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加强中国画课程中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研究

  
  中国画与中国文化、民族精神融为一体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画的教育过程也是弘扬传统文化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延伸。笔者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以下简称一师)中国画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仅仅抓传统技法教学或是传统理论讲授,并未彻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中国画教学的实际情况,如何在中国画教学实践中使中国画课程与一师的办学特点、办学方针结合得更好,更具湖南一师中国画精品课程特色?如何引领学生了解、认同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中国画这门传统艺术在大学当中蓬勃发展,并使学生从中汲取力量,树立民族意识?笔者认为可以加强中国画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来解决问题。
  1、中国画的艺术精神与华夏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本就密切融合。
  绘画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定要服务于统治阶级。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儒尚道的“礼仪之邦”,中国画受中国儒道思想的影响也就肩负着“成教化,助人伦”的重要使命。对中国艺术精神有深入研究的徐复观先生曾说:“道德、艺术、科学是人类文化的三大支柱”,而对于中国来说“在三大支柱中,实有道德、艺术两大擎天支柱”。在中国,艺术可以熏陶人的道德,引人向善,明白“君子”的做人准则,从而心怀国、民、天下而非个人,中国的艺术精神是以华夏民族的道德观为核心的,道德也指明了中国画艺术发展的方向。中国人的道德观一向是以民族、国家为大,中国人的个体意识也注定是通过融化在群体意识里表现出来,而这种以群体意识(即民族、国家)为先的道德观其实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这也就不难说明中国的艺术精神里无处不体现着强烈的爱国情感,中国的艺术家也历来要从国、民、天下这样一种宏大而崇高的立场发出个人的艺术感慨从事创作。中国画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笔、墨、纸、砚四种独具民族特色的工具材料,以线为主的表现形式、意向的审美意境都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大学的中国画课程就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继承和发扬,也是弘扬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大学中国画课程除了向学生传授中国画艺术知识和技能之外,也不可避免的承担了德育的任务,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是对学生展开爱国主义教育。再者,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爱国”列公民道德的首位,强调“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明确指出“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可见,大学中国画教育应该将美育、德育、智育有机结合,在中国画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中国画“传道授业”的需要。
  2、根据学院历史特点及中国画课程目标,加强中国画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可强化一师中国画精品课程特色。
  一师是全国师范教育的摇篮之一,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之称;一师不仅是伟人毛泽东的母校,也出现过很多影响中外的著名人物,具有独特历史特性。可以说一师的校园文化本就具有很浓厚的爱国主义气氛。一师的中国画课程属于美术系学科专业主课程,自2007年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及2008年学院正式升本之后,经历了专科与本科院校这两段时间的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中国画课程的目标越来越贴近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需要,而一师美术系也在积极探索中国画的课程特色,努力实现申报省级精品课程这一目标。大学中国画课程起着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学思想,哲学观念,思维方式以及独特的艺术形式的作用,应该是文化修养与技法学习的结合,注重培养的是一个人格健全的大学生,中国画的教学过程也是爱国主义教育过程的延伸。任何教学都不能完全依赖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应该采取激励与引导的方式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与学习主动性。在这样一所具有浓郁爱国主义气氛及象征意义的院校,在中国画专业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心灵美的爱国主义教育更突显了一师的课程特色。加强一师中国画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使一师中国画教学秉承学院历史特点、浓郁的爱国主义氛围,与学院的办学特色、办学方针谐调一致,让学生在中国画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更为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中国传统绘画继承与发展的责任感与自豪感,从而进一步强化一师中国画精品课程特色。
  3、根据一师学生基础,加强中国画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继承和发扬中国画这一优秀的传统绘画艺术。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了解到大多数同学大学之前对中国画均为一知半解。一是由于美术高考以素描、色彩为主,学生对西方美术的审美观与水粉、素描等绘画技巧的掌握强过对“线”的认识与理解,美术系所招学生大多是没有中国画基础或书法基础的。再者,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社会现实下,大部分中小学美术的中国画课程均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开展,加上中国画课程准备工具繁多,致使中小学大量中国画教学内容被忽略或是缩减。以上因素导致学生在进入大学前不仅仅是中国画技法训练的缺失,更主要在于学生对于中国画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陌生,这也就不难解释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画课程难于消化的情况了。针对一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保护的共鸣,在传承与发展的责任心的驱使下加强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与目的,使大学的中国画课程在技能、艺术、文化、精神等各层面产生积极的教育意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爱国主义精神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及社会责任感,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将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绘画的高雅审美境界,从而发自内心的去爱好中国画、继承与发展中国画,最终使中国画课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绘画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人与人在思想交流中产生发展的,中国画教学应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大学的专业美术教育在提高学生专业技法的同时更主要的是注重培养创新精神,而艺术的创新本就是依存于传统肥沃的根基,加入时代特点及艺术家的性格特点从而达到创新,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成为既能胜任小学美术教学、又具备中国画创作和初步研究能力的人才”的教学目标。在现代这样一个信息极度开放、文化互融的世界,保存艺术的民族性是中国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根基。作为华夏子孙,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继承与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中国画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形成一个贯穿爱国主义教育与继承发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的一师中国画教学特色。
  

相关论文

爱国中国画爱国主义中国主义课程
东北振兴的中国经济学视角及其产业选
试论提高美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路径探讨
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案例
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