目为形式进行的业务类型讲解和说明。完全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们就无法判断原始单据表明发生了什么样的经济业务。该事例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传统会计课程教学让学生习得的知识可迁移性较差,没有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形成职业能力。
  一、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笔者对上一届财会中专班及已经实习的部分学生做了走访和问卷调查,发现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有如下特点和缺陷。
  (一)学科本位的教学思想贯穿始终导致课程教学目标脱离生产实践
  现行的会计专业课教学大多沿用了传统的学科本位的教学思想,依据循序渐进的认识观和学习顺序观,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观,强调知识结构的有序性和系统性与学科结构的逻辑性规律。在《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表现为:重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学科性、完整性的架构,忽视学生实际财会操作能力和公共综合素质的训练培养;重财务会计处理原则、方法及理论的宣讲与记忆,轻生产实践中具体问题的应用;重知识点的反复灌输与讲解,忽略生产实践中具体财务问题的分析与处理;重工业企业的会计实务处理,忽视生产实践中新兴行业的财务问题处理。从而导致会计专业核心专业课《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目标与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相分离。
  (二)传统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导致课程教学效益低下
  在传统的教学理论指导下,重视知识的科学性、连贯性与系统性,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等每门课程都有独立的、又是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为了完成每门课程自身的教学任务,就会带来教学内容的重复、教学资源的浪费,甚至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被人为割断;传统的教育教学以课堂为核心,强调教师为中心,学生学习的只是根据“例题化的”实务编制分录、填制凭证、编制报表,缺乏在真实情境中的独立思考、分析操作、灵活运用的能力,一到会计岗位上,面对真实的会计实务,仍是无所适从,当然也很难满足经济发展和会计岗位的需要。
  (三)传统的教学方法及评价模式导致课程改革很难落到实处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强调“完整性、适应性和职业性”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及旨在“通过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实现项目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1]的“CDIO工程教育”教?W模式相继于21世纪初,被我国学者介绍到国内,并在全国一大批高职院校及中等专业学校推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相对于会计专业而言,绝大多数的学校在《企业财务会计》课程仍沿用传统的教学及评价方法,即以教材为依据、以案例教学或讲练结合为主要教学方法、以试卷考核成绩为主要评价指标。由于教学场所的单一、课程实训资源的缺失、考核评价方式的固化及教师的教学习惯等原因,使得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综上所述,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确实存在着教学内容不真、教学效益不佳、教学评价单一的不足。
  二、“做学教合一”的内涵
  陶行知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三者是通过‘做’而‘合一’的。”[2]做学教合一,是由“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脱胎而来,即是将“教学做合一”的先“教”、再“学”而后“做”的学科教育的排序,调整为先“做”、后“学”、再“教”的全新逻辑组合,先“做”体现职业性,后“学”体现主体性,再“教”体现主导性。[3]这一模式的实施落实提出了五大整合策略:即课程环境整合――车间与教室合一,课程内容整合――教学与工作过程合一,课程组织整合――认知规律与能力生成规律的合一,课程实施整合――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合一,课程评价整合――样本与学习态度评价合一。[4]
  在中职《企业会计实务》课程教学中实施“做学教合一”,就是要打破理实界限,融专业理论实践于一体。通过真实企业的会计实务和财务会计法规、原理及专业理论相结合的课程实施整合,“形成以‘行’带‘知’、以‘做’引‘学’、以‘实’驭‘理’的新的课程逻辑,实现‘行知统一’、‘理实一体’、‘学做合一’的融合与超越。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会计执业能力,更好的服务就业。[5]
  三、《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建议
  国务院下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要求我们“建立真实应用驱动教学改革机制。职业院校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推动教学内容改革,按照企业真实的技术和装备水平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训课程;推动教学流程改革,依据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推动教学方法改革,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江苏省教育厅也在《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中提出“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坚持“做中学、做中教”,推行项目教学、场景教学、主题教学和岗位教学。”这些文件的颁布实施,为职业学校的专业课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为此,针对《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笔者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究。   (一)搭建“做学教一体”的教学平台
  为达成“教学场所与生产(服务)场所合一”的课程环境整合目标,笔者申请引进一家小型财务公司,学校提供办公及经营场所,教师及学生的身份转变为业务主管和财务公司员工,企业提供真实的各类企业发生的业务。
  教学中,教师按照不同的岗位及该岗位典型的会计实务进行分类,整理出相应的真实案例,并以各种单据、票据形式陈列;学生按照不同的角色,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对教师提供的典型案例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教师审核或修改后,学生再做相应的电算化处理。“做学教一体”的教学平台的搭建与实践,有效地避免了“虚假例题案例化”和“理论实践相分离”的问题,真实的工作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职业能力。
  (二)重构《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
  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教材,大多以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按照会计要素的序列进行编撰的,忽略了其他类型的企业会计实务处理,忽略了不同类型企业的有关成本核算或税务报审等业务的内在联系和实际应用,给实际的教学带来很多困难。而中等专业学校财会专业主要培养的应是“为各类中小型企业服务的应用型财会人才”,因此,重构《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必要手段。
  教学中,笔者对《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做了重新整合,按照会计岗位设置的原则、以校本讲义形式呈现、以不同类型的中小型企业(至少四类)会计实务为教学资源组织教学。如“成本计算”章节,教学中,不仅学习工业企业的成本计算方法,还学习物流企业、建筑施工类等企业的成本核算项目、流程等方法,但只重点学习品种法等基本方法。
  (三)调整教学实施方案及考核评价方法
  中职会计教学,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的特点,培养与企业需求接轨的应用型会计人才为其最终目的。因此,在《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应用,不过分追求知识系统与完整;强调“知其然,用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做学教合一”强调的是“先做”――真实的会计实务,即是“输入的是工作任务”,“再学”――由工作过程形成的“如何做及如何做得更好”的工作经验,“后教”――即是通过“完成的工作任务”与“输出的工作成果”的评价与反馈,巩固、拓展教学内容与教学成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由于职校课程教学评价中要求更多地体现发展性教学评价,建立多元评价体系,采用灵活的评价方式,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在《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笔者尝试对该门课程的考核评价的方式、主体及内容做了一些调整,即调整了原有的“试卷考核定成绩”为“考试加形成性考核相结合”、调整了原有的“教师单一评价”为“教师、学生、企业共同评价”、调整了原有的“理论知识考试为主”为“理论考试加职业素养评价”,新的考核评价模式的实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经过近一年的《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目标更加明晰,应对实际经济业务、分析、处理业务的能力显著提高,会计实务操作的规范性明显加强,但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相关课程教学时数的重新规划、教学过程中教学状况的有效监控、因为教学场所的改变而带来的教学常规的要求变化、教学中对课程责任教师的高要求等,这些问题不是任课教师个人能够解决的,需要站在某所学校的高度、从整个会计专业专业课课程设置的角度整体思考、并作出统筹规划。如此,“做学教合一”的??计专业课课程改革才能真正有效地实施。

相关论文

中职教学改革财务会计基于财务
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应用与相关
浅谈汽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关于高速公路企业运营期财务管理的 思
试论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
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思考
基于案例的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会计环境变革下财务会计理论创新路径
基于现金流量税重构国际税收规则的理
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