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银行管理论文

浅谈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引言
  经济新常态下,随着经济转型的持续深化、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以及金融脱媒的愈演愈烈,对商业银行综合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商业银行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高盈利和高扩张的时代难以再现,盈利水平、收入来源都面临巨大挑战,加强精细化管理的客观需求进一步提升,重要的发展决策需要更准确、更具前瞻性的信息予以支持。商业银行必须改进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发挥好各相关职能条线的合力作用,有效调动各明细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力。本文围绕商业银行管理会计机制的建立健全,提出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构想,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核心的考评机制,支持商业银行达到提升整体竞争力的战略管理目的。
  一、管理会计应用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意义
  管理会计的主要目的是预期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营目标、控制经济过程、考评经营业绩,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主动服务于内部管理需要。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会计机制,可以将经营成果按管理需要进行不同维度的细分,从而引导商业银行各业务部门加强协同,聚焦战略重点,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一)管理会计应用是商业银行加强精细化管理的内在需求
  在银行业经济效益增速普遍放缓、战略目标完成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背景下,商业银行通过采取夯实明细经营单位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多渠道增收节支,加强调度频率等举措,以加强管理提升经济效益,但是仍然发现“条块管理”“部门联动”“考核预算脱钩”等管理过程中的矛盾日益凸显。例如:预算效益指标的考核主体局限于分支机构,尚无法较准确地分解和考核到条线、部门;在费用资源仅能满足保开门需求的情况下,各层级的财务部门针对明细经营单位,特别是同级条线、部门提出的大、小营销项目费用资源需求,均无合理依据和判定标准;对于战略性项目,如自助设备的投放,校园卡、园区卡等项目因投入产出没有准确的测算依据,而无法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营销资源无的放矢;无法将经营目标分解至员工,特别是无法将全行经营管理机制的转变快速有效地传导至基层管理者及一线营销人员;无法针对性地了解、分析市场和客户,以致全行战略目标难以全面及时地渗透和贯彻。
  上述矛盾的实质是传统管理方法已不适应管理机制的变革,管理技术也严重不适应商业银行战略的要求。科学的管理会计机制可以为预算考核、资源配置、战略决策等具体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变“部分考评”为“全面考评”,是商业银行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二)管理会计应用是商业银行加强精准营销管理的重要依托
  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面临产品同质化、厅堂客户量下降、线上交易为主等全新挑战,客户交易、产品更新也带来了数据量激增,大数据与管理会计结合将显著提高商业银行的营销质效。通过对客户、产品等维度业务及财务数据的有效加工、分析,商业银行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及时地衡量和识别客户,不断完善产品定价,深入挖掘营销机会,实施差异化营销,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制定个性化的综合服务方案,提供跨部门、跨地区、跨渠道的高效协同服务,变“粗放营销”为“精准营销”。
  (三)管理会计应用是商业银行提升价值创造水平的有效助力
  金融改革的持续深化给金融体系、金融结构、金融市场、金融参与者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商业银行作为主要的参与者,后续面临的挑战将更为严峻。价值创造理念多年前已达成共识,在高资本、高消耗的粗放式盈利增长难以持续的宏观环境下,商业银行结合自身实际,找到新常态下健康、可持续、能够保障价值创造能力稳健提升的发展模式是经营之根本。实施科学的管理会计机制所带来的精细化管理、营销的精准化,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有效识别更具营利性和价值创造能力的经营单位、价值客户、价值产品,变“规模导向”为“价值导向”。
  二、管理会计机制当前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当前现状
  国内多家商业银行已建立起管理会计相关机制及应用体系,包括大数据分析支持系统、配套的考核评价机制、资源配置机制等。下面以中国银行为例说明:
  中国银行管理会计应用系统包括利润贡献度分析系统、客户单一视图系统、公司客户综合收益定价测算系统、预算管理系统、绩效计量系统及成本分摊系统等,已实现分产品收入核算/成本分摊、分客户利润贡献分析、客户信息查询、贷款收益事前测算、预算编制及执行分析、绩效考核数据查询等功能,并广泛应用于分客户、分产品联动考评机制建设。辖属一级机构中,多家省分行还开发了特色管理会计应用或财务信息系统,支持内部管理个性化需求,应用领域包括分行特色报表、数据的采集加工,以及资本管理、定价管理、预算管理、绩效考核、数据质量监控等。
  (二)存在问题
  1.管理会计相关系统功能还需进一步完善
  一是系统平台未完全统一集中化。商业银行现有管理会计系统的服务功能大多分散在不同的系统或模块中,一方面,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和规划,较难实现不同功能间的协同和互补,应用便利性不高;另一方面,由于数据来源、加工规则及指标标准存在差异,进一步增加了应用的难度。
  二是规则标准不灵活。商业银行现有管理会计系统中多维度核算规则主要基于自身现有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难以满足个性化管理需求,在辖属机构层面应用存在一定障碍。三是已实现功能还比较单一。商业银行现有管理会计系统功能大多停留在固定模型的数据分析、结果展示阶段,缺乏动态模型数据分析、趋势预测等功能,对预算、考核等经营管理工作的支持度还不高。
  2.管理会计理念传导及应用还存在薄弱环节
  管理会计的实施应用势必对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带来冲击,需要高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但从当前各商业银行的实施情况看,以“块块管理”+“规模考核”为主的模式仍然是主流,对综合服务能力、价值创造水平的考评应用还很局限,特别是反映在基层经营单位的评价体系中。一方面是传统业绩观根深蒂固,管理会计系统功能不得不以服务当前管理需要为主,另一方面也受制于管理会计系统的更新效率,在数据规模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精细加工分析、模型深度创新等都缺乏充分的认识和前瞻性的准备。如何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财务会计真正向管理会计全面转变,是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
  3.管理会计相关人才队伍还需进一步充实
  商业银行的管理会计应用向纵深发展必然离不开拥有跨专业学科背景、跨条线丰富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当前实践中管理会计相关岗位普遍由财务部门人员兼职,工作重点仍局限于财务会计、数据统计等,对非财务的信息掌握不充分,且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及实践锻炼。无论是队伍的数量还是质量,与财政部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坚持人才带动,整体推进”要求均有一定差距。
  三、管理会计应用完善建议
  商业银行管理会计机制建立健全的基础是强大的系统支持,核心是自上而下管理理念的深度转变,落地关键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队伍。因此,建议商业银行在实施或完善管理会计机制应用时,以现有系统为基础,开发专门的一体化大平台支持系统,组建专业团队,不断深化管理会计应用,健全完善多维度的全面考核评价办法,多措并举提升管理质效。
  (一)管理会计系统建设
  1.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
  (1)全面、准确的基础数据。要有统一的数据来源和加工标准,系统逻辑集中,参数化程度高。确保应用数据及计量标准满足规则统一、口径一致的要求。同时,要有完整的底层数据基础,确保多维度核算下各项业务、财务数据的完整、准确。
  (2)灵活、适用的标准规则。在商业银行一体化平台的基础上,一方面,要赋予下级机构一定的标准、规则制定权限,满足分行及以下机构个性化管理需要,另一方面,要较好地适应业务管理职能的调整、会计核算的变化。
  (3)完备、多样的系统功能。要构建以数据查询、指标展示、盈利分析、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及成本分摊等功能为一体的管理系统,满足多维度核算的管理会计应用需要,也要统筹考虑系统各部分功能,及未来的功能完善需要,尽量做到数据和加工等的复用,减少开发工作量,减少使用人员的使用难度和学习成本。
  (4)可靠、可追溯的数据风控。注重数据质量控制,提高系统健壮性。统一化平台牵涉的业务系统多,数据来源广,数据质量也参差不齐,系统设计过程中注意数据的格式、合理性和关联性检查,异常数据可追溯,增加系统的健壮性、可靠性、容错性和易用性。
  2.系统建设构想
  商业银行管理会计机制相关系统构建应以“客户”为中心,以“逐客户项下分产品、分业务”为核算粒度,自上而下分解,自下而上汇总,形成多维度网状数据模型,将复杂问题分解至最细粒度,支持不同层级机构在经营管理中的灵活应用。
  系统功能建议设置“基础数据”“核心指标”“基本功能”及“支持管理”四个模块,其中基础数据是支撑,是系统的数据汇总层,整合各系统数据资源;指标维度是关键,是系统的数据分析层,明确各维度指标规则;基本功能是核心,是系统的数据应用层,推动多目标过程管理;支持管理是补充,是系统的数据管理层,支持个性化功能设置。其中:
  “基础数据”模块建议以“客户”为中心,记录每一个客户每一项产品最细颗粒的基础信息,数据采集与加工按照逐日或逐月,确保数据完整、准确、及时。
  “核心指标”模块建议以标准化为原则,准确标记或加工客户、产品的条线/部门/员工归属/业务系统来源等信息,统一数据标准,实现标准化指标层面的业务数据集中汇总,为更深层次的多维度数据灵活加工展示奠定基础。
  “基本功能”模块按照管理需要,提供多维度的业务数据查询展示功能,同时,提供数据钻取功能,能够向下钻取至单一客户、单一产品基层机构的数据。
  “支持管理”模块用于实现参数设置、用户管理及手工数据补录等系统维护相关功能。
  (二)配套考评机制及人才队伍保障
  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应围绕“整体利益最大化、客户体验最优化”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先行、分步实施、机制灵活”的推进思路,建立健全科学的全面考评体系。
  商业银行传统分“块块”考评管理模式已比较成熟,在此重点对“条块”结合应用方面提出完善建议。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的业务部门包括公司金融部、交易银行部、金融机构部、金融市场部、普惠金融事业部、行政事业机构部、投资银行与资产管理部以及个人金融部、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部、个人信贷部、银行卡部等。根据部门职能分工和业务特征将业务部门可以划分为客户关系管理部门和产品管理部门。其中,客户关系管理部门可以划分为公司金融、个人金融以及金融机构三类部门,并可根据本行客户分层管理需要进一步细分,如集团客户、大公司客户、中小企业客户、行政事业机构客户、金融机构客户、财富管理客户、私人银行客户、其他个人客户等;产品管理部门主要承担产品开发及推广职能。各业务部门均承担对下级业务部门的管理职能,即“条线管理”,管理会计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建立起联动考评机制,更充分地发挥“条块”结合的协同合力作用。条线间联动考核评价方式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建议以定量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为辅。评价内容方面,定量评价时对客户关系部门以客户综合收益为主,对产品管理部门以所负责产品综合收益为主,对于联动相关的业务评价指标可采用捆绑考核方式,同时,结合预算和经营管理实际,综合运用计划、进步、贡献度、市场竞争力等多种维度评价,以及分润、双边记账等多种具体联动模式开展评价。执行时可以考虑分阶段、分步骤实施,结合自身管理实际及业务发展重点,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先个别后全面”的方式有序推动。初始推动阶段可主要考核收入高、影响大的重点业务、重点产品联动,逐步深化后可结合组织架构及实施情况进一步推广至全量客户、全产品线联动。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应关注“条块”结合评价机制“最后一公里”的传导效果,即最基层的单位如何将相关机制传导到位,尤其是如何传导至每一名员工,这对管理会计应用成效具有实质性影响。因此,建议在实施中将“微客户”“微产品”考核作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微客户”方面,建议在营销序列的员工考核体系中,将其营销管理客户的业务量、全产品线收入及其他价值贡献作为考评重点,鼓励营销序列员工重视客户综合收益、加强产品组合营销,实现客户与员工个人价值共同提升;“微产品”方面,建议在产品经理序列员工考核中,也将其分管产品在全量客户中创造的业务量、产品线收入及其他价值贡献作为考评重点,鼓励产品经理序列员工围绕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开发及推广,提高产品整体收益。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人才队伍始终是管理会计应用的根本保障。经过多年实践,商业银行管理会计机制建设已基本成熟,在此趋势下,建议各商业银行高度重视管理会计专业人才的系统化培养长效机制,在不同管理层级根据实际需求建立起比较充足的人才储备,确保管理会计应用的有效实施,引领管理会计应用的发展方向。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应用的不断深入,相关机制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短板,与此同时,经济新常态下,管理会计应用必然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强管理会计的应用研究,从理念传导、系统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完善创新管理会计的应用领域,切实让管理会计机制有效服务于全行经营决策,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相关论文

管理会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浅析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
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研究
浅谈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
浅谈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问
试论城市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
对以作业成本为基础的成本管理会计体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试论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