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双师型”背景下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建设的思考

  中?D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3.034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on of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analysis of domestic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thinking that advan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need to jointly advance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strengthen top-level design, strengthen the school subject status, promote the enthusiasm of enterprises.
  Keywords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system construction;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1 背景及意义
  1.1 背景
  2016年,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教师[2016]10号),提出加快建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017年,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提升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特别是实习实训条件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1.2 意义
  大力发展“双师型”教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必然举措,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产教融合的必然要求,对于创新驱动发展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利于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质量。有助于准确把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促进知识更新与生产技术更新相结合。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可以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引入鲜活的企业案例,让专业理论知识更接地气,也更容易被学生消化吸收。
  2 存在的问题
  全国各地对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都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比如,浙江省已率先开展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正高级职称评定,安徽等地预留20%的编制聘用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且其工资由财政拨付。但总体上来说,还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规范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2.1 战略定位不明确,顶层设计缺失
  如何培养“双师型”教师,国家战略层面没有一套系统的培养方案。在以高端制造业的象征的德国,职教师资由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实训教师组成,而且岗位职责分工明确,教学分别在学院和企业里进行, 3个月轮换一次。而我国教育部和财政部制定实施的职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更多是方向性指导性意见,对“双师型”教师如何鉴定、如何培养仍存在制度方面的缺失。
  2.2 机制建设不完善,教师积极性不高
  一是近年来职校生源快速增长,专任教师数量紧张,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教学期间下企业锻炼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二是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建立机制完善、架构清晰的校企合作方式方法,尚未形成校企人才双向交流机制,不能为教师提供量身定制的岗位,因而更多的教师下企业停留在走走看看的浅层模式。三是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定方面还不够完善,目前仍以学历高低、课题层次、论文级别等为主要标准。下企业锻炼未列入相关评定标准,一定程度制约教师积极性。
  2.3 利益机制不健全,企业缺乏主动性
  对于企业而言,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由于校企业合作、或是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企业对专任教师下积极性不高。专任教师很难长时间参与企业战略或战术的执行,更多的是走一走、看一看,属于学习性质。企业管理又不能像正式员工,无法对下企业教师进行考核,同时还需投入人力物力等进行协调或管理,难以给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利益,所以企业也很难积极主动服务。
  3 专任老师下企业锻炼制度建设的思考
  3.1 发挥政府职能,强化顶层设计
  3.1.1 建立科学合理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双师型”教师必须同时具备全方位的理论素养及全面的职业操作技能。因此,建立全国规范一致的双师型教师认证系统,开展“双师型”教师资质培育及聘用、选评,全面推进“双师型”资格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双师型”教师的职业规范应当全方位彰显出他们的专业素养需求,不仅需要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专业的教育理论和技能、专业的职业技巧,而且具有持续驾驭前沿的专业技巧。此外,考核类别不同专业领域的“双师型”教师也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双师型”资格认定证书需要拥有一定的权威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制定颁布“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证书有关办法,确保“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有效运行,提升“双师型”教师资格含金量。
  3.1.2 建立科学有效的服务保障机制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政府层面探索建立发改、科技、经信、人社、财政等部门的校企合作发展领导小组,建立校企合作发展联席会议制,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由发改部门主持,着力本地区校企之间搭建合作平台,保障与推进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发展。二是强化资金保障:一方面,可以探索在绩效工资中临时增加“下企业”补助,支持专任教师以顶岗挂职、科技合作、学术交流等形式的下企业锻炼,另一方面,对于高等职校教师下企业锻炼带来积极成果,和产教融合的典型项目进行补助,切实保障专任教师利益。   3.1.3 探索独具特色的“双师型”教师培育模式
  学习发达国家在职业教师培养等方面先进理念与方式方法,采用双轨培养的方式,一方面对应聘的专任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养,培养时间1~2年,经考试合格后给予“双师型”教师资格;另一方面,对于具有2年及以上的具有专业技术方面工作经验,且具有相应学位学历要求的人员,通过合格考试可以成为“双师型”教师。
  3.2 突出学校主体地位,激发老师活力
  3.2.1 以学生技能提升为核心,创新教师考核办法
  一方面提倡学生加入教学的整体进程,针对一个具体课程项目、疑惑或者区域实施教学任务,注重研习进程的感受,显示学生在过程中学习,教师在学习中讲解。因此,从一个角度来说,必须扩大行为指导教学法的宣传范围,让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怎样运用这个新的教学方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国家机关部门或者院校必须从资金投入上力保新的教师考核办法落到实处。
  3.2.2 以双向交流为补充,完善校企人才合作
  一是创建校企合作项目库,将学校教师、学术带头人等申报的科研项目,以及企业技术项目,研发团队等进行充分对接。一方面,教师可以带科研项目与企业生产研发,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转型提升。二是探索“订单班”模式,由校方提供场地及经费、企业提供设备及技术,并由企业参与指导的校企合作模式。实现课堂与岗位合一,理实合一。也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定制与企业生产相配套的精品课程,实现为企业人才培养量身定制。
  3.2.3 以完善薪酬制度为导向,提升教师待遇水平
  现有职称评定等方面未对“双师型”教师或资格进行安排及考虑,探索改革现有晋级薪制度,增加“双师型教师”或“双师型?v师”等职称,或是在职称评定等方面进行加入“双师型教师”或是下企业锻炼等方面指标。同时在工资收入及福利待遇等方面做出相应安排及考虑,切实提升“双师型”教师福利待遇水平,从而在制度层面调动教师积极性。
  3.3 强化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积极性
  3.3.1 共建培训基地
  积极探索校企共建基地模式,加大学校实训基地、创业基地等建设,依托产教结合,促进校企合作,专任教师可以在实训基地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积极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和技术进步。同时,高职院校可以针内区域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等方面需求,探索高技能人才“私人定制”,积极培育各类“首席技师”、“技术大师工作室”“企业冠名班”等,为企业定向培养急需人才。
  3.3.2 推进产业技术联盟
  积极探索与技术本地区高职院校与企业按照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深度推进产学研融合水平。突出资源整合,围绕本地区重大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组建一批产学研结合、强强联合的技术创新载体,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开展产业关键技术、前沿技术的研究和攻关,推进企业不断积累创新能力和水平,加强产业技术协作,不断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
  3.3.3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推进校企合作,提升企业积极性。还可以在学校选派教师担任内控总监、企业管理人员入校培训、学生赴企顶岗实习等方面深入合作。为企业培训员工,提升员工素质;帮助企业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和会计标准化体系,防止各类风险,提升公司管理水平。通过校企间的深层次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相关论文

制度建设背景制度教师建设
浅谈高校思政教师法学素养培育的三维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大数据背景下日化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策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
浅谈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提升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浅析“四色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旅游商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