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在“引导―发现”的探索中,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一、“引导―发现”式音乐欣赏教学模式的目的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应当充分发挥“导”的作用,这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为此“教”必须致力“导”,服务于“学”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分层次、步步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总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上音乐欣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通过“引导―发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性学习,学会欣赏音乐,能总结音乐欣赏的规律和方式方法。
  音乐欣赏是一个开放性的内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百个听众对音乐就可以有一百种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用个性化的思维方式来发现音乐的内涵。
  二、“引导―发现”音乐欣赏模式概述
  布鲁纳的“发现法”和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是该模式的理论依据。“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再通过设疑,让学生在聆听、实践、体验等探究性活动中总结出音乐的特征,并赋予音乐个性化的理解。
  三、“引导―发现”音乐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
  本文试图通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欣赏曲目钢琴五重奏《鳟鱼》一课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音乐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
  1.趣味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引起学生注意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精简有趣的导入是通向音乐的桥梁,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本人在执教钢琴五重奏《鳟鱼》一课时,在导入环节中提炼《鳟鱼》的歌唱版本中的一段歌词进行范唱,歌词如下:
  明亮的小河里面,有一条小鳟鱼,
  快活地游来游去,像箭儿一样。
  我站在小河岸上,静静地朝它望,
  在清清的河水里面,它游得多欢畅。
  在清清的河水里面,它游得多欢畅。
  这一段歌词就像一个故事的开端,吸引着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其次,教师的范唱在音乐教学中非常具有感染力,教师的歌声和生动形象的音乐故事,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2.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探索音乐特征
  聆听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基本手段,“以听为主”,是要带着问题去听,而不是盲目地听,要有思维参与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自觉地去听。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做到有重点地听,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并不能够面面俱到,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抓住重点,精心设计,深入浅出。
  (主题段)
  问题一:小鳟鱼游得是悠闲的,还是活泼的。游的速度怎么样?
  问题二:你能听出是用什么乐器模仿的小鳟鱼游吗?为什么要用这种乐器来模仿小鳟鱼?
  问题三:你能用四字词语形容一下小鳟鱼的生活吗?
  总结主题段音乐的特点(学生填空)
  情绪 速度 力度 乐器
  悠闲 中速 较轻 小提琴
  问题一的设计是想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和速度。问题二的设计引导学生建立乐器与角色之间的关系,知道使用这样的乐器能够符合角色的个性。问题三的设计是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总结音乐内容,自主表达音乐所要表现的内涵。最后学生能够根据这三个问题自己总结出主题段的音乐特点。
  问题的设计需要具有??向性,在这些预设的问题中随着教学的不断推进,渗透于每一个教学环节,让教学在问题―体验―探究―总结―新问题的进程中,达到“音乐与情感”的交流,作品与审美的对话,产生真正的“情感共鸣”,体现教学的真正魅力。
  3.对比欣赏,促进音乐分析能力的提高
  对比聆听是音乐分析的重要手段。运用对比法进行欣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灵敏的听觉,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变奏一、变奏二)
  对比欣赏的步骤:
  1.分别聆听变奏一和变奏二,讨论分析音乐发生哪些变化?
  2.听中提琴音色,与小提琴进行对比。
  3.思考这个时候的小鳟鱼在干什么?
  变奏一和变奏二不是这首乐曲需要重点欣赏的段落,利用对比欣赏的方法不仅能够缩短欣赏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感知音乐的变化和联系。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使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信。
  4.肢体律动,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发展变化
  肢体动作在欣赏教学中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促进学生体验音乐和表达音乐的重要手段。巧妙地设计肢体动作,能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音乐情绪、速度、力度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借助肢体语言个性化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具有双向作用。但有一点,动作设计的核心必须符合音乐文本的情绪。在变奏三中笔者设计了随乐走步的律动,一个八拍向左走,一个八拍向右走。音乐强的时候直起身子走,音乐弱的时候弯腰走。通过这样的肢体动作感受音乐的变化,作曲家如何形象地描写出小鳟鱼遇到危险来临时的逃跑。变奏四中让学生随乐拍一拍6连音的节奏,拍出强弱对比,感受小鳟鱼被抓时的挣扎。
  在教学设计中笔名把变奏三和变奏四作为欣赏的高潮部分,用肢体动作感受这两部分音乐的发展变化。在音乐课堂中将肢体语言设计得巧妙、得当,既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还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使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发展变化。
  5.创编结局,促进想象力生成
  有时候学生的想象力远超乎我们的想象,甚至能带给你意外之喜,教师要做的是为学生架好桥梁,铺设好背景,让学生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想象,赋予音乐作品自己的个性化理解。这是将“引导―发现”法升华的一个阶段。
  (结束段)
  6.聆听结束段,为乐曲补充一个结局
  师:故事在这里就要结束了,我们一起来听听结束段。
  师:主题旋律再次响起,小提琴、大提琴轮流演奏,钢琴也再现了开始的伴奏音型,与开头相呼应,预示着水面又恢复了原来的平静。你觉得小鳟鱼的命运如何?它有一个怎样的结局?
  生:被渔夫吃掉了,渔夫又回到河边去捉鱼。
  生:我觉得被渔夫拿去集市卖,然后被一个小女孩买走了,小女孩又把小鳟鱼放回了水里,所以水面又恢复了平静。
  ……
  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音乐没有“标准答案”。本人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为乐曲设置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局,通过让学生补充结局这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学会用心感受音乐,对这首乐曲产生自己的观点。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贵在得法”指的就是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选择最能有效地组织学习、刺激学习和检查学习的方法和手段,争取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相关论文

音乐欣赏有效能力欣赏学生音乐
试论辅导员加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
浅析传统茶文化在音乐艺术中的传承与
音乐综艺类节目对音乐文化产业的推动
浅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
信息化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应
浅谈企业优化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的有效
关于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哲学探讨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