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多变策略”使德育教学更具活力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1-0184-02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是向学生系统地进行包括职业道德在内的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现所用的德育课教材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和《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选修课主要是《心理健康》课程。这些课程时代特色鲜明,切合中职学生的发展需求。
  但在德育课教学中时常发现不少学生对德育课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不专心听讲,说话、做小动作、看网络小说、睡觉等现象相当普遍,课后不做作业。特别是目前在以经济利益为趋动力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人们的经济观念、利益观念日趋增强,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迅速蔓延,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考验。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对德育课学习的兴趣?如何激活德育课教学的活力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笔者认为德育教师可通过采用“多变策略”来激活德育课教学。
  一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观念决定行动,教师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领的作用。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才能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1.角色变化
  教师由讲师变为导师,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把课堂由讲堂变为学堂,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把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分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课前10分钟让学生讲新闻大事,老师听,然后师生讲评。学习新知识时让学生阅读案例、讨论分析案例,从而归纳理解知识点。
  2.认知变化
  教师积极引导和激发学生对德育课学习价值的认同。职中生中普遍存在一种认识――“专业课要学会,文化课无所谓。”学生只有在认同德育课学习是有价值的,认识到开设德育课的好处时才有学习的欲望。因而在德育课教学中,切实转变学生的偏见和学习态度,逐步引导学生走出对政治课的认识误区是十分必要的。开始学习一本新书之前,总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这本书,明白学习此书的益处,认识到学习此书的重要性,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如在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时,针对学生对“规划不如变化快,车到山前必有路”的观点而产生的“过一天算一天”的想法,经过对成功人士的事迹进行阅读、了解、分析和讨论之后,学生对自己眼前的规划与将来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3.关系变化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如果对某位教师很亲近,就会对老师上的课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平等地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在教学中,用自己的真心平等对待所有学生,以平等的心态与学生开展交流。在课堂上常常走下讲台微笑着走进学生,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总是认真倾听,与学生展开交流,学生遇到困难时我给予他们鼓励、引导他们增强自信心。平等、民主、融洽、愉悦的师生关系,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乐于接受教学内容,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二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是激活兴趣的关键
  面对中职生学习兴趣不浓,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转移学生的视线,有利于吸引学生对德育课学习的兴趣。
  1.模拟教学法
  教师创设一定的假想模拟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扮演角色进行操作,从而掌握某种技能的方法。例如,在讲解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时,就是向学生演示使用支票、信用卡、外汇的情景,并让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通过学生亲身体会来掌握知识。在讲解面试技巧知识时,让学生相互扮演面试者和应聘者,进行模拟招聘练习,掌握面试中应注意的事项,感受招聘流程。每次的模拟练习,学生总是能积极参与,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2.讨论法
  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学生定向阅读教材,随后分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我国的第三产业”时,就结合我国当前下岗人员多,出现的“许多人无事做”,同时又有“许多事无人做”的现象进行讨论、评析,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端正了就业思想,解决了思想问题。学习“职业理想”时,以职业理想为主题,学生自主展开联想、讨论,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增强了参与意识和成就感。在分析讨论时,教师可多给那些不爱发言的学生一些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地谈谈自己的观点。
  3.讲故事法
  贴近生活的德育课才是最受欢迎的德育课,教材中的故事有时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于是生活中的故事也成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我常精选一些感人的故事,让学生在感动中受到启迪,得到教育。如学习“如何创业”内容时,鼓励学生看《致富经》节目。学生没时间看,我便适时地因势利导给他们讲一讲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残疾人艰辛创业的过程,让他们逐渐认识到残疾人能做到,正常人只要认准目标,坚定信念也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通过学习成才人物的事迹,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4.以情感人法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以真情来感动他们,学生必然“亲其师”而“信其道”。比如在教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时,让学生朗诵流沙河《理想》中的诗句导入:“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每当看到学生上课无精打采时,师生一起背诵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5.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强调让学生从案例中悟出道理,易于学生自觉接受。现行教材案例丰富,针对性强,在课堂上常选取新颖有趣的事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归纳案例的内容,从中受到什么启示。如讲“职业与职业能力”时,请一名在市技能比赛中获奖的同学,以现身说法告诉同学们他是怎样学习专业课的,怎样形成了自己的职业能力。学习“职业素质及构成”时,选择了“从水电工到首席董事”的案例。首先设问:“徐虎为什么会成功?”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假设徐虎是个文盲,不懂管理,能成为物管公司的首席董事吗?”让学生辩论。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真正意识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劳动者,不仅要有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高超的专业技能素质,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采用案例来组织教学,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
  此外,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举办政治知识竞赛,上网游览,介绍并评论国内、外大事等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从而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
  三 采用多变的评价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如果学生因学习而得到表扬他们就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受到批评、嘲笑等,则会产生回避学习的动机。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及时的、积极的、多维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智力成长,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人人都能成功”为教育理念,充分了解学生的智力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和发展多元化评价。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批改作业不是简单地给学生一个冰冷的等级,而是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指出学生答题中的不足,写一些激励性的话语,与学生进行笔谈。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与真诚。在教学考核时,可以把笔试与各种形式的考核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根据学生平时的考勤记录、作业完成、活动参与、学习态度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总之,德育课教学只有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展现、情绪的感染,触及学生的灵魂,激励他们的心灵,促使他们用行动去捍卫真理,才谈得上转变学生的信念。德育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倾听学生的心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变通,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德育课教学的活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心智成长,不断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关论文

德育活力策略教学
大数据背景下日化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策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试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管理策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浅析“四色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旅游商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