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政府调控视角下国外职业教育集团化典型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国外职业教育集团化典型模式――基于政府调控视角
  在国外职业教育集团化的进程中,根据每个国家或地区各异的情况,政府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与角色相对应,政府对各类型的职教集团的调控程度也存在差异,也分别起到不同作用――为项目和计划投资或购买教育及培训的成果;整合办学资源,平衡区域发展;协调各联盟实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制定相关制度和规范等。一般而言,集团化内部各联盟实体间的合作关系越紧密,政府发挥的作用越小,反之,政府发挥的作用则越大。以下以几种外国职教集团化的典型模式作为佐证。
  (一)德国的职业学院模式
  德国的职业学院模式从政府调控角度看属于法律规定型,采取的是校企联合办学和“双元制”的教育模式,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同时拥有州立学院和培训企业或社会事业机构两个学习地点。德国政府在1969年的《职业教育法》以及此后的《青年劳动保护法》《职业教育促进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等职业教育法律中都有详细的规定。在该模式中,政府通过立法使企业参与到职教集团中,与职业学校合作是企业应该履行的法律义务。为了促使企业参与,政府通过立法给予企业税收倾斜并且对高效率的企业实施奖励,同时也可能采用诸如补贴、政策优惠、激励机制等手段。德国的职业学院其主要特点如下:
  1.校企合作,注重实践
  “双元制”是职业学院所采用的主要教育模式,学生一方面在学校学习理论与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在企业进行实践训练。职业学院在学生培养过程中,高度重视了实践能力的形成,要求学生面向生产第一线,在企业实践的氛围中,学习巩固当前最新的专业技术。这样无疑大大缩短了毕业后工作的适应期,使企业能够更多的从合作中受益,大大提高了企业参与到职业学院学生培养的积极性,从而主动与职业学院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2.学习年限短,教育质量高
  在德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中,大学、技术学院、职业学院的学制分别为4年、4年、3年,而淘汰率分别为40%、25%、10%。显而易见,在与高等教育中其他教育类型相比较,职业学院无论在学习时间以及淘汰率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虽然职业学院的学习时间较短,但是它的教学过程要求严格,并发挥了“双元制”优势,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所以教育质量是能够得到充分保证的。毕业生普遍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并在一定程度上比大学毕业生和技术学院的毕业生更具有竞争力。例如德国IBM公司曾将公司内的职业学院毕业生和其他类型高校毕业生比较,结果得出无论在工作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等方面前者都要更胜一筹。
  3.生源丰富,办学成本低
  由于职业学院学习时间较短,不仅可以学到目前的高新技术,学习期间学生还能够得到一些工资,所以吸引了大量的生源报考。据统计德国大学学生人均培养费用为五万美元;技术学院学生人均培养费用为2.5万美元;而职业学院学生人均培养费用仅为1.5万美元。职业学院的办学成本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部分技术培训费用由合作企业负担,而企业则从职业学院获得优秀的人才,双方互利共赢。
  (二)美国的“技术准备计划”
  “技术准备计划”从政府调控角度看属于财政支持型,是美国联邦政府为发展经济而设计的一套宏观的职业教育发展指导方针,各州和地方教育部门需要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从教育体制、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多方面来开发适合自己的实施方案,从而达到改革美国职业教育的目的。由1998年第三次修订的《卡尔D.帕金斯职业与应用计数法》奠定了其在21世纪美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1.“技术准备计划”所要达成的目标
  “技术准备计划”旨在使学生获得从业必须的专业能力与交际能力以及某一职业领域的学位和证书,继而达到高技能、高薪或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此类目标都是通过中等以及中等后教育的整合来完成的,这样使学生获得了一个内外一致的课程,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和“从学校到职业生涯”的无缝过渡。“技术准备计划”对课程的整合包括了三个方面:在学校内整合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在学校与工作现场之间整合学科本位课程与工作本位课程;在综合中学、职业学校和社区学院之间整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与中等后职业教育课程。整合中等教育课程与中等后教育课程,减少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课程重复,提高教育效率,同时也是为了满足技术水平提高导致的职业教育高移化的需要。希望通过整合这两级职业教育课程,促使更多的,特别是优秀的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
  2.“技术准备计划”的理念
  “技术准备计划”强调以工作本位学习为核心,普遍通行的模式是“2+2”,目前还发展出“4+2”、“3+2”‘“3+3”等多种模式,由诸如社区学院、地方职业技术学校、综合中学、四年制的学院或大学、各类学徒组织以及私立教育机构等共同参与构建,机构之间需要相互签订实施“技术准备计划”的协议。“技术准备计划”大幅度增加了教育经费的投入,并使用多元筹措经费的方法,来源主要有州政府、地方学区以及商业和企业。以伊利诺伊州为例,目前州中有40个签订了“技术准备计划”协议的工会,分别在农业、艺术、工业、商业管理等领域中;同时,还有48所社区学院。每年这些学校会都会接收到政府的拨款以及行业协会和企业方面的资金,充足的资金使计划更容易和更高效的实施。“技术准备计划”有两个重要特征:综合性和前瞻性。综合性,不仅是因为其实施目标的综合性,而且是因为它实施对象的综合―包括了政府、企业、学校等;前瞻性,是因为美国政府和职业教育界对它充满了信心和期望,不仅希望通过这种模式,把更多学生,特别是优秀学生导向高等职业教育,从而提高美国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就业率,降低辍学率,而且能消除或模糊综合中学中学术科和职业科之间的界限,并消除普通科,进而促进美国教育体系的重构,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和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英国的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属于从政府调控角度看属法案计划推动型。现代学徒制于(简称MA)1994年开始正式实行,其宗旨在于通过为16―24岁的年轻人提供一种工作本位的学习,从而达到改善英国中级技术工人的供给状况。在中等职业教育中采用的学徒制称为基础学徒制,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采用的学徒制则称为高级学徒制,以达到区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而两种不同等级的学徒制则在不同年龄段、不同证书获得的要求方面做出了详细区分。
  1.现代学徒制的实施
  现代学徒制实施具体操作流程是个详细而复杂的过程,如上图1所示,各相关管理主体在运行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决策、设计和执行的主体,由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各行业技能委员会、资格与课程管理局、学习与技能委员会、学习提供者等共同组成。
  2.现代学徒制的特点
  (1)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紧密结合。现在学徒制中所以培训框架都是以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共三级)为导向的。不仅使受培训者更有动力去获得更高级的资格证书,还能够令受培训者能更灵活地应该来自于岗位所要求能力的变化。
  (2)以企业为导向。现在学徒制是响应产业发展要求而应运而生的产物。产业对制度享有自主管理权,所以得到了行业的广泛参与。雇主则在整个现在学徒制培训过程中发挥了充分的主导作用。
  (3)重视合作。因为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急于工作基础的学习,需要学校以及参与各机构之间的密切配合。这种配合体现在大学、专业学院以及企业、行业对在职和脱产培训平衡和对各机构组织的协调上。合作,是现代学徒制成功和发展的保障。
  (四)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
  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政府调控角度看属于购买成果型。政府在出台相关制度后,制定培训每名学员可以得到的报酬。院校及企业为获得报酬是促成合作的动因。政府不参与职教集团的具体管理过程,也不干涉校企合作的细节,只购买教育和培训的结果,合作成功者可以获得报酬,不成功者政府不给予经费。“新学徒制”计划于1996年得到了确立,霍华德政府将学徒制与受训生制合并,统一称之为“新学徒制”。1998年1月1日开始实行,其实质是把实践工作与有组织的培训结合起来,帮助学徒获得全国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如下图2所示。其脱产培训主要是由TAFE学院完成,经雇主同意到TAFE学院学习的新学徒,可以得到经济上的资助。新学徒制的几个特点:
  1.有确定和统一的培训项目和依据标准。新学徒制的培训项目和依据标准是澳大利亚全国统一的资格框架和在资格框架下的培训包。学校都是以这两个标准来对学徒进行培训和开设课程。并按培训合同规定的要求达到职业和行业所要求的能力标准,使学徒在培训学习结束后获得全国认可的资格证书。
  2.培训对象广泛,培训方式灵活。随着学徒和受训生年龄限制的放宽,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参加契约式培训,大部分学徒和受训生年龄在15―24岁。学徒可以从事全职工作,也可半工半读,同时还面向在校学生。采用“灵活教学”和“用户选择”的方式是新学徒制培训的主要特点。“用户选择”是指雇主和受培训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等级的技术技能培训,不同的培训时间、地点、方式和教师。政府的培训资助费拨到受培训者所选择的学校和企业。
  3.行业广泛参与,培训经费充足。只要经国家培训总局认可,任何机构、企业和个人都可承担学徒培训,政府一视同仁地给予经费支持。对社会急需的职业培训政府重点支持,拨款高于其它职业。对培训机构办学资格审批和拨款数量上,以学员结业后的就业率高低和收入多少来划分等级、确定拨款数量;对招收学徒培训的企业,则在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参加培训的学徒由雇主提供工资(约是全职工的70%)。经过培训的学徒很快能获得全职工作,提高就业成功率,这就充分调动了雇主、学徒和培训机构的积极性。
  二、国外发达国家职教集团化的典型特点
  纵观国外发达国家的集团化办学,归纳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如表1)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政府主导型
  政府主导型即由政府牵头,对一定区域内的职业教育资源加以组合或整合,组成职业教育集团。这种模式在发达国家数量上是最多的,模式上也最丰富。它涉及校际之间的联盟,如美国的技术准备计划;校企之间的联盟,如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培训制度;区域联盟,如我们台湾地区的产学合作中心等。其主要特点是由政府直接促成各实体间的联盟,因而难点就在于如何协调内部各成员的关系,因而政府往往采取多种措施来保证该集团的动作。其生命力和成功度主要取决于政府的支持力度和支持时间。
  (二)院校主导型
  由具有相当的实力相关职业学院牵头,吸收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院校以及企业、行业、咨询服务机构组成职业教育集团。通常包括衔接式联盟、研发式联盟和补充式联盟。如荷兰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美国的社区学院及英国的城市技术学院等。其主要特点是层次高的院校具有较强的主导性并推动着职业教育集团的运作;能够充分发挥集团成员学校的优势,使学校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做强做大。难点是行业企业参与程度有限,如何发挥企业与行业在集团中的作用是一个大问题。因而政府在其中的主要作用是如何协助院校的运行和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等。
  (三)企业/行业主导型
  该模式的牵头主要是由企业或行业,目的是培养企业或行业所需要的相关职业人才或技术人才,整个集团运作核心是企业或行业。其经费来源也主要是由企业或行业。如德国职业学院。政府只在其中进行必要的引导,如出台支持政策或奖励措施等。
  (四)自愿联盟型
  这类模式合作差异性较大。其合作方式包括院校之间的合作,校企之间的合作,其关系松散性较大,各方没有绝对管理权和领导权,联盟各方主要是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按照协商的方案进行管理和运行。因而政府的作用相对较小,主要是以保障条件来支持其顺利运行。典型的案例是英国的继续教育机构与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
  表1 国外发达国家的集团化办学的主要类型、特点及政府的作用
  类型 代表 主要特点或运行方式 政府作用
  政府主导型 美国的技术准备计划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 由政府直接促成 出台多种措施确保其运行
  院校主导型 美国的社区学院、英国的城市技术学院 由较强院校主导并推动着职业教育集团的运作 协调院校运行,调动企业行业参与
  企业/行业主导型 德国职业学院 企业或行业主主导 主要采取政策支持和鼓励等措施激发企业/行业的办学热情
  自愿联盟型 英国的继续教育机构与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 关系松散性较大,各方没有绝对管理权和领导权 提供相关保障机制的方式支持其运作
  
  三、国外典型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一)职教集团化办学是社会发展必然选择
  国际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各国和地区选择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以知识经济主导的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决定了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需要更多拥有职业技能的专门性人才。而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办学,正是满足了给科技发展输送人才和社会个体终身学习的要求的理性选择。对于我国来说,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有效途径,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办学模式的重大创新,是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是职教集团化办学的推进器
  政府的合理定位、调控得当是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重要基础。根据他国的经验,政府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的作用主要不在于管理,而重在引导和调控。这种调控不仅需要政策和指令上的支持,还需要通过多元杠杆来发挥。例如,拨款、投资、税收政策、特惠政策、保障政策、购买教育与培训、激励政策及行政指令等支持集团的启动和运行、协调集团各方的利益、搭建合作平台、保障集团的正常运作。而且,这些举措常常不是单独实施,而是两项或多项配套推行的。目前在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中,政府所发挥的作用,管理大于调控;在手段上,以单一的行政指令为主;在方法上,缺乏因情制宜,分别对待。所以,正确把握政府在职教集团化中扮演的调控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是一个关键点。从国际化视野出发,职教集团化办学需要更加贴近市场的脚步和经济的脉搏,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同时,更需要市场微观的调节才能确保其质量。同时办学需要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政府的干预不能遏制它的动态发展,而是要引导它向社会经济需要的方向发展,同时联合市场充分平衡教育的公益性和经济的盈利性,确保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健康、稳定、协调、持续发展。
  (三)政策、法律法规是推动职教集团化办学的有力保障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需要三大保障机制,即协调机制、激励机制、监控机制。而此类机制得以顺利实施的最核心、又是最有力的倚仗便是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和出台完善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我国的职业教育集团虽然已经发展了十余年,可是在运行管理方面尚不成熟,缺乏统一的标准。鉴于此,政府首先要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政府、学校、企业等在集团化办学中的权利与义务;通过加大资金投资力度激励学校和企业的教育和培训积极性,通过设定评估指标体系(例如董事会领导下的管理委员会)保障集团化办学的质量。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时,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必须保证配套性和连续性,以便形成持续的、长效的影响和保障。例如,英国在推行“基础学位”的进程中,分别于2001、2003、2005年颁布该计划的内容、《高等教育的未来》《在事业与工作中持续发展》三项政令,使基础学位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得以重申。这种在政策上逐步推进、系统支持的方法是值得我国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践探索中借鉴和学习的。
  (四)行业、企业参与是职教集团化办学成功的基本途径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应该积极探索与开发与行业、企业的合作途径。广阔的行业背景可以给学院带来全方位的信息资源,职业院校可以根据产业和教育的需求实行全面统筹,在办学层次、专业设置、教育内容与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紧密贴近企业,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集团内的学校可以依据各自办学中形成的行业关系、师资力量、实验实训条件、招生就业渠道等优势,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特色学科和专业,并且做精、做强,提高人才的就业质量与数量,以及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这个知识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年代,学校不应闭门办学。与行业和企业甚至更多其他机构或团体的深度而广泛的合作,才能保证培养质量。培养出的技能人才兼具校内文化知识教学和企业岗位能力实训两个领域、两种空间、两种能力教学特点,是理论与实践零距离结合,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切实体现。实践证明,这种制度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扎实的文化和专业理论基础,又有与岗位能力要求相对接的专业技能。这种制度培养出来的学生,企业满意、学校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综上所述,令行业、企业自发的、积极地参与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当中,是高质量和高效率办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职教集团化办学近年来在我国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显示了其旺盛的生命力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借鉴国外集团化办学经验,在充分结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从而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道路。
  

相关论文

职业教育视角调控启示典型国外
试论以公共政策视角探索乡村振兴之路
试论中国共产党百年维护农民经济利益
“三全育人”视角下保险学课程思政的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
浅谈数智经济对财会行业的冲击及启示
公共政策视角下城市口袋公园建设构想
东北振兴的中国经济学视角及其产业选
深化改革视角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浅谈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传媒产业价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