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社会学视角下我国毒品滥用问题的研究概览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2-0101-02
  近年来,我国毒品滥用人数增长迅速,毒品滥用呈现加剧态势。截至2014年底,全国累计发现、登记吸毒人员295.5万名,其中2014年新发现吸毒人员48万名。参照国际上通用的吸毒人员显性与隐性比例,实际吸毒人数超过1 400万。全国涉毒县市区增至3 048个,占全国县市区总数9成以上,其中吸毒人员百人以下县市区754个、百人以上千人以下县市区1 545个、千人以上县市区749个。2015年,全国共查处有吸毒行为人员106.2万人次,其中新发现吸毒人员53.1万名,同比分别上升20%和14.6%。同时吸毒人员肇事肇祸案件多发趋势明?@。滥用毒品不仅威胁人类健康,同时给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社会风险。目前我国毒品滥用问题的治理还远远不够,因此,不断加强和深入毒品滥用问题的治理研究意义十分重大。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对我国毒品滥用问题的研究热点进行概要式梳理。
  一、对以往研究热点的综述
  国内学者对毒品滥用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从社会学视角对毒品滥用问题开展实证调查研究,则是最近十余年才开始的。目前,我国学者对毒品滥用问题的社会学研究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毒品滥用人员群体特征的调查研究
  国内学者对毒品滥用人员群体特征研究多采用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有对青少年吸毒人群和女性吸毒人群等的调查研究。唐斌通过分析青少年吸毒群体特征时发现,毒品亚文化的传递是青少年吸毒群体的主要特征,同时他调查研究了毒品亚文化如何是在群体中得以习得与传承及群体成员的相互认同[1]。随着女性毒品滥用者的增加,学者们对女性吸毒群体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刘晖等从女性社会学视角出发研究了女性毒品滥用的特征,并认为相对男性而言,女性吸毒更有“被动吸食”和带有男性吸毒助“性”的受害者特点[2]。万志红通过云南青少年吸毒群体的调查发现,边疆地区青少年吸毒群体存在与内地毒品滥用者不同的特征,其中包括年龄更加低龄化、受教育程度更低、民族多样化等特点[3]。随着新型毒品滥用加剧,一些学者研究了新型毒品滥用人员的群体特征。沈康荣首次对我国吸食新型毒品的滥用者的群体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滥用人群凸显“三多”――男性众多,低学历人员多,无业人员多;滥用种类相同――主要是冰毒、K粉和摇头丸;滥用人数增长迅速[4]。
  (二)滥用毒品人员染毒成因及复吸归因的调查研究
  段伟、祝小慧从社会心理动机理论研究青少年的染毒原因,认为青少年不良的个体心理如不加以正当引导,则可能会成为导致青少年染毒的重要内在心理因素[5]。廖龙辉在对青少年吸毒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青少年滥用毒品行为的成因进行了“社会-心理”因素的综合[6]。夏国美在调查的基础上从更深的文化和制度层次分析了青少年吸毒问题背后的原因[7]。莫关耀等通过云南毒品滥用严重的八个州市的调查和访问,分析了云南省新型毒品滥用的朋辈群体因素,指出交友不慎成为35岁以下青少年滥用新型毒品的主要外因[8]。杨玲等通过对吸毒者回归社会后的认同感、归属感及复吸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戒毒人员回归社会之后普遍缺乏亲密的人际交往和情感互动。不利的社会处境、社会支持的缺乏、归属感的缺乏等是导致复吸的重要原因[9]。
  (三)毒品滥用的社会危害的调查研究
  国内研究者对毒品滥用社会危害的研究主要从个人、家庭及社会等层面展开论述。秦和平的《西南民族地区的毒品危害及其对策》一书是目前国内系统地认识西南民族地区的毒品危害及禁毒对策的专门著作,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系统分析了西南民族地区的毒害,并针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提出了积极的建议[10]。夏国美、杨秀石等人所著的《社会学视野下的新型毒品》一书,对新时期出现的新型毒品滥用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新型毒品吸食者与传统毒品吸食者的人口学特征、滥用特征以及风险性行为的对比研究后,发现新型毒品存在传播快、心理成瘾性高、治理难度大等社会危害性[11]。
  (四)毒品滥用的防治措施及禁毒政策实证研究
  这类研究有的从总体上探索吸毒行为的防治对策,而有的注重研究地方特色的毒品防治策略。冯丽平经调查分析认为,戒毒人员复吸问题和后续生存教育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她对如何降低复吸率,如何营造一个“洁净”的社会环境和完善社区戒毒管理模式来巩固戒毒成效等进行了研究[12]。钱宁借鉴了社会支持网络的概念,调查访问了昆明在戒毒帮教、创建无毒社区活动中所采取的一些举措,从社会工作层面研究社区戒毒方法――即“金碧模式”[13]。韩丹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江苏吸毒人群进行调查,提出“生理――心理――社会”为一体的社区戒毒综合模式,从生理、心理、社会三重维度构建了吸毒人群的社会支持体系,以此有效干预和治疗海洛因人群的成瘾问题[14]。陈曦、何咏梅研究了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禁毒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了探索具有民族化、本土化特色的禁毒教育的一些对策[15]。钟莹、梁国勋研究了如何运用个案管理方法在社区戒毒人员中开展工作,如何整合社区资源,提升社区禁毒的专业化服务水平[16]。刘爱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昆明强制戒毒所经验,提出了包括脱毒治疗、教育管理等九个第一的“昆明戒毒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戒毒工作的特色之路[17]。   二、研究现状评析及展望
  近十余年来我国毒品滥用问题的社会学研究已取得了不菲的成果。我国学者在借鉴国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与访问,分析了毒品滥用者的群体特征、吸食毒品原因、滥用毒品危害,提出了一些对吸毒人员的社会干预政策。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还存在如下缺陷。
  一是国内学者多采用“现状、特点与趋势分析→成因分析→影响分析→应对策略与结论”这一研究路径,研究模式较为局限。二是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的严密性、客观性、价值中立等方面还存在欠缺。目前国内大部分的毒品问题研究都以定量调查研究为主,毒品滥用问题调查多采用简单问卷数据调查,在问卷的设计科学性与时效性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对吸毒人员的吸毒史、生命史进行深入持续性的参与观察、访问及行动研究等的质性研究还比较欠缺。三是我国学者的毒品滥用问题研究缺乏对毒品滥用问题进行社会学学理的探讨,应加强从社??学学理的角度出发,加强社会文化层面分析解决毒品滥用问题的研究,通过多视角、多层次对滥用群体进行深入研究,最终找到毒品滥用行为的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从而为提出解决毒品问题的对策提供有益的借鉴。四是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展。目前国内关于毒品滥用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吸毒人群现状、成因、毒品滥用影响、防治干预措施等方面,例如吸毒人群的家庭研究、新型毒品相关领域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毒品滥用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信息技术的进步,毒品滥用问题不断演化与变异。毒品滥用问题涉及政策、经济、文化、社会、伦理等诸多方面,为进一步减少毒品问题的社会代价,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根据国内外毒情的变化,并结合我国的国情、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利用社会学的学科在社会问题研究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加强毒品滥用问题的专题实证研究,同时不断深化拓展毒品滥用问题的研究视角,进行跨学科的整合性研究,逐渐深化符合地方特色且有可操作性的毒品滥用问题治理的社会政策研究,逐步构建我国的毒品滥用的防治体系。

相关论文

社会学毒品视角我国社会
试论新形势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对策
浅谈我国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论我国储蓄国债发行市场现状及其政策
公共政策视角下城市口袋公园建设构想
东北振兴的中国经济学视角及其产业选
深化改革视角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浅谈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传媒产业价
浅析恢复性司法理念在我国环境犯罪中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
社会化电商拼多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