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医学论文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血常规是临床常见的检查方式之一,也是临床各科室检查最频繁的项目之一[1]。血常规检验帮助临床医师对各种疾病提供诊断价值及依据,包括是否贫血、感染以及血小板功能等。血常规检查中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等,有助于诊断疾病病情。常见的采集方式包括静脉血、动脉血及末梢血[2]。不同部位采集的血液情况不同,对血常规检验也会造成一定差异[3]。虽然末梢血采血方式痛苦小,但有研究认为,动静脉血对血常规检验的价值更高[3]。为此,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中心进行血常规检验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静脉血、动脉血及末梢血采集三种不同采血方法对患者血常规结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佳木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血常规检验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纳入标准:①均能接受重复采血的患者;②年龄18~70岁。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不全的患者;②有严重感染的患者;③合并其他严重疾病不能进行采血的患者。按随机排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32例。A组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6.24±5.37)岁。B组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5.82±5.13)岁。C组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5.64±5.21)岁。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學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为有效保证采血样本的准确性,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位护理人员进行采血,且重复采血2次,取平均值,采用南京普朗公司生产的XFA61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查血常规水平。
  1.2.1 A组  进行动脉采血。选取桡动脉作为采血动脉,肝素和生理盐水1∶500混合后使用注射器反复抽吸,在混合液灌满注射器管壁后排出液体,消毒采血点,将注射器以45°角刺入动脉进行抽血,随后拔出针头,棉球按压采血点进行压迫止血。注射器针头封闭摇匀,避免与空气接触血液。
  1.2.2 B组  进行静脉采血。选取肘静脉作为采血点,采用真空方式进行采血,先使用酒精棉球消毒采血点,再将针头一端迅速刺入患者静脉,另一端连接真空采血管,通过压力差,静脉血逐步倒入真空采血管中,待采集完毕后拔除针头,无菌棉球压迫采血点3~5 min进行止血。
  1.2.3 C组  进行末梢血采血。选择患者中指为采血末梢,先对患者中指指腹进行按摩,使中指处于充血状态,再使用酒精棉球对中指指腹进行消毒,使用三棱针快速戳破患者中指指腹,挤压中指指腹采集血液。
  1.3观察指标  对比三组患者血常规检查情况,分析三种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血常规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血液除去血细胞净体积(HCT)、平均每个红细胞体积大小(MCV)、平均每个红细胞中血红蛋白(MCH)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字2检验,多组间对比采用方差分析,以F值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血常规检查情况对比  A、B两组患者血常规检查WBC、RBC、PLT、Hb、HCT、MCV、MCH以及MCH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MCH水平与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WBC、MCV水平高于A、B两组,RBC、PLT、Hb、HCT、MCHC水平低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患者血常规参数平均CV值对比  C组患者血常规WBC、RBC、PLT、Hb、HCT、MCV、MCH以及MCHC平均CV值大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血常规是临床最基本的检验方式之一,也是临床诊断疾病的最常用的辅助手段,通过血常规可有效验指导医师进行疾病诊断,如贫血、骨髓造血功能异常等[4,5]。目前临床常规血常规检验的采血方式有三种,包括静脉采血、动脉采血以及末梢采血,采用何种采血方式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目前临床研究发现[6,7],多种人为和客观因素均会导致检验结果的改变,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不同的采集方式对检验结果也有不同影响。因此,探究三种采血方式对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尤为关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B两组患者血常规检查8项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MCH水平与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WBC、MCV水平高于A、B两组,RBC、PLT、Hb、HCT、MCHC水平低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末梢采血学的血液标本与动静脉采血的血液标本有一定差异。在观察三组患者常规参数平均CV值时发现,C组患者CV值均高于A、B两组,结果提示末梢血的稳定性低于动静脉血。这是由于末梢血来自于毛细血管,血量少、出血不畅,在采血过程中需要挤压采血部位,容易使组织渗入血液标本中,导致血液标本稀释,挤压还会引起红细胞破裂,导致RBC减少。同时,末梢血采集时间长,容易发生血液凝块,RBC和PLT均会降低。因此,采集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查异变系数明显大于动静脉血,采集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查更为准确[8-10]。而考虑到临床操作性,采集静脉血相对于采集动脉血更简便,故尽可能采集静脉血进行检验相对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静脉采血和动脉采血血常规检验结果相似,较为准确,为便于临床应用,静脉采血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关论文

血常规检验不同价值方法应用
信息化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应
浅谈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
浅谈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思考
试论舞台美术设计中的LED屏幕应用
浅谈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传媒产业价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试论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