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数学论文

“先行组织者”策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256-01
  “先行组织者”策略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一种教育理论和教育概念,阐述了学生在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设计并呈现一个引导性的材料,这个材料可以是一个概念,一个定律、一段文字说明或者一段影像材料,是将旧知识和新的学习任务连接起来,这种具有引导性的材料就是“先行组织者”。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中数学概念、定理和命题揭示了某一种科学的数学规律,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但是由于这些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抽象性,学生学习起来常常感到十分困难,难以理解,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采取措施,转变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而“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应用能够很好解决上述问题。
  一、利用故事先行组织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用寓意深刻、轻松活泼或者鲜为人知的小故事对学生进行引导,不但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为进一步丰富教学形式,使学生喜闻乐见。例如有一位数学家和一位商人在谈生意,数学家对这位商人说,我打算在一个月内每天给你10万块,但是在这个月里你要给我回扣,第一天给我1元钱,第二天给2元钱,第三天给我4元钱,后一天的给我的回扣是第一天的2倍,请你慎重考虑一下,如果觉得合适,我们就到公证处办理合同。商人见此立马答应。然后让学生计算在这种方式下谁将获得利益,于是学生结合现阶段的学习内容,采用等比例数列开展计算,列出了等比例数列,1,2,4,8……229,想知道最终谁获利,只需要计算等比数列前30项和与30*10万元的大小即可明了。教师在举例这个故事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上述问题该如何计算,如果一项一项的求和计算量十分大,这时有学生指出可以先列出等比例求和公式再计算,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推导等比例求和公式。
  二、利用中?g条件为先行组织
  高中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化、逻辑化和形式化的科学,正因为如此,在很多学生心目中数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其实在数学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很多激烈的思考和讨论,正是经过这些思考和讨论,数学才逐渐成为一门逻辑性强、高度抽象的学科,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中间条件为先行组织,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这将对数学概念的引入,学生思维构建方面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例如在进行立体几何折叠教学过程中,课前教师可以给出数学名题让学生事先进行思考。在一个长方体房间中,长宽高分别为30m、12m和12m,一条蜥蜴沿着一面墙的中间,距天花板1cm的位置A处开始爬行,对面墙相同位置有一只蚊子,蚊子见到蜥蜴十分害怕不敢动,让学生尝试解决蜥蜴捕捉蚊子的最短距离。教师可以给出学生最终结果为42m。这道题其实是上世纪初期一道有名的谜题的变形,全世界挑战者全面参与其中。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在教师事实给出答案的前提下,通过讨论和探究,在课前使用实物展示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利用概括说明为先行组织
  有些数据知识内容繁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把握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内容进行概括说明,应用对比的手段引导学生们。例如在进行立体几何教学内容和方法运用过程中,可以概括的向学生介绍立体几何的研究方法、手段和应用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过去平面几何知识进行复习,并将新知识引入其中,这样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过程可以设置如下说明:(1)概括的向学生介绍立体结合所研究内容、方法。(2)介绍立体几何和平面几何的关系。(3)揭示平面几何从平面拓展到空间的新矛盾。通过上述概括说明,把学生认知结构中用来同化新知识的有关平面几何知识和一些图形知识初级理念进行整理,激发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
  四、利用实践活动为先行组织
  数学是一种科学,同时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数学和我们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很多数学概念、定理、推论和公式都是来自于实践中,因此,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学生生活常见到的案例开展教学,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能够保证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例如在进行方差教学过程中,可以举如下案例,某两个学生从高一到高二的四个学期中期中与期末成绩如表所示。
  然后让学生根据图表中成绩尝试求两名学生平均成绩,从稳定性角度分析哪个学生成绩最为优异。学生面对这种问题一开始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这时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用散状图进行分析发现,两个学生成绩稳定性是不一样的,从平均产量考虑是不全面的,因此为了了解两名学生成绩的稳定性,教师可以引入方差概念。
  五、以问题情境为先行组织
  好动是每一个学生的天性,高中生也如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很好的顺应学生的这种心理,就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新课程教学标准要求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基于此就需要我们从学生角度出发,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更好地学习,从而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讲解等比例数列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3个等比例数列,让学生在课堂下填空,数列(1) 1,2,4, ,16,32。数列(2) 1,1/2,1/4,1/8, ,1/32,……。数列(3) 2/3,1/2,3/8,9/32, ,81/512,……。让学生在课堂下进行分组讨论,最后得出相应的结果。通过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展学习,并不断提升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结语
  “先行组织者”策略是通过学生和教师之间相互交流,通过学生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相互作用来深化贯通新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关论文

课堂教学先行课堂策略数学
强化小学数学概念知识的记忆方法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
试论提升初中英语活动教学的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量感可视化教学
浅析学前音乐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的有效
浅谈构建经济责任审计长效机制的应对
基于企业文化变革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
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新形势下将柔性管理融入企业人力资源
浅谈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