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西方自然主义教育家愉快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7)03-0120-05
  在西方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它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客观化自然教育思想)、发展期(主观化自然教育思想)、深化期(心理化自然教育思想)、顶峰期(生长论自然教育思想)的演变历程,其代表人物有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第斯多惠、福禄培尔、斯宾塞和杜威等,他们被称为西方自然主义教育家。他们在探索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建构了比较系统的愉快教育思想。从其形成过程看,愉快教育思想发端于古希腊罗马,形成于夸美纽斯,发展于卢梭,达到顶峰于斯宾塞。它的基本内容对现当代愉快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当代中国的教育变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一、理论支撑:自然和自由教育思想
  当代学者在论述愉快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时更多地诉诸教育学和心理学,而没有意识到自然教育思想和自由教育思想也是愉快教育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其实,这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早在西方自然教育家那里就形成了传统,得到了确认。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夫斯辩证地指出:“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所传授的知识选择所教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必须习惯于一切令人高兴的好事并热爱它们,见到坏事便伤心憎恶它们。但是,他们关于善和恶的看法应该适应其思想能力,因为他们不能一下子便领悟最高最完全的东西。” [1 ]夸美纽斯一方面强调“教导的严谨秩序应当以自然为借鉴,并且必须是不受任何阻碍的”,这是“教与学的方法所能根据的磐石一般的原则” [2 ]。为此,他要求尽可能地使教学艺术的步骤符合自然的步骤,只有当教学艺术步随自然的后尘,教学过程才能来得“容易并且快意”,才能使教学成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另一方面,他强调应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不压制自然本性。因为“人性的特点自然地显露出什么东西使它高兴,什么东西使它不悦” [2 ],因此,他把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看做是愉快教学的总原则。他指出:“把自然本性看做本性的要求,这是愉快的进步的基础。不?@样看待自然倾向就是与本性作斗争,也就是阻碍、破坏和压制本性的努力。” [2 ]在卢梭看来,“自然教育”的意蕴就是遵循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让儿童回归自然状态,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中愉快地成长。“愉快”是自然教育的内在意蕴,是衡量儿童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指标。卢梭对“爱弥儿”的教育过程始终充满快乐,无论是由活动、游戏或作业构成的教育内容,抑或是由天性教育、消极教育、自由教育、感觉教育、智慧教育、生命教育等构成的自然教育路径,都有快乐的意蕴,无不折射出卢梭对儿童的关爱以及以儿童为本位的精神。他提出的“把儿童看作儿童”的儿童观,更是彰显出他对儿童天性、需要的尊重,是为了儿童的幸福,“按照人的天性处理人的欲念”。正因为自然教育是快乐的,因而培养出来的儿童充满自由和快乐。斯宾塞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更是强调自然教育思想在愉快教育中的基础地位。一方面,无论是儿童的心智,还是能力的发展,都是有一定顺序的,教育者应为儿童心智或能力的发展找出这个顺序,提供不同的知识。另一方面,无论儿童的品质、性格和智慧,还是在以后的生活中是否感到快乐和幸福,都必然与自然教育相关联。他提倡的快乐写作和快乐教育都是建立在自然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因为顺应儿童自然的次序、兴趣比其他教育方法来得更有效果、更有益处。由此,他断言:“真正的自然教育是快乐的。” [3 ]
  此外,西方自然教育家还论述了愉快教育思想的另一个理论基础――自由教育思想。西班牙的维夫斯认为:“人类的思想都倾向美好的自由。它允许自己从事工作,但是一旦被强迫,便会受到损害。我们知道,当驱使一个人怀着勉强的思想去从事一件不合志趣的工作时,结果便会很糟糕。” [1 ]在卢梭的视野中,自由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儿童的意志实施的让儿童自由自在地学习和生活,成为自己的主人的活动。在《爱弥儿》中,卢梭对自我意志的重要性给予高度的肯定:自我意志是可贵的,它比其他所有财富更为重要。因为按照自我意志行事,儿童才能体验到自由,反之,当儿童与自我意志分离的时候,他就不可能获得自由。而没有自由的教学,就会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限制,难以获得愉悦感。
  这两个理论基础应成为当代愉快教育思想的重要的理论支撑。就前者而言,只有遵循自然法则和自然本性的教育,才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才会为学生所乐意接受,才会唤起学生快乐的情绪,为儿童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和背景。因为愉悦的情感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起着动力的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知觉、记忆、思维和注意。学生就会体验到学习的愉悦,正如斯宾塞所言:真正的自然教育是令人愉悦的。快乐的功课会提升学生智力活动的效率。没有愉快的情感,学生就不会有发现真理、掌握知识、发展智慧后的快乐体验。就后者而言,首先,自由是愉快教学的前提。如果学生的言行处处受到强制和束缚,身心处在不自由和被动状态,就不会产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强烈的学习兴趣,更体验不到教学中的快乐。反之,如果学生的身心处在自由状态下,学生的行为不受拘束,可以自由自在,其学习就会充满乐趣。其次,“自由”意味着做自己的主人,能按自己的意志行事,使自己的行为、意志、情感、精神处在自主的状态,不受外力的干扰和压迫。总之,愉快教学是在自由自在的状态中发生的,自由是愉快教学不可或缺的前提。   二、愉快教学目标:快乐的发展
  快乐的发展作为教学目标得到了夸美纽斯、卢梭和斯宾塞的一致认可,构成了西方愉快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传统。夸美纽斯把获得快乐看成教育的重要目的。他建构的“大教学论”的意图在于:“将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无所不包的艺术,它是真正能以确定性教授它们、务使必有成效的教学艺术,它是愉快地进行教授的艺术。” [2 ]卢梭期待的教学目标是:爱弥儿度过了他的童年,他长大为成熟的儿童,不仅获得了快乐,而且发展了理智。他获得完满成熟的过程与他度过的快乐和自由时光是齐头并进的。也就是说,理智、自由和快乐在自由教育中可以同时获得,不必牺牲一方而成全另一方。“他比任何人都更应该依靠他自身,因为他完全达到了他那样年龄的人所能达到的圆满境地。他没有犯过什么过失,或者说,他所有的恶习都是任何人不能保证自己没有的。他的身体强壮,四肢灵活,思想健全而无偏见,心地自由而无欲念……因而可以按大自然所能允许的范围生活得尽量的满意、快乐和自由。” [4 ]可以说,满意、快乐和自由是自由人的必备素质,也是自由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斯宾塞强调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儿童在教育过程中保持快乐,并断言这是一个有价值的目标。
  我们应当继承这个传统,把快乐作为教学目标,以实现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在传统的教育目的中,人们过多地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取和智力的发展,而忽视了情感的发展,割裂了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唯理性的教育和模式化的教育,过度地发展了人的理性,使人的情感、个性的发展边缘化,被排除在教育目的的视野之外。事实上,情感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维度。没有爱和情感,就不会有学生的幸福和快乐,也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更不会有学生身心自由而愉悦的发展。教育的成功并不在于获取多少知识,而在于造就对生活充满爱、能快乐地学习、积极地生活、身心愉悦发展的人。爱、赞许等情感在学生的认知活动和身心发展中起着内驱力的作用,能使学生高效地获取知识,推?幼叛?生的身心朝着快乐和幸福的方向发展。可见,快乐是一个有价值的教育目标,只有在快乐教育目标的指引下,学生才能学得愉快,学有所成,身心才能得到生动、活泼和主动的发展。
  三、愉快教学过程:愉悦、探究和自我教育
  西方自然教育家关于愉快教学过程的研究为我们把握愉快教学过程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启示之一:教学过程是令人愉快的过程。正如夸美纽斯所指出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消解和防止教学的祸患――厌烦和憎恶的潜入,必须依赖于愉快,因为它是刺激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对功课感兴趣的重要手段。斯宾塞同样要求教学过程应是愉快的过程,因为他认识到:愉快的功课会使知识富有吸引力,而痛苦的功课会败坏学生的兴致,产生厌烦的心理。前者会导致学生热爱知识的学习,蕴含于其中的成功体验有助于学生进行终身的自我教育;后者会让学生体会到恐吓和惩罚,中断学业。这也就是说,趋乐避苦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喜欢在愉悦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这种愉快氛围能激活知识和智慧,唤醒儿童的潜能,张扬他们的个性,使他们对知识的获得充满乐趣。因此,教师的教学要讲究艺术,既合目的又合规律,使教学具有美的特性,使师生都陶醉于美的和快乐的情景中,既乐教,又乐学。虽然愉快教学主要彰显的是快乐,但并不排斥学生刻苦钻研,以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更多的是要使苦学转变为乐学,乐学既是手段,又是教学过程应达成的目标。所谓“学海无边乐作舟,书山有路趣为径”就是对后者的真实写照。
  启示之二:教学过程应是激发学生兴趣、发现知识的过程。卢梭对这一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刻阐释。卢梭认为,教学过程是激发学生兴趣、发现知识的过程。他强调教师只要用巧妙办法,就既可以使儿童对任何事情发生兴趣甚至热爱,又可以使他避免产生不良的心理,如虚浮、竞争和妒忌。他们的活泼的性情、模仿心,尤其是快乐的天性,能够帮助他们有把握地做到这一点。“问题不在于怎样用强力迫使他进行活动,而是要使他产生某种欲望,从而促使他去进行活动。这种欲望,如果在自然的秩序中善加选择的话,就可使我们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4 ]在卢梭看来,培养学生对学问的爱好和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让他掌握研究学问的方法,比掌握各种学问的本身更为重要。毫无疑问,一切良好的教育都应遵循这个基本原则。这也就是说,兴趣是学问获得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学问就难以获得。学生对事物的探索和发现,是由兴趣驱动的,兴趣是学生认知活动的推动力,是动机中最具活力的成分,有助于学生进行智慧的和创新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是愉快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要激发学生乐学的兴趣离不开教师的乐教的兴趣,后者是前者的基础。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充满愉快,才能对学生产生同样的效果,使学生的灵魂和精神得以唤醒。因为只有在精神与精神的影响中,生命与生命的唤醒中,爱与爱的交流中,双方体验到美和愉悦,才能实现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因此,我们不仅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乐学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做愉快教学活动的主人,同时也要注重教师乐教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使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统一,乐教与乐学有机结合。只有如此,才能高效地启动学生乐学的兴趣。
  启示之三:教学过程应是自我教育的过程。斯宾塞对教学过程理论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构建了一个自我教育与快乐教育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斯宾塞对这一过程中自我教育与快乐教育的关系作了辩证的阐释: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应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教学过程所引起的心智活动应与儿童的心理特点相适应,是儿童乐意接受的。前者科学概括了心智成长的规律,后者彰显了心智成长的艺术。斯宾塞还进一步探讨了自我教育过程的机制。他认为,在情绪不好的情况下,儿童的学习效果就不好,而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在同等情况下,教学的效率显然与学生体验到的快乐学习的程度成正比。快乐、自信、专注是学习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这一教学过程观对于我们理解自我教育的过程富有启示价值。自我教育是教学过程的核心,这取决于如下因素:首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现代教育主张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中心,处于主体地位。知识的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必须依赖于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学生只有经过刻苦钻研、独立思考、积极内化的过程,才能把外在的教育影响和客观化的知识转换成自己的精神财富,把知识学活,融会贯通地掌握和应用。在这一过程中,自我教育是关键,离开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彰显。其次,教学过程是通过自我教育,促进学生乐学的过程。斯宾塞的关于自我教育蕴含着快乐的观点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在自我教育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对教师课堂提问的正确回答,实现了由未知到已知的转化,求知欲的满足蕴含着快乐,学生对困难的克服,由失败到成功的转换,同样蕴含着成功的愉悦感。   四、愉快教学原则:激发好奇心等多重启迪
  西方自然教育家对愉快教学原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构了独特的愉快教学原则体系,主要包括激发好奇心原则、兴趣性原则、情感性原则、愉悦性原则。这些教学原则对我们今天如何进行成功的愉快教学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1. 激发好奇心原则
  卢梭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原则作了精辟的阐释。首先,充分肯定了好奇心对儿童获取知识的重要意义。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即“好奇心是儿童寻求知识的第一本原”,因为好奇心只要巧妙的引导,就能成为儿童寻求知识的动力。一方面儿童与生俱来就有获取幸福的欲望,另一方面他会不断寻求满足这种欲望的新方法。这种本原是内在于人心中的,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但它推动着儿童对知识的获取和欲望的发展,是同后者成比例的。其次,提出了激发学生好奇心的路径。第一,研究好奇心。教师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后,就要根据好奇心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他的爱好、倾向进行研究,以发现儿童“天才的第一道火花”。第二,教学要讲究趣味性,力求用有趣的内容引导学生的好奇心。不过,这时候,既不能脱离学生所能理解的实际的物质关系,也不能让学生在心中产生不清楚的观念。教师要不断使学生接触他将来必须知道的重大关系,认清人类社会中的善恶,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琐碎的事情上,这体现了教学的艺术。
  这一原则启示我们,好奇心是儿童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和强大的推动力,是愉快教学可以值得信赖的最原始的力量。它能引发学生对当前刺激物的积极探索与思考,提升学生的认知活动的实效。当学生好奇心不断地被唤醒、增强时,他们就能体验到认知过程的兴奋和愉悦。“强烈的好奇心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基本本能……在心智还不成熟时,好奇心以其宽容性引导人们去接收、记忆各种信息,而当大脑稳定地记忆了一定的信息模式时,好奇心又与这些稳定的模式一起定向地对外界信息进行变换,引?Ц?多的新奇性信息进入人的心理,通过信息组织促使心智进一步地成长。” [5 ]可见,好奇心与信息的扩充、知识的增长是成正比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教学内容的“新鲜”和“有趣”以及巧妙的提问等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不断地营造一种奋发向上、积极求知的氛围。
  2. 兴趣性原则
  夸美纽斯和斯宾塞较多地论述了这一原则。首先,兴趣是愉快教学的前提。夸美纽斯认为,教学的最好时机是儿童对功课抱有极大热情、有渴求学习的求知欲望时,因为教一个对学习不感兴趣的人是白费力气。因而,必须尽一切努力使学生体验到功课学习的快乐,这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喜爱、渴望和用功。夸美细斯说:“除非学生的求知欲旺盛,不要着手对他施教。” [6 ]斯宾塞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教育使人愉快,要一切教育都带有乐趣。” [3 ]在他看来,儿童智慧的本能比我们自己的推理更为可靠。因为,让儿童产生兴趣和满足,会给儿童带来快乐,因此,教学如果使儿童先产生兴趣,儿童获取知识的效果会事半功倍。其次,夸美纽斯和斯宾塞提出了兴趣教学的策略。夸美纽斯强调,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激发儿童求知和求学的欲望。例如,称赞教师及其教学技巧,使学生信任、热爱教师;和善、温和地对待学生,循循善诱;把所教的内容亲切地、诱人地放在儿童面前,用对话的形式诱导学生争相答复,并对深奥的问题加以解释。斯宾塞认为,兴趣教学反对灌输知识,使学生负担过重。那些急于培养儿童心智而不顾其身体的教师,往往没有意识到成功的人更多的是依靠其精力和兴趣,而不是依靠强行的知识的灌输。他要求教师在儿童表现疲倦之前,就应该停止课程的学习。他还提出用兴趣诱导学生快乐学习,认为诱导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
  这一原则启示我们,首先要充分肯定兴趣的教育价值。兴趣是儿童求知的引路人,是儿童认知活动的强大的内驱力,应让兴趣成为儿童最好的老师。哲学家梁启超把兴趣教育称为“趣味教育”,并对它的动力作用以及教育者的责任作了重要的阐释。他指出:“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好像机器房里没有燃料,发不出蒸汽来,任凭你多大的机器,总要停摆,停摆过后,机器还要生锈,产生许多毒害的物质哩。人类若到把趣味丧失掉的时候,老实说,便是生活得不耐烦,那人虽然勉强留在世间,也不过行尸走肉。” [7 ]既然趣味在儿童的活动中如此重要,教育者的责任就是把趣味当作目的,唤起儿童的趣味。兴趣还能使儿童的活动充满乐趣,能给儿童带来认知活动的愉快体验。因为兴趣总是和积极的情绪相关联。“事实上,很多时候,当感兴趣的事物出现时,人们便产生愉快的情绪,并主动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这类对象上。反过来,人们也能从个体接近某类事物时快乐的情绪表征,来推测个体对这类事物的兴趣程度。学习兴趣则是个体对学习活动的定向反射,个体一进行学习活动便产生愉快感,并能将注意力集中于学习内容……如果兴趣很浓,则个体不会仅仅等待对象的出现,而是迫不及待地积极寻求、探究。一个学生如果对某类学习内容很感兴趣,他便会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到快乐,积极主动探究同类学习内容,并保持高度的愉快感。” [8 ]
  3. 情感性原则
  夸美纽斯和斯宾塞对这一原则进行了阐释。夸美纽斯认为,情感在教学中起着动力的作用。因为一个人不可能使人受益而不同时使人愉快。情感是儿童生命的一半,它们能吸引儿童走向或者离开目标。如果精神缺乏吸引力,没有愿望,儿童的学习活动就会缺乏爱好和动力,变得困难。为此,教师要做到:一是让学生知道学科的美好和用途,因为儿童固有的天性是爱好更美好的事物,如果教师能够把美好的事物呈现在学生面前,就会吸引他们去满足自己的天性,渴望了解事物和力求精通事物。二是教师要以父亲般的仁慈情感对待学生。也就是说,教师在执行任务时不能发脾气,而应以仁慈的爱的情感影响学生,以便使学生能感受到爱,并把它作为勤奋学习的动力。
  斯宾塞认为,情感教育能对儿童潜能的开发、智力的发展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因为人类的一切高尚和伟大的行为都与情感息息相关。它是道德的真正基础,也是人类从事理智活动的生生不息的原动力。如果教师在对儿童进行智力培养时经常流露出亲切和善意的情感,就会激励儿童,使他们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和教诲。自在、安适的情绪有利于儿童接受新知识、容纳新形象。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唤醒和培养儿童爱的情感,使他们以此为动力去实现教育的目标。斯宾赛主张用积极的暗示激发学生的情感,因为积极的暗示总是和真挚的爱的情感相联系,“它有时是发现孩子在某方面的潜能,有时是对他性格中优秀成分的敏锐捕捉,有时是对他智力的真诚赞美” [3 ]。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感受到爱和表达爱,以激发儿童身上相应的积极情感。   从夸美纽斯和斯宾塞对情感教育原则的论述中,我们知道,情感在愉快教学中起着支柱的作用。情感是天下最神圣的东西,它像具有磁力一般,吸引儿童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之中,是儿童从事所有活动的原动力。没有爱的情感,就没有教育可言。然而,传统教育的教学过程只关注知识和理智,忽略了情感,导致教学过程唯理性化,使得本应结合的理智和情感分离。由于情感被排除在教学过程的视野之外,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死记硬背知识,不能很好地消化知识,教学过程的动力主要来自外在的奖励和惩罚。然而,“如果一个活动被某种外在的奖品或代替所奖励――一些活动本身之外的东西――当没有奖品报偿时,这个活动就很难成为自由和自愿性的活动,同时儿童也较无法享受活动本身的乐趣” [9 ]。教学要取得实效,必须使理智与情感有机结合,使教学过程的两条信息回路――认知信息回路与情感信息回路畅通,不受阻碍。
  4. 愉悦性原则
  愉悦性原则是指让学生在教学中体验到快乐,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夸美纽斯不仅要求学校应是快意的场所,而且要求教师的教学能使学生感到轻松愉悦,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使男孩子从学习中得到的快乐不少于整天打球或自我消遣” [6 ]。他认为,要通过以竞争为特性的游戏和娱乐引发儿童的愉悦。对于儿童而言,游戏和娱乐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他们能专心致志地投入其中,这体现了他们的天性。因为“喜爱自由乃是天性。每一种游戏都或多或少是志愿的因而是自由的运用,而从事严肃事务的职业表面上看是由于必要性,因而是被迫的。再者,一切游戏都是社会性的、竞争性的事情,而人性以竞争为乐事,因为它乐于受到表扬” [6 ]。斯宾塞认为,追求教学的愉悦是当时一切教育变革的趋势,因为,人们开始明白,儿童所喜欢的智慧活动就是有益的,否则,就是有害的。因此,他强调,最好的方法是把教育变成渐进的、快乐的事情。为此,他要求教师首先要使所教功课力求快乐。因为愉快的功课使知识富有吸引力,会使儿童以愉快的方式获得知识。相反,痛苦的功课会使儿童讨厌知识。其次,要引导儿童有目的地追求快乐。儿童的快乐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缺乏社会目的的,教师要尽快地引导儿童得到“有目的的快乐”。应该先让儿童快乐起来,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给出可行的目标。再次,把愉快作为评价教师教学结果的标准。在斯宾塞看来,是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有愉快的兴奋感是衡量所有培养计划好坏和是否可行的标准,也是很稳当的办法。
  夸美纽斯和斯宾塞对愉悦性原则的深刻论述启示我们:要让学生从教学活动本身获取快乐,把教学变成渐进的、快乐的事情。这种内在的快乐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产生持久的、永恒的和强大的推动力,是外在的奖励所无法比拟的,因为后者产生的动力是短暂的,不能持久。“个人幸福既包括低级快乐,也包括高级快乐。” [10 ]对这种内在的高级的快乐,梁启超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要从自己劳作中看出快乐――看得像雪一般亮,信得像戏一般坚,那么,自然会兴致淋漓地劳作去,停一会都受不得,哪里还会厌倦……一个人对于自己劳作的对象,能够‘好之乐之’,自然会把厌倦根子永断了,从劳作中得着快乐,这种快乐别人要帮也帮不来,要抢也抢不去,我起他一个名叫做‘自己田地’。” [7 ]可见,“自己田地”快乐是永恒的快乐,也是克服厌倦的良方。

相关论文

自然主义教育教育家当代西方
浅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
浅谈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创新
关于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哲学探讨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适应电子商务的福建省老年教育需求分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