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刍议

  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北师大考察时,明确提出了好教师的要求就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这‘四有’更具基础性、根本性的意义,是立言、立行、立身的准则和操守。”[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1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在人才培养、科研立项、评优表彰、岗位聘用(职务评聘)等方面充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2015年8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明确提出“建设一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教师队伍,培育推广理论联系实际、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多种教学方法,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3]为适应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一、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准入门槛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准入门槛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长期以来,部分高校领导对思政课重视不够,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缺乏系统规划,致使思政课教师缺编严重。为缓解师资力量不足,部分高校大量聘用非科班出身的教师承担教学工作任务,除了一些二级学院领导亲自上阵之外,也有许多辅导员被客串主讲,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即使是选聘科班出身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大部分高校也没有就教师的专业可以从事什么课程做出明确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内部也出现“万金油”的现象。[4]为此,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岗位选聘机制迫在眉睫。一是实行严格的思政课教师准入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原则,按照政治信仰坚定、业务能力精湛、师德素质较高的标准,保证质量,宁缺毋滥,配备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总体上按不低于1:350-400的师生比例配备;[5]二是对入选者按照其学科背景、知识素养、能力特长和潜在优势,明确与其相匹配的岗位,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科研用人需求。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修培训工作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资培训工作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关键手段。当前,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日益频繁,面对此状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把增强本领意识放到重要位置。首先,在继续完善国家示范培训、省级分批轮训、学校全员培训紧密衔接、相互补充的三级培训体系的基础上,强化骨干研修、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组织国内外考察和研修、中青年教师社会实践等培训方式,鼓励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脱产进修;其次,启动中青年骨干教师择优资助计划,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出版资助项目,[6]举办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并在骨干研修班中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名额,重点培养一批优秀的教学名师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带头人,[7]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同时,运用网络开展远程培训,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网站,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网上共享,并充分挖掘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展征集、评选“精彩一课”、“精彩教案”、“精彩课件”的活动,制作“精彩一门课”全程教学示范片。[8]运用微信公众账号开展微培训,增强培训灵活性、时效性,扩大培训覆盖面,为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继续教育创造必要条件,使高校思政课教师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9]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科学研究水平
  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掀起,教师的科研、教研意识和能力已作为考量现代教师专业素养的必备条件。没有科研作支撑,教学效果也难以保证。提升思政课教师科学研究水平是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的有力保障。思政课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应积极从事科研工作,实现教学科研的良性互动。但现实情况是:思政课教师本身缺乏对科研工作的兴趣;二是思政课学科的特殊性,科研相对难以出成绩。因此,就大多数思政课专职教师而言,他们认为只要完成基本教学工作后,其他无暇考虑。由于专职思政课教师教学工作量大,从事科研工作的时间相对有限,因此确保思政课教师充足的科研时间是思政课教师提高科研水平的基础环节。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教师参与科研活动,开展校内校外学术交流,组织学术论坛,为教师发表科研成果搭建平台。鼓励教师申报科研项目,制定行之有效的科研项目申报机制,畅通由校级到省级再到国家级课题的申报通道,支持青年教师申报自主课题,进行科研立项,动员中年教师带动青年教师成长;在校级层面上,重点建设一批有示范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注重人才培养,设立思政课专项课题,并确保思政科研人才的名额,坚持滚动支持,促进学科整体平衡发展。
  四、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取得实效,离不开教师的认真备课,离不开生动新颖的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创新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传统思政课教学存在单向度的灌输,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现代信息社会,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广泛应用,思政课教师面对的主客体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拘泥于传统的授课方式,显然无法实现思政课教学的现实需要。特别是“90后”学生群体呈现出的对互联网的依赖性、自我意识的凸显等特点,使得思政课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因此,一是要创新教学方法。运用专题式、问题式教学,借助多媒体视频、动画等形式,多维度展示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和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的有效补充作用;二是实施教师听课互评互学制度。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讲授书本中有关内容,教师进行提问、点评等方式,促进教学相长,构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10]三是坚持知行合一原则,创新考试考核办法。在严格落实学分规定基础上,努力强化实践教学,建设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为学生搭建实践教学平台,鼓励学生深入红色基地,开展实践教学。   五、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德建设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扎实推进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肩负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声音、加强高校意识形态的使命和责任,而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具体体现在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的教学过程中。因此,要想做一名受大学生欢迎的好老师,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要严于律己,增强政治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占领课堂的主阵地意识,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和研究,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其次,严格管理教师,把好政治关,把政治立场作为教师师德评判的首要标准。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或理论素质、教学水平达不到相应课程要求的,不得继续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最后,高校要健全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师风制度,通过制度管理和机制制约定期考核教师道德素养,将道德修养考核情况纳入评职称、评优表彰及思政课教师综合评价考核等环节,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相关论文

队伍建设思想政治队伍理论思想
试论企业生产经营中高级会计理论的应
浅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
基于协同理论的项目财务管理系统建设
公司金融理论在公司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浅谈我国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儒家体育思想特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
会计环境变革下财务会计理论创新路径
基于现金流量税重构国际税收规则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