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人民币汇率变化趋势

  一、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回顾与发展趋势
  (一)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回顾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民币汇率安排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1979-1984),单一制到双重汇率制由于我国的物价一直由国家计划规定,长期没有变动,许多商品价格偏低且比价失调,形成国内外市场价格相差悬殊且出口亏损的状况,这就使人民币汇价不能同时照顾到贸易和非贸易两个方面。为了加强经济核算并适应外贸体制改革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从1981年起实行两种汇价制度,即另外制定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继续保留官方牌价用作非贸易外汇结算价。即所谓的“双重汇率制”或“汇率双轨制”.1980年人民币官方牌价为1美元 =l.5元人民币。从1981年1月到1984年12月期间,我国实行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贸易外汇1美元 =2.80元人民币;官方牌价即非贸易外汇1美元 =1.50元人民币。前者主要适用于进出口贸易及贸易从属费用的结算;后者主要适用于非贸易外汇的兑换和结算,且仍沿用原来的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
  随着美元在80年代初期的逐步升值,我国相应调低了公布的人民币外汇牌价,使之同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格相接近。1984年底公布的人民币外汇牌价己调至1美元=2.7963元人民币,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持平。
  2.第二阶段(1985-1990),双重汇率制到单一制在人民币双重汇率制下,外贸企业政策性亏损,加重了财政补贴的负担,而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外国生产厂商对双重汇率提出异议。1985年1月1日,我国又取消了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重新恢复单一汇率制,1美元=2.50元人民币。事实上,1986年随着全国性外汇调剂业务的全面展开,又形成了统一的官方牌价与千差万别的市场调剂汇价并存的新双轨制。而且当时全国各地的外汇调剂市场,在每一时点上,市场汇率水平不尽相同。这种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的多重汇率制一直延续到1993年底。其间,外汇调剂市场的汇率形成机制,经历了从开始试办时的人为定价到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过程。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物价上涨速度加快,而西方国家控制通货膨胀取得一定成效。在此情况下,我国政府有意识地运用汇率政策调节经济与外贸,对人民币汇率作了相应持续下调。从1986年1月1日起,人民币放弃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做法,改为管理浮动。其目的是要使人民币汇率适应国际价值的要求,且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1986年7月5日,人民币汇率再度大幅调低至l美元=3.7036元人民币。1989年12月16日,人民币汇率又一次的大幅下调,由此前的1美元=3.7221元人民币调至当日的4.7221元人民币。1990年11月17日,人民币汇率再次大幅下调,并由此前的4.7221调至当日的5.2221元人民币。
  3.第三阶段(1991-1993),多重汇率制
  1991年4月9日起,我国开始对人民币官方汇率实施有管理的浮动运行机制。国家对人民币官方汇率进行适时适度、机动灵活、有升有降的浮动调整,改变了以往阶段性大幅度调整汇率的做法。实际上,人民币汇率实行公布的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即外汇调剂价格)并存的多重汇率制度。
  我国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主要指人民币官方汇率的有管理的浮动,其基本特点是,我国的外汇管理机关即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与发展的状况,特别是对外经济活动的要求,参照国际金融市场主要货币汇率的变动情况,对公布的人民币官方汇率进行适时适度、机动灵活、有升有降的浮动调整。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调低,但仍赶不上水涨船高的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
  4.第四阶段(1994-2005),人民币汇率并轨
  1994年l月1日起,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1993年12月31日,官方汇率l美元兑换人民币5.8元;调剂市场汇率为1美元兑换人民币8.7元左右。从1994年l月1日起,将这两种汇率合并,实行单一汇率,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定为l美元兑换8.70元人民币。同时,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度,禁止外币在境内计价、结算和流通,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改革汇率形成机制。这次汇率并轨后,我国建立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二)汇率变化的发展趋势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宣布: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宣布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升值约2个百分点。从2005年7月至2009年9月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趋势有几个比较有意义的时间点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8.0,为7.9982元人民币兑1美元。2007年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07年5月2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人民币汇率由2008年初的7.2986高点持续下跌,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达到6.9920元人民币兑1美元。至该年的7月15日,人民币汇率升值6.53%.这主要是因为2008年上半年中国政府将控制通胀、减少资金流作为调控的重点,在美国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实行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市场对人民币升值报有预期。美元在国际市场持续走低,凸显人民币价值的相对升高。
  次贷危机全面升级后,人民币汇率自6.823横向波动,微幅贬值,至2008年12月份人民币汇率累计贬值0.35%,全年升值6.2%.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方案,加大市场资金流投入力度,人民币市场化趋势增强。
  2012年2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兑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3031元,1港元兑人民币0.81278元,100日元兑人民币7.8470元,1欧元兑人民币8.3475元,1英镑兑人民币9.8710元,澳元/人民币6.6920元,加元/人民币6.3015元,人民币1元兑0.48085林吉特,人民币1元兑4.7148俄罗斯卢布。
  二、汇率变化对外贸的影响
  (一)汇率变化对外贸的短期影响
  货币贬值对出口的影响表现为:本国生产的出口产品生产成本受到原材料来源的影响,其以本币表示的商品价格要受本国国内价值影响。在不同情况下,汇率下降对出口产品的本币价格和外币价格的影响不同,因而对贸易也会产生不同影响。
  当出口商品使用本国原材料的情况下,如果本币国内价值升值,本国原材料价格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使出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下跌,汇率下降又使本币对外币贬值,因此产品的外币价格大幅度下跌,这增强了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引起出口增加;如果本币国内价值稳定,国内原材料价格不变,生产成本也不变,出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也不会发生变化,但汇率下降使本币对外币贬值,出口商品不变的本币价格折算成外币也会使外币价格下跌,从而也增强了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进而增加产品出口;如果本币国内贬值,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提高,使出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上涨,但汇率下降,出口商品上涨的本币价格折算成外币,其外币价格是否下跌及下跌幅度的大小,则要由本币国内贬值使出口商品本币价格上涨的幅度与汇率下降使本币贬值的幅度共同决定。若前者大于后者,则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涨,导致出口减少;若前者等于后者,则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不变,不影响商品的出口;若前者小于后者,则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下跌,不过下跌的幅度较小,只会较少地增加出口。
  而当原材料来自国外时,汇率变动在对出口产品价格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对进口原材料的价格产生同样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汇率变动的贸易效果与进口原材料在出口商品生产中所占比重的高低成反比。因此,该比重越大,汇率下降促进出口的作用效果就越小;反之,汇率下降的作用效果就越大。
  对进口来讲,由于进口商品是外国生产的,其外币价格不会因别国汇率的变动而变动。本币汇率下降使本币对外贬值,进口商品的外币价格折算成本币就会使以本币表示的商品价格上升,从而导致进口商品的减少。
  本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表现为:当生产出口商品使用本国原材料时,本币国内价值贬值的情况下,本币汇率升值会使出口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上涨,导致出口减少;本币国内价值稳定的情况下,本币升值仍会使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涨,导致商品的出口减少;本币国内价值升值,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是否上涨及上涨幅度的大小,由本币国内升值使出口商品本币价格下降的幅度和本币升值使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升的幅度共同决定,若前者大于后者,则引起出口增加;若前者等于后者,则不影响出口;若前者小于后者,则只会较少地减少商品出口。而当生产原材料来自海外时,本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与进口原材料在出口商品生产中所占的比重高低成反比,比重越大,则汇率升值减少出口的作用效果越小;反之,效果就越大。
  本币升值对进口的影响表现为:进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不受他国汇率变动的影响,因此本币升值会使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下降,从而导致国内商品进口的增加。
  (二)汇率变化对外贸的长期影响
  目前理论界有关汇率变动对外贸的长期影响的讨论可分为两种:中性论和非中性论。所谓中性论是指汇率变动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对一国的贸易影响趋于零。因为汇率变动形成的价格竞争优势只可以在短期内存在,而在长期内各种制约因素逐步抵消了由汇率变动形成的价格竞争优势。所谓非中性论,即汇率变动不仅在短期内可以促进一国的出口贸易扩大,而且可以促进一国出口贸易的长期、稳定发展。其理由是: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不仅表现为短期内价格竞争优势的形成,更重要的是,这种短期贸易促进功能可以为启动一国潜在的、有利于动态比较优势的各因素发挥作用,进而推动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笔者认为,汇率变动对外贸发展长期有利效果并非汇率变动本身造成,而是以汇率变动为契机,通过比较优势的转换形成。因此,要使汇率变动具各出口贸易长期发展的促进作用必须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
  1.出口产业应具有规模经济特征。因为汇率变动产生的价格竞争优势只是短暂的,要使此种优势转换成长远优势,必须保证出口产业在汇率变动的短期作用效果下迅速形成不仅仅依赖于价格因素的产业竞争优势。很显然,这种竞争优势的转换必须以规模经济为基础。只有出口产业具有规模经济特征,这种竞争优势的转换才有可能在短期内完成。
  2.出口国应具有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完善的产业体系不仅仅是汇率变动的短期效果赖以发挥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支撑出口产业实现比较竞争优势转换的重要前提条件。只有具备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才能保持产业间和产业内的合理结构和紧密联系;有关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连锁效应才有可能得以充分发挥,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才有可能在接受短期出口贸易发展拉动的同时,反作用于出口产业比较竞争优势的转换。因此,任何两头在外的飞地经济都难以通过汇率变动的方式实现出口贸易的长期、稳定增长。
  3.人力技术资本的积累和供给是影响一国长期汇率变动效果的最根本因素。汇率变动的长期贸易效果既然是通过动态比较优势实现的,那么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该贸易效果赖以实现的重要物质基础。要促成产业结构的改善,高水平的人力技术资本的投入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历史证明,当一国经济发展到要素察赋优势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逐渐消失时,人力技术资本的供给将成为该国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三、对我国外贸应对汇率变化的建议
  从2005年7月21日起,人民币不断升值,美元兑换人民币已经突破7.0这个关口,在巨大的升值压力之下,我国政府和外贸企业应采取相应对策来应对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压力。
  (一)政策方面的建议
  当前,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己经形成,升值的预期往往比升值本身更可怕。从日本的经验来看,升值预期的自我实现往往会导致汇率的超调,而汇率的过度波动,特别是大幅度升值会对一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我国政府当务之急是采取措施、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三大原则,缓解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压力。
  1.完善央行干预机制。
  外汇的市场化改革要求逐渐减小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频率。现在的情况是中央银行入市干预的交易日数超过总交易日数的70%,对银行间市场的头寸基金全部收购或供应,可以说主导了市场汇率的形成。扩大汇率波动区间后,中央银行应减少市场干预频率。中国人民银行也将根据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适时调整汇率浮动区间。除非当市场汇率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趋势性的、较长期内的低估或者高估,并可能对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时,中央银行才入市干预。
  2.综合利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
  针对目前人民币存在的升值问题,我国应采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相结合的方式来为人民币进一步升值“虚火降温”.主要措施有:
  (1)调整出口退税率,减少对高能耗低附加值商品的出口补贴。我国目前平均出口退税率高达15%,但财政却又无力支付,可考虑合理利用外汇储备加快拖欠款的偿还,以加快企业资金的周转和减轻国家财政支出压力。税率下调的结果会使我国的出口增长放慢,经常项目余额减少,从而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另外税率的调整也可以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
  (2)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管制是降低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重要途径。对于像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大型中资跨国公司的全球资金调拨以及银行持有更多的海外资产等应逐步放宽,扩大国内企业和居民用汇的权利等。实行差别准备金制度,适当提高对新增非居民人民币存款的准备金要求,从而降低银行支付给新增非居民人民币存款的利率;鼓励境外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并放宽境内机构发行外币债务管制。
  (3)降低人民币存款利率或提高贷款利率。存款利率应下调到使人民币的收益率低于其他国家货币如美元的收益率,从而有助于避免大量“热钱”流入我国,降低人民币来自资本项目盈余的升值压力;提高贷款利率会增加出口企业的成本从而会引起出口增长放慢,降低人民币来自经常项目盈余的升值压力。另一方面,对于投机性的热钱要严格监控坚决杜绝,以维护我国汇率制度和宏观经济的稳定。
  3.调整进出口商品的贸易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我国目前较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决定了我国贸易商品结构具有如下特点: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较大比重,是我国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所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有了快速发展,但是技术含量和知识含量仍很低,依然是高科技产品的主要进口国: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仍然很小,新兴服务业的出口竞争力明显不足。从我国的贸易商品结构可以看出,我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外国需求弹性较小,而且面临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而进口的高科技产品和机器设备的国内需求弹性相对较高,这一贸易结构特点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改善。因为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并不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这是因为:比较优势理论主要强调静态的贸易利益,忽略了动态的贸易利益,即贸易对产业结构的演进、技术的进步以及制度创新等的推动作用。在贸易自由化和经全球化日益加快的环境下,劳动力、资源、资本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加上技术的进步和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推动了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新材料对资源的替代以及劳动力要素的提高对数量不足的弥补,从而使得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因此,我们不能被当前的比较优势条件所限制,而应该通过产业政策的制定,发展我国的主导产业,将我国潜在的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竞争优势。
  4.降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国别依赖。
  目前我国对外出口地区结构上极端不平衡,出口集中在少数国家,增大了对这些国家市场的依赖性,从而可能使中国在国际经济、政治斗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如下文图表所示,以2006、2007年为例,美国和日本两个市场占我国总出口市场近一半。论文格式另外,我国贸易收支顺差很大一部分是来自美国,而与拉美、非洲等大多数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和经贸合作相对较小。因此,从对外贸易地区结构上看,我国应努力开拓拉美、非洲、东欧等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适度减轻对日本、美国、欧盟以及东亚一些国家或地区贸易市场的过度依赖,从而减轻与美、日等国的贸易摩擦,减轻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压力以及升值对我国贸易的冲击影响。
  (二)企业方面的建议
  具体措施如下:
  1.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企业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汇率机制改革后,出口企业如果不能摆脱以往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出口价格的“三低局面”,将很容易减少其在国际市场所占的份额。因此,出口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品牌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另外,挖掘内部潜力,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节省不必要的费用,大多数出口企业应从抓内部管理入手,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尽量减少原材料采购环节,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走差异化、品牌化之路。我国很多企业缺乏长远品牌规划,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企业面临的是与世界品牌竞争的市场。出口企业要尽快提高出口产品档次,提升产品的品牌内涵和设计能力,创建出口产品品牌优势,走高端名牌之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国外频繁以反倾销、特保等措施来给中国企业施压。
  3.加快海外转移,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出口企业应逐步进行资源整合,合理利用财务杠杆,通过收购兼并等手段,适度加大海外扩张的步伐,建立全球化生产贸易体系。这样可以提高对汇率变动的抵抗能力,减少个别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
  4.提高汇率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中国的外贸出口企业应当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汇率风险,目前国内企业可以使用的汇率避险工具主要有人民币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期货交易、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权、掉期交易、出口押汇、福费廷和结构性存款等。企业应充分了解这些业务的功能,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与期望回报率对各种产品进行选择,注意选择合适的交易时机作外汇保值交易锁定结汇收入,提高汇率风险防范意识,积极与专业银行合作,可以有效地规避汇率风险,这也是缓解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出口贸易负面影响的一个现实途径。此外,中国需要加快汇率利率机制改革,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打造公平、有效的宏观平台。

相关论文

汇率变化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经济
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企业战略管理
国际贸易一体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探略
世界经济低速复苏下我国民营企业出口
世界经济的新格局与中国经济的长期增
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汇率变化如何影响外商直接投资
“一带一路”背景下《当代世界经济与
金融危机下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