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管理学论文 > 档案管理论文

浅议档案展览中“释展人”的培育机制

  20世纪70年代中期,传播学的受众研究与欧洲新博物馆运动结合,启发了博物馆对认知沟通的渴望,“释展人”这一角色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释展,顾名思义,就是用简明的展览语言传达展览背后的文化理念,同时也对展示空间和平面设计进行有意义的阐释。释展人搭建了策展人、布展人以及社会公众三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桥梁,它不同于展览的策展人、布展人以及讲解人。从某种程度上说,释展人是以上三者身份的集合。释展人不仅要熟悉展览大纲、展品收集、脚本的制作过程;又要在此基础上,对展览概念设计提出方案,从而向观众准确地传达展览主题和内涵。档案展览作为档案文化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向社会公众传播档案历史文化的重任。基于传播信息的准确性和正确引导作用,档案展览中对释展人的培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档案展览中建构“释展人”培育机制的必要性
  (一)“让档案活起来”办展思路的提出,对释展人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首都博物馆历史文化展览时,提出“让文物活起来”的办展理念。将这一办展理念引申到档案展览领域中来便是“让档案活起来”的办展思路。这一办展思路,要求档案展览以讲好档案故事的形式,吸引更多观众的参观。而如何才能把档案故事讲好,一方面需要策展人对档案展览主题和内容的有准确把握,特别是对档案展览素材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它要求布展人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增强档案展览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提高趣味性和娱乐性,让观众真正融入和参与到档案展览构建的情景中去。其中,如何更好地满足策展人、布展人与社会公众三方需求,就需要释展人深刻领会“让档案活起来”的办展思路,进而以观众的观赏趣味为出发点,进行档案展览的选题策划、内容组织、形式设计等。具体而言,它要求释展人在参与档案展览策展过程中的文本和素材收集与组织的基础上,对档案展览内容和文化内涵作出精准的阐释和表达,以便充分理解档案展览设计团队和社会公众之间的需求。同时,释展人还需要对布展的展厅空间设计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一定了解,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增强档案展览的互动性和感染力,使社会公众充分参与其中。
  (二)新媒体、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释展人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今社会,每个人面对的是新媒体、新技术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文化越来越多元化,使得人们的选择也呈现出多样性和无序性的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档案展览主要以纸质档案文件为载体,难免会让人产生乏味枯燥之感。为了能够使档案生动起来,档案展览应该逐渐地融入新媒体、新技术的展示手段。由于策展人是展览策划、大纲撰写、素材收集、脚本制作的参与者,他们熟知每份档案展品背后的故事,对档案展览的整体性有较好的把握。因此在新媒体、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上,策展人成为最好的阐释者。同时,档案展览要引起观众的注意力就必须要以“个性”取胜,只有这样,以观众为中心的档案展览才更具特色。而上述要求,一定程度上也对释展人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三)释展人能够搭建策展与布展之间的桥梁
  按照常规的档案展览流程,展览公司的专业设计人员往往在后期介入。即使中标的公司,对展览形式的设计也是较为抽象的理念表达和空间展线布局。所以,在正式介入档案展览的具体实施阶段,策展方与布展方都需要必要的沟通者,能够将档案展览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阐释出来,甚至有必要把档案的特性及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通过通俗的语言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释展人兼具的人文修养、艺术情趣、表达和沟通的能力,使得他们能够在档案展览由平面的大纲脚本到立体空间的实现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释展人不仅要准确表达档案展览的理念,而且能够敏锐捕捉观众的兴趣点,向不同层次的观众诠释档案展览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从而在策展、布展和观众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二、如何在档案展览中构建释展人的培育机制
  在档案展览理念和技术手段越来越开放的今天,释展人在实现展览由大纲脚本到多维立体空间的转变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释展人的培育亦应当引起档案界的高度重视。
  (一)建立初步的制度引导和人才培育体系
  第一,需要各级主管部门的正确引导,结合档案展览部门的工作特点,进行长远规划,继而建立更为专业合理的培育体系。尽可能在提升档案展览品质的同时,使档案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第二,每个展览设立项目小组,实行展览项目责任制,确定项目负责人。在这个以展览项目小组命名的团队内,项目负责人可以承担展览“释展人”职责。第三,展览是一门融合了空间设计学、历史学、传播学、观众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展示艺术,需要展览筹备人员具备多学科知识交互应用的能力。因此,?展人机制的培育,需要建立相应的定期培训和交流学习制度,多方促进筹展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知识储备,为释展人的培养提供多元化的业务交流学习平台。
  (二)明确档案展览释展人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1.由于档案展览的特殊性,释展人应当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精准把握档案展览的选题和内容导向,对涉及意识形态的相关信息要有正确的取舍和判断。相比文博系统举办的展览,档案展览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的性质更强,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在档案展览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释展人首先要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正确把握当下政府工作的重点和社会主流文化意识形态所倡导的价值观。并以此为准则,保证档案展览主题和内容不偏离政治导向,进而更好地发挥档案展览为中心工作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了解和熟知馆藏是档案展览释展人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由于人文地理的差异,每个档案馆的馆藏都有着独特的结构和特点,馆藏的内容和载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种差异性为释展人选题取材提供了指向性更为明确的地域文化特征。在此文化特征指引下进行选题策划,能够确保展览的档案特色。也就是说,释展人既要熟知馆藏结构和内容,又要对某一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入研究,这样档案展览才能办得有声有色。
  3.释展人应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从档案展览脚本到形式设计的转换,需要较强的思维跳跃能力,即从有逻辑关系的文字向多维空间组合的转变。实际上,这种能力的产生与初期的工作思路是紧密联系的,而这就需要释展人在档案展览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培养这种能力,例如为什么选取这件档案展品,档案展品陈列在什么位置,如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收到的效果如何等都是对释展人执行能力的考验。
  4.释展人需要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一个合格释展人最基本的先决条件。释展人既要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又要掌握沟通的艺术与技巧。在此基础上,展览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才能够得到准确地诠释和表达。
  三、在档案展览中培育释展人机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比博物馆展览,档案展览对释展人的依赖程度更高。博物馆展览陈列的是识别度较高的实物展品,立体感强,内容相对独立,没有较强的文本逻辑关系。在空间展示上可以借助气氛的烘托、意境的营造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档案展览则不同,档案背后的故事、展品之间的关联与线索,重点档案如何排列组合,展览主题和内容的高度提炼等,这些都依赖于释展人的理解、诠释和表达。
  (一)不宜过于干涉展览设计理念的实施
  虽然释展人是某个展览的行家,通晓整个展览的流程和内容,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保持设计团队的??立性。一方面,释展人要把握好展览内容表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展览由文本到立体空间转化的过程中,起到沟通和阐释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保证设计团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反而会对设计师的理念形成干扰,束缚好的创意,无法正常发挥设计团队最好的设计水平。
  (二)释展人的培育需要相关制度的引导
  释展人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有意识的自我学习到能力的提升和拓展,是一个长期积累和磨炼的过程。释展人的培养主要以个体的自觉培育意识为主,但仍需要制度的保障和引导。一是释展人在大纲策划、素材收集、脚本制作、讲解词撰写等工作环节中,既要熟练掌握每个环节的工作重点和操作流程,思考各个环节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有开放的眼界,把先进的技术理念和理论成果兼收并蓄,有的放矢地应用到展览的操作实践中。二是在工作实践中,各级主管部门应将释展人与展览的绩效评估结合在一起,建立释展人激励机制。对于在展览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释展人,可以优先承担重要展览项目的负责人或责任人,必要时还可以适当引入荣誉和薪酬激励机制。
  (三)对国外经验和做法要有选择地吸收
  释展人这一角色的诞生,是国外博物馆社会化程度提高和注重人文精神的体现。从文化背景和实际操作来说,并非完全适用于国内的档案展览。档案展览有其自身规律和特点,释展人应该充分认识到档案展览的特殊性,并以此为出发点把握展览的主题阐释,为文化理念的传播作出正确的引导。

相关论文

机制展览档案
试论网购模式下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机
浅析新时期农业科研档案价值实现途径
新时代下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探讨
浅析档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及其
浅谈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改革
浅谈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
浅谈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钢铁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