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一、"产学研"概念
  "产学研"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被提出。狭义的产学研合作指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三方的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收益共享,最终实现三方共赢。广义的产学研合作还包括政府宏观调控、行政干预和政策扶持功能,指高校、企业、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等各相关主体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遵循一定的模式或运行机制展开多方合作,形成合作互助的共同体,共同研发新产品或新技术、鼓励创新,以实现知识的生产、传递、消化和转移。
  二、高职院校"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的国外经验
  (一)德国"双元制"模式
  所谓"双元制",指学校和企业,其形式为:学生以学徒身份在私营企业接受企业的职业和技能培训,在非全日制的职业学校中接受与其从事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其高等职业院校"双元制"特点体现在:政府制定政策法规;专业委员会制定教学大纲,明确校企权责;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国家法律保障教师在职进修权益。其机制的基本特征有:管理者职责分明、各司其责;培养方式多元化;教学体系明确;强调高职教师实操技能。
  (二)英国"工读交替"模式
  英国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其目的在于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其"工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特点表现在:"工读交替"的人才培养方式,"能力本位教育与培训(CBET)"的课程教学大纲,重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定。其机制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国家政策、法规的健全与完善,为英国高职教育的有序、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使英国高职教育的经费来源有了保障,高职教育的地位也有了提升。
  (三)澳大利亚"TAFE"模式
  澳大利亚的高职教育具有培训的性质,其教育主要机构是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学院,即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体现在:以提升学生个人能力为核心,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以就业为宗旨,培养就业岗位需要、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提倡"终身教育"的思想。其人才培养机制特点有:拥有政府拨款的制度和职责明晰;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建立了澳大利亚所有机构都认可的资格证书、学历、学位体系,搭建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桥梁[1]。
  (四)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
  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是企业实际的工厂环境与教学环境有机融合。学校通过这种"教学工厂"的真实案例来编写和制定课程,保证了整个教学的效果。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有:教师队伍与企业接轨;引入企业先进设备、真实企业场景到学校,形成三位一体(企业、学校、实训中心)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其人才培养机制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创建综合科技教学环境、课程开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5]。
  三、高职院校"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的国内研究
  ??F瑶和陆小荣(2017)提出,加强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途径有:创新理念,加强自身建设;以课程建设和开发为产学研合作的切入点;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产学研合作的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与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2]。
  靳婷婷(2016)结合高职院校的现状,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全面合作"模式,"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模式,"订单式"模式,"行业、企业为主"模式,"1+2""1.5+1.5"或"2+1"模式[3]。
  段妍妍(2008)认为我国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借鉴:立法保障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开展,专业与课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较为完善。提出我国高职院校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订单式"、"工学交替"、"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四、我国高职院校"产学研"人才培养举措
  在对国内外高职院校"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高职院校"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立法保障产学研人才深度合作的顺利开展
  政府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产学研人才培养的宏观调控,引导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的健康、快速、有序、高效的发展;通过资金为杠杆,向产学研人才深度合作倾斜,同时提供税收上的优惠政策;政府可设立产学研人才合作基金、并专款专用,为产学研人才深度合作提供宏观和政策保障;提供信息交流和共享平台,开辟更便捷、更宽、更广的信息沟通渠道。
  (二)专业课程设置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岗位胜任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实操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根据各行业企业的特点和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明确理论课和实习实训课的比例,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专业,能够满足社区或社会的需求。
  (三)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保证教师培训方式多元化
  政府应立法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政策保障与资金倾斜,激励高职院校大胆走出去,与行业企业、研究院、兄弟高职院校之间加强沟通,引入企业先进前沿的理念和技术,以促进各合作方共同进步;学校与企业应加强合作关系,教师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企业为教师提供形式与内容丰富、多样的实践锻炼或在职培训,提升教师的技能与素质,利于"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相关论文

产学研人才培养高职院校模式人才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
试论学分制下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
电力企业改革中高质量人才梯队培养优
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浅谈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提升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社会化电商拼多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拼多多盈利模式研究
电商营销模式的新变化分析——以淘宝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