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新时期“师徒制”在职业教育中作用研究

  追溯早期的师徒制,一般只限于一门手艺的父子相传或是师徒相传,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技术传承形式;到上世纪60-70年代后,又衍生出“现代师徒制”,将“传统师徒制”的精华继续发扬,同时结合学校教育,其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在西欧职业教育的舞台上绽放强大光彩。在我国,“现代师徒制“被认定为职业
  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构建“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倡导“在操作中学习”。正如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所言,“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并以此 研究“师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带给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新时期“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
  依据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密切围绕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本着以服务企业人才需求为宗旨,以学生满意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方针,充分利用学校及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环境,结合企业职业领域的要求,本着达到学校、企业、政府及?W生多方共赢的局面,培养出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物流应用人才。因此新时期“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主要倡导“在操作中学习”,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正如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所言,“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 新时期“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即围绕这一核心展开,以“学校对接企业”这一中心,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深度对接:课堂与岗位、教师与师傅、考试与考核,旨在通过“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在拥有关键资源、场景、师资及考评的支撑下,其具体思路设计如下:
  二、新时期“师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实施措施
  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适用于各行各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加大与企业的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师徒制”培养模式,是未来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关键途径。但是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师徒制”模式尚处在起步阶段,以及特殊国情的限制,导致我国职业院校在探索适合国情、校情的“师徒制”合作模式中必须考虑行业、区域、产业等实际情况,以期顺利完成高职教育转型新模式,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而作为参与实施的主体:学校及企业,应该明确发展模式的基本途径即为校企合作,真正做到在合作中兼顾共同的利益需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将新时期“师徒制”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一)教师对接师傅
  1.全职教师企业顶岗实训
  现代学徒制中,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学生以及徒弟分别是其4个主体,以点促面是建立良好校企合作机制的关键点之一,而教师作为其中一点,肩负校企合作的纽带作用,通过教师及师傅的相互学习、进步,可以使校企合作的关系更加紧密,并进一步带动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2.企业人员作为师傅仅负责学生操作技能培训
  学校应针对企业人员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对其展开基础性培训,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培训机构和资源。而企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学生操作技能培训,要和全职教师做好区分。同时学校还可引厂入校,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强度。
  (二)课堂对接岗位
  1.校内建立企业化设计标准的仿真实训室
  学校作为主导,在校内建立企业化设计标准的仿真实训室及教学场地,做到学生到教室或实训室上课相当于进入模拟的企业实习,当然在学校的主导和监控下,企业也可以入驻到学校进行生产、经营,学生不需要出校门就可以体验真实的企业文化,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论学校还是企业都需要明确一点:校内企业重点还是人才培养,一味只重视企业的效益最终会丧失校企合作的本意。在这个过程中学校需要站在主导位置。
  2.建立“校中厂”,将企业引进学校,让学生参与真实的企业化生产、经营
  以学校为主导,并兼顾企业的利益,建立“校中厂”,即建立企业化实训基地,通过对相关企业的审核,可以直接让有实力并信誉良好的企业入驻,为其提供免费场地,这样做既为企业人员参与我们的学生培养提供便利,也为教师及学生参与企业生产、服务提供便利。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中,学校和企业都有评价和相互监督的权力,为使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能够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匹配,必须要有非常明确的合作规则。
  (三)考试对接考核
  1.考核时间应科学制定
  学生在参与岗位实习过程中,既是学生,又是徒弟,为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适应工作学习环境,我们必须及时进行岗前培训和顶岗实习两个阶段的综合考核评价,具体时间安排应为一周一次,这个时间的制定之所以为一周,是由于时间过短无法给出客观、有效的评价,过长不利于企业及校内指导老师根据考核评价反馈的意见,及时对教学方法及方式作出调整;同时也有利于家长将学生的心态变化及时反馈给学校及企业师傅。
  2.评价机制的设置应符合实际情况、考核部门应由学校及企业共同成立
  学校和企业是“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该模式分别通过学校的学习以及企业的实践两个方面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学生需要分别完成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以及企业的相关工作任务,才能获得需要的学分。在实施的过程中,着重“做与学”的融合,主要以行为作为评价主体,兼顾其他辅助评价模式,且考核部门应由学校及企业共同成立
  3.评价方法应易于控制
  “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具体的实践地点是企业,因此学生会遇到很多在学校里不曾遇到的问题,很多会感到不知所措,因此必须让学生明确具体考核评价的项目内容包含:道德、耐劳、能力、业绩等几个方面,评价明细应一一列出。同时每周需固定一天与学生交流、反馈评价意见,整个评价过程应包含学校的指导教师和企业的员工师傅,有效完成反馈及总结,提高整体工作的时效性。
  “以学校对接企业,课堂对接岗位、教师对接师傅、学生对接徒弟”的“师徒制”教育模式,可以充分整合校企双方的优势资源,如:资金、技术、实训基地、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等。同时,建立“师徒制”教育模式的校企合作,可以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及社会服务能力,并进一步推动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减少人才短缺。但相较于国外职业教育,我国开展“师徒制”教育模式”时间尚短,在企业配合程度,学校教师队伍水平以及政府政策保障等方面还需要加强和完善,这也将是我国职业教育在改革道路上的核心任务,也是今后要研究的重点内容。

相关论文

师徒职业教育作用职业研究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浅谈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提升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
大数据时代拼多多盈利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