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阅读教学中践行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1)07-0152-01
   心理学研究指出:阅读是内化的吸收,写作则是外化的表达。所以说,阅读与写作,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那么教学中怎样才能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在读写学习中学会阅读,历练思维,从而达到读中悟写、以读促写、读写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理解:
  1 在阅读中夯实写作的基础点
   郭沫若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所以教学中,必须强化阅读训练,倡导学生多读名篇佳作,并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2 在教材中选准“读写”结合点
   语文教材是写作的后花园,教材所选的每一篇课文,都有独特的内涵,诸如优美的语言、巧妙的构思等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素材的典范。选准教材中任一个“读写”结合点,都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表达,常会起到一石多鸟之功效。所以,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选准“读写”结合点,并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指导,也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要以独特的视角挖掘课文中有利于写作指导的因素,并以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方式组织阅读,并在读通、读透、有所感悟的基础上,进行“写”的迁移训练。
  3 在教学中抓准“读写”契合点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准“读写”契合点,把阅读教学与学生的作文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实行“互助式”一体化教学,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综合素养是很有作用的。
  3.1品词析句,抓准契合点以读悟写
   教学中教师常会对文本中的重点词句加以精心品析,这种品析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读透,更应指导学生在品读的基础上,抓准契合点,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如:教学《理想的风筝》一文时,体会“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中“泛”字用词准确,可引导学生运用了换词式,体会其妙用之处。笔者是这样设计的:“泛”是什么意思?可以换其他词吗?为什么作者不用“涌”或“升”而用“泛”?通过引导,学生就会明白“泛”字真实的反映了学生的当时心情变化,对刘老师的理解和同情溢于言表,笑过之余,悲伤、难受之感同时涌上心头,因此,这个词用得十分准确。通过品词,学生们就会体会到作者的用词的精妙所在,同时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3.2赏析段落,抓准契合点以读悟写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的段落写法都很有特色,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多读,读出语感、读出共鸣,悟出写法。要积极引导学生“一文多读”,从点、面、立意、结构、语言等多角度挖掘出其中的写作技巧,让它“物尽其用”。如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一次读出非常喜爱大黑骡子又要杀大黑骡子的矛盾心理的比照手法,二次读出语言描写刻画出的人物性格,三次读出细节描写的精妙,四次读出环境描写对于主题的烘托作用等。阅读有深度了,阅读的量多了,对于学生的写作素养形成而言无疑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3.3随文练笔,抓准契合点以写促读
   随文练笔的关键在于结合文本抓准练笔契合点,有效启动学生的练笔欲望。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一切学习的开始。初次阅读时,学生对文本所蕴含的信息只是肤浅的、感性的,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读文”中习得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模仿借鉴到“写文”中去,实现读写知识技能的感性迁移。如,教学《早》第二、三自然段时,可先引导学生按描述三味书屋的方位转换顺序来朗读课文。接着引导学生交流:作者访问三味书屋时看到了哪些?想到了什么?指导学生融看图、朗读、品文于一体。然后相机按方位变换引读:“南墙上―东面正中―画前面―东北角上”,从而让学生了解三味书屋的方位和陈设,品析本段后,再引述:你的房间里都有哪些陈设呢?你能按课文中的介绍方法给大家有条理的介绍一下吗?先同桌相互介绍,然后写下来。通过先说后写训练,学生的片段仿写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学习了写作的方法,悟出写作的技巧,同时也反向促进了阅读能力的提高。
   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抓住课文中略写的地方,也就是情景描写单薄之处,引导学生把它写得厚实,写得丰满,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如教学《梦圆飞天》第十五自然段时,可先指名读有关语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了!……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然后引导学生评议,感受到激情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了吗?再引导学生想象,当听到“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消息时,指挥大厅里的工作人员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激情与喜悦分享之余,把你的这种感受和同学交流一下写下来。此时,学生的情感已达到与作者、与课文的完全对接,写作也就得心应手了。
  4 在写作训练中锤炼“读写”融合点
   任何知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文学文,只是生搬硬套,起不到融会贯通之目的。写作训练中,教师要鼓励“读写”融合,引导学生把在教材中习得的诸如写法技巧、特色谋篇等,与在课外习得的有机融合,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能。如:学完了写人的文章,可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文章及片段或把学生在课外看到同类的文章进行一番同异比较,通过类比,发现写人的基本方法。如此训练才能融会贯通,学生的习作才会笔下生辉。
   总之,读写结合是阅读教学中最自然的语言实践方式,智慧的语文教学,应寻求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发展的生长点,努力给学生创设读写的机会,加强读写结合训练。使他们的语言在读书的过程中变得丰厚,情感在探究的过程中变得丰富,思想在碰撞的过程中变得深邃,智慧在对话的过程中变得灵动,能力在训练的过程中变得扎实。
  

相关论文

途径有效教学
浅谈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途径
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创新途径探讨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