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以军训为切入点加强高校国防教育探析

  一、前言
  少年强,则国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核心在人的素质,根基在青少年的教育培养。高校是培养国家建设发展人才的主要基地,在校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思想理论、科学文化、道德品质以及身体心理素质将直接影响到中国梦、强军梦的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应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军训是进行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具体落实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途径和措施。通过军训,可以增强大学生捍卫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信念,培养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军训工作的重要性,深入研究军训工作的规律,创新军训工作的新途径,使军训工作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军训在国防教育中的作用
  作为大学生入学第一门课程--军训,自1985年设立以来,在锻炼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增强集体主义观念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增强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是国防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要素。 在军训期间通过教官的言传身教,讲爱国主义精神的例子,用英雄的人格去教育学生,使他们能够继承和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拥护党的领导,增强大家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传递给青年学子,把绿色军营积淀形成的正能量输送给广大学生,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二)增强大学生集体观念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从小成长的环境比较优越,但是从小由于生长环境所限,导致自我意识较强,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主义教育,缺乏团结合作的精神。而军训需要大学生以团队的形式接受训练,军训中严格的规定和严峻的身体心理考验,使他们学会分享、关怀和感恩,通过团队整体表现评比,可以激发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
  在物质生活条件充分满足人们需要的今天,大学生接受挫折的能力和抵御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低于上一代人,往往一件看似简单的社会活动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出现心理疾病。在大学生中开展军训,可以通过严格的体能训练,锻炼学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能力,使他们认识到任何成功的获得都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同样当遇到失败和挫折的时候,必须要有不抛弃、不放弃、不气馁的坚韧精神,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建立向上的心理状态。
  二、当前高校军训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早已进入90后大学生为主的新时代,这个全新的群体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他们接受新事物快,独立性强,而面对困难挫折抵抗力又很差。由于受长期和平环境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国防观念淡薄,加上当今社会独生子女的比例增大,表现更为突出。目前在国内高校开展的国防意识培养主要通过安全教育和军训,但实际效果堪忧。主要体现在:
  (一)短期效果明显但长效性较差
  目前高校普遍采用新生开学,用2-3周时间在校内集中进行军训的模式。虽然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能够达到国防教育的要求,但是在军训结束后,学生马上进入正常的校园生活,在经历了紧张而严酷的军训生活后,心理急需释放压抑的情绪对自己不再严格要求,因而军训期间培养的良好习惯难于持续养成。这反映了短期军训培训的效果不显著,难以形成长久有效的行为素养,学生难以以此为基础进而从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国防意识。
  (二)军训内容枯燥难以调动学生兴趣
  军训的主要内容就是站军姿,队列训练,内务整理等这种单一的训练内容,没有提升学生的军事素养和国防安全意识,没有实现通过军训来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这一训练目的,使大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由于大学生所进行的军训方式和内容,已经不适应军训工作发展的要求和世界军事发展的新形势,因此,军训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差。
  (三)对参训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干预偏少
  学生在集中军训过程中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对军训质量有着很大影响。大学生参加军事技能训练,由于生活环境差、身体能量消耗多、行为约束严和心理承受力大,随之思想和心理状态也会发生较大变化,因此在军训过程中出现故意缺训、装病逃训、开假医疗证明申请免训、或磨洋工、消极训练等问题。然而,目前军训组织者对这些变化规律掌握尚不完备,不能根据不同军训时期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和心理疏导工作,因人制宜地安排教学和训练。
  (四)缺乏应有重视及长效有利的保障?w系
  目前,不少高校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军训工作的重要性,不能站在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高度 来看待学生军训工作,把学生军训当作一项“软指标”。 因此,许多院校对于军训各环节缺乏统筹安排,没有把学生军训纳入正式教学计划,未能按照军训大纲要求加强军事学科建设,改进军事教学手段,完善训练教学设施。学生军训沦为一种形式主义,走走过场,应付了事。
  三、高校军训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一)丰富校园国防教育活动,让军训成果具有长效性
  高校军训实践一致表明:通过军训,学生在政治思想、组织纪律、生活作风上有很大的进步。然而,如在军训后得不到巩固,其作用会逐渐淡化或消失。因此,高校可以通过不断宣传军训理念来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学习生活,定期开展讲座,举办寝室内务比赛,军事技能比赛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国防安全观念,让军训成果具有长效性。
  (二)改进军训内容,增加学生兴趣
  当今社会是一个大数据时代,学生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不再单一,思维活跃是当代大学生的特性,单一的军事训练科目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的兴趣,因此高校除了开展传统的队列比赛、内务整理以及军体拳表演等科目外,还可以根据情况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诸如野外生存、定向运动、军事体育和战术训练等既有内涵又有趣味的军事项目。新的军训内容设计也让传统军训考核不再单一和形式化,可以针对训练课目进行多项目考核。不但激发学生们参与军训的热情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军事素养。
  (三)加强军训组织领导工作
  高校要加强对学生军训的组织领导工作,充分认识到学生军训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立健全军训规章制度,结合学校工作实际,针对军训中的思想工作、日常管理、训练保障、安全保障等方面制定和完善学生军训的规章制度,按照学生军训大纲的规定保证军训内容的落实,完善军训教学设施,为学生军训创造良好条件。加强学生军训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加大经费投入,确保高校军训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总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核心在人的素质,根基在青少年的教育培养。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不断改进高校军训,是通往中国梦、强军梦征途中最重要的战略抉择。

相关论文

国防教育国防高校教育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试论高校图书馆动态化管理建设
浅谈高校思政教师法学素养培育的三维
适应电子商务的福建省老年教育需求分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