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当代中学生挫折成因及对策分析

  【摘 要】中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肩负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历史使命。然而调查显示,目前中学生成长中的心理障碍问题非常突出,抗挫折能力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中学生所面临的挫折及成因的分析探讨,提出了增强中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学生; 挫折; 成因; 对策。
  
  辩证唯物主义指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同样,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挫折。中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心理的不成熟、社会经验的欠缺等因素使他们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如何使其正确认识挫折,勇敢地面对挫折,积极适应困难环境,既是中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探索的课题。
  
  一、当代中学生所面临的挫折及成因分析。
  
  笔者调查发现,当代中学生主要面临以下挫折:
  
  ( 一) 学习挫折。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诸如成绩不理想等问题引起的挫折。现在许多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对子女各方面成长特别是学习成绩方面寄予了殷切期望; 虽然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升学率、学生成绩仍是衡量一个学校、一个教师的重要标准。由此导致中学生产生较大的思想压力,特别是考试成绩不理想,很容易使学生精神紧张、苦恼、焦虑不安。
  
  ( 二) 交际挫折。
  
  主要是中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遇到障碍而引起的挫折。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同伴关系挫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他们较为关注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也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容易因为同伴交往中的一些小事而闹矛盾,从而产生挫折心理; 二是师生关系挫折。在学校中除了同学之间的交往,最主要的就是师生之间的交往。由于这个时期中学生生理的迅速发展,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成人感,对教师不再盲目崇拜,逆反心理极强,因此,如果师生间关系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矛盾的产生; 三是亲子关系挫折。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产生了一种成人感,具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的意识,不再像以前那样听从父母和其他成人的意见。如果在这个阶段父母还像以前那样教育孩子,就可能导致亲子之间的矛盾,从而造成学生的挫折心理。
  
  ( 三) 心理挫折。
  
  一方面,现在中学生中独生子女所占比重较大。孩子在家里有“唯我独尊”的优越感,过分强调自我,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意识。
  
  长期的养尊处优生活使他们养成了自信、爱面子和任性的性格特征。在学校也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同,有强烈的自尊感。但由于对父母的依赖性过强,挫折体验少,因而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如不能顺利解决,就束手无策,心灰意冷,导致出现自卑感。另一方面,中学生大都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幻想,但由于其心理的不成熟、意志较为薄弱,很容易导致情绪大起大落。如升学、就业、交友等方面,如果家庭、社会、学校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要,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从而感到烦恼、不安与情绪低落。
  
  二、中学生挫折心理教育对策探讨。
  
  ( 一)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要让学生明白挫折在生活和学习中是不可避免的,在实践教育教学中,当学生陶醉于自己的成绩之中,忘乎所以时,教师可有意识的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让学生感受痛苦,磨炼意志; 当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缺乏自信,产生消极情绪时,要教育学生顽强努力,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将挫折化为成功的动力。
  
  ( 二) 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与评价自己。
  
  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个世界不存在“完人”,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身的优点,也要看到自身的缺点。
  
  ( 三) 引导学生积极调适心态。
  
  当学生遭遇挫折时,教师要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心态,使他们学会对挫折作出积极主动的反应。一是要教育学生勇于面对挫折。学生遇到挫折时往往表现出强烈的情绪性,如紧张、懦弱,不敢面对现实、有意逃避等。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挫折面前要保持冷静,帮他们寻找产生挫折的原因,从中发现改善的途径,作出有益行为的调整; 二是要引导学生辩证对待挫折。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关键是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要引导学生从好的方面看待问题,使挫折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 同时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自我调节,如想象调节法、心理暗示法、自我放松法等。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意识的能动作用,学会对自己的挫折心境作出调整,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 三是要依靠榜样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遭受挫折时,提供一定的榜样往往能使他们受到启迪并从中汲取战胜挫折的力量。
  
  ( 四) 正确归因,鼓励学生扬长避短。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一方面,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太急,更不能在公开场合大肆批评,而要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依据循序渐进的要求提出目标和任务,让学生时刻有跳一跳,够得着的感觉,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前进的信心和毅力,消除自卑。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辅导,着重引导学生对学习成败作正确的归因分析,帮助受挫的学生客观分析自己达不到预定目标的主客观原因,引导他们发挥优势、扬长避短,调整原定的目标,并为之全身心投入和努力。
  
  学生的健全心理,特别是良好的意志品质也是在学习生活、实践活动中与挫折困难作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果把生命比作一把锋利的刀,那么,挫折就是一块不可缺少的磨刀石,为了使青春的刀更锋利,就让我们的学生勇敢地面对挫折的磨砺吧!
  
  【参考文献】
  
  [1]廖燕云。 关于加强青少年挫折教育的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2005( 20)。
  
  [2]范源清。 浅谈学生的“挫折教育”[J]。 教育与职业,2003( 7)。
  
  [3]李海燕。 如何看待中学生的挫折教育[J]。 文学教育( 下) ,2011( 06)。
  
  [4]王洪影,赵晓玉。 中学生应加强抗挫折教育[J]。 中学生新教育论坛,2008( 7)。
 
 
 

 

相关论文

挫折
挫折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生体育学习心理挫折原因及对策研
有效开展挫折教育助力幼儿成长研究
生命教育与挫折应对教育在学校教育中
挫折教育与大学生犯罪原因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挫折教育
幼儿园实施挫折教育的有效策略研究
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挫折教育
提高挫折承受力,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谈足球教学与大学生挫折承受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