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的效能研究

  如今,高校校园文化的多元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各种思潮此消彼涨,从勤俭节约到盲目攀比,从不畏艰辛到好逸恶劳等。在此背景下,充分认识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的效能作用,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来丰富校园文化,使当代大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中自觉抵触不良思想文化的入侵具有重要意义。
  一、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1.校园文化反哺于传统文化
  如果说传统文化是沃土,那么校园文化则是花苗,校园文化只有扎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汲取营养精华,才能不断延续传统文化,让具有朴实意义的沃土呈现出“百花锦簇”“硕果累累”的现实景象。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随处可见传统文化的缩影,它借助某一事物而呈现,如在校园建筑的风格造型、VI形象识别、名人塑像等物质设施建设;文学社、诗词社、中华武术社、书画社等学生社团文化;一系列规章制度建设等。校园文化是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平台,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具有特殊魅力和底蕴的校园文化经过沉淀可以发展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2.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相互渗透和交融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历史的沉淀而汇集成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它是优秀的中华儿女在长期劳动中创造出的智慧结晶和宝贵财富,它潜移默化的对高校校园文化进行渗透和交融。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然发展成为优质教育资源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塑造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内涵及表现形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传统文化如影随形,如经过历史的积淀形成的优美校园环境;将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认同和规则认同等融入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度文化;历经数辈办学者的办学精神;由师生共同营造的优良校风等都是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交融渗透的成果。
  二、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O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全部师生在校园生活中形成的群体意识,带有集体性符号同时兼具博采众长、潜移默化的作用。传统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拥有丰富的精神内涵。时至今日,用传统文化指引校园文化建设仍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和教育价值。
  (一)传统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因库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历史文明古国,创造了灿若繁星的优秀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文字、语言、民俗等多方面的内容。如在思想教育方面,以忠君爱国、明礼诚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在文学教育方面,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小说戏曲等能为校园文化注入浓厚的文学气息;在美学艺术方面,漆器的光鲜、青铜的厚重,水墨画韵律、书法的流动等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活力与美感,提升审美情趣能力,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1)以“仁爱”为主导精神助推和谐人际关系
  “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它既存在于典籍著作中,又存在于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举止、风俗习惯等意识形态中。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全校师生,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为主导,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的创建,从而营造良好“师生”、“生生”人际环境。
  (2)以“自强不息”核心形成积极拼搏的精神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把“自强不息”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自强不息精神是大学生走向成熟的重要砝码,在新时代的今天,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更是要扎根于大学生心中,培养当代大学生敢于吃苦、自信自立、坚强不屈的精神,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自强不息”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
  (二)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导向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归根到底还是要集中到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学校在建设时不能照抄照搬、随意而为,要以传统文化为蓝本,架构出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以校园为平台来传播传统文化、发展传统文化、创新传统文化。
  (1)对校园物质建设的导向作用
  孔子的“与善人居”,荀子的“居楚而楚”学说都认为环境可以塑造人、影响人。环境对于人的道德品质形成具有感染、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那么,在校园文化物质建设中更应善于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成果来作用于校园的一草一木,塑造良好育人环境,让其发挥 “桃李不言”的隐性教育功能。
  (2)对师生行为修养的导向作用
  师生作为校园文化中主体和重要参与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强化自身的人格修养和道德修养,营造健康校园风气。如习得“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修身目标,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的修身奋斗历程等,诸如此类学说和人物典范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数不胜数。
  (3)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导向作用
  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学校要积极为师生搭建传统文化交流平台,注重形式多样化、多元化,可以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来丰富课程设置,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增加选修课程,丰富课余活动,如积极举办各类传统文化艺术节、国学讲堂、诗歌朗诵等,加深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用传统文化去陶冶心灵、化育修养。
  (4)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导向作用
  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参加者和创造者。将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任务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贯穿于校园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营造具有传统文化特征和浓厚人文气息的校园,发挥校内校史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所的功能作用,增设戏曲、武术、书法等艺术培训等,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切实合理利用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人文意识的导向作用,使学生们可以不断萃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还能激发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

相关论文

文化校园文化效能传统文化传统高校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试论高校图书馆动态化管理建设
浅谈高校思政教师法学素养培育的三维
汉语言文学对传统茶文化的作用研究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试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管理策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浅析“四色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旅游商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