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四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新模式研究与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132-02
  《国际贸易学》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其涵盖了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贸易发展及其引致的关联现象等内容,教学内容偏理论化课程,其为后续专业知识课和专业技能课储备必要的理论基础,并培养学生对应的思维能力。在当前信息化教学手段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学》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和新技术的变化,其弊端日益明显,课程亦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一、《国际贸易学》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国际贸易学》课程力图通过多维度、立体化的教学方法,突破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向“填鸭式”传统教学,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简单课堂教学模式。虽获得一定改进,但囿于教材陈旧无法体现与时俱进的特性,教学多集中于理论内容,导致教学愈显枯燥乏味[1]。加之学生十多年课堂学习形成的被动听讲的思维惯性,传统课堂教学固有顽疾并未根治。传统教学模式里“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应用能力培养,重教师讲授、轻学生自学”的特征明显,其局限性具体表现为:学生主体意识薄弱、课堂互动性差、能力培养欠缺。
  二、《国际贸易学》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和乔纳森?伯曼(JonBerg-mann)于2007年最早提出。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翻转了“教”与“学”,而且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将传统的“教师先教,学生后学”颠倒为“学生先学,教师后教”,“教师的教”即知识传授,“学生的学”即知识内化,流程变革带来的是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2]。针对诸多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团队在实践中借鉴“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的经验与成果,并加以创新和完善,尝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自主学习+课内外研讨互动+教师讲解难点+应用能力实训”的四位一体《国际贸易学》教学新模式。
  “四位一体”教学新模式在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结合“翻转课堂”的特点对教学流程进行重构,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分别从“学生自主学习”、“课内外研讨互动”、“教师讲解难点”和“应用能力实训”等四个方面改革教学模式,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1.学生自主学习。强化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课前课后要求执行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等具体方式将学生自主学习落到实处,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教学内容的消化巩固奠定基础。目前,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课程已建有较为齐全的贸易视频库、全套电子教案和电子课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线观看。尤其视频库中录制的近1500分钟的课程教学视频,内容覆盖了《国际贸易学》课程全部教学知识点,确保了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条件。课后则可进一步要求学生借助课程网站或者相关网络资源完成习题或者查漏补缺,利用信息网络提升强化课堂学习效果。通过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学习,能在一定程度上将部分课堂上用于基本知识点讲解的时间释放出来,用于课堂研讨互动和重难点的讲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学习意识不断增强,有利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2.课内外研讨互动。随着学生自主学习的加强,教师利用有效的教学设计,使课前预习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这为师生间的研讨互动具备了基本条件。教学过程中力图以研讨式为主导的“三结合”(“研讨式+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课程教学方法,在师生间、生生间、课堂内、课堂外的交流中让学生融会贯通课程知识、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协作精神,既是知识能力的培养,也是思维能力的锻炼,亦是学生紧跟学术与理论前沿、培育基本的科研素质与能力的有效途径[3]。教师通过开学之初布置每个模块教学内容的研讨主题,敦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相关资料信息,并将研讨表现计入期末成绩,使课内研讨随着教学进度推进能实时进行,确保教学质量水平。此外,通过布置拓展性的主题内容,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研究报告,与任课教师多渠道交流沟通,形成良性互动的氛围。
  3.教师讲解难点。鼓励学生课前预习、突出课堂教学研讨,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课堂“讲授”缺失。学生通过课程视频的学习能有效理解教学知识点,但缺乏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对深度内容的把握,以及对整个内容知识体系的完整理解,这部分工作需要通过教师课堂中的“讲授”完成。教??可以有的放矢,通过梳理知识体系、回顾教学知识点、强化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该部分难点内容的学习,对教学内容宏观部分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给学生施加压力,督促其做好课前课后的学习工作。
  4.应用能力实训。作为一门偏理论化的课程,《国际贸易学》课程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途径包括:在教学中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应用基本原理关注、思考和讨论国际贸易热点问题,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科研工作,强化对国际贸易现象的独立分析判断能力。在具体方式上,学期之初以及课前,布置与教学内容关联密切的研讨主题,供课堂内外与学生研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能力;依照课程特点搜集贸易热点内容和贸易最新数据,课堂上提供相关信息资料,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即时剖析贸易现象,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鼓励学生就感兴趣的内容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并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等各种实践项目,促进学生实现从课堂学习能力到社会综合能力的全方位提升,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建“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要合理构建“四位一体”教学新模式并成功实施,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教师角色。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并非降低教师的重要程度,反而对于教师要求更高。教师需具备多种角色的特点,需善于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引导教学进程,活跃教学气氛。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设计教学问题,既是学生的专业导师又帮助学生处理学术问题,在课堂内外不同教学环节中适时转换身份角色,强化学生的教学中心意识。
  2.充实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事先对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环节进行全面整体设计,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合理规划,设定各环节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考虑学生融入程度,确保教学环节设计可行,每个环节中均有可执行的具体教学任务。
  3.完善考核体系。“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式是造成学生平时不学习、考试靠突击的短视行为的直接原因,只有突破传统考核方式,才可能督促学生通过平时积累实现学习水平和应用能力的提升。依据教学方法的改变和教学环节的特点,建立“课前学习考核+课中学习考核+课后学习考核”的“三结合”学生学习评价机制与指标体系,创立“知识评价+能力评价+素质评价”的“三元并举”多元化评价机制与指标体系,通过完善并建立综合性的考核体系才能督促学生主动、积极、自主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相关论文

四位一体模式改革课程教学研究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
社会化电商拼多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拼多多盈利模式研究
电商营销模式的新变化分析——以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