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论非专业类艺术课程的教学改革设想与实践

  当前,在我国高校现行的专业课程设计中,一些非艺术类专业安排了艺术类课程,以实现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如某些高校的建筑、园林、广告等专业专门安排素描、色彩等艺术类课程,以期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造型与色彩技能,在日后的专业实践中具有起码的造型与色彩的识别能力,甚至是创造能力。这类课程一般都在沿用专业美术的教学程序,都是从最基础的几何体写生开始,再过渡到静物写生、实景写生,训练学生的观察与造型能力。尽管此类课程的许多教师和学生都非常认真努力,但实践效果表明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不理想。笔者作为一线老师,长期关注视觉传播中的平面审美,认为传统的教学内容及方式若不做出适当的调整,摸索出一条适合非专业的艺术审美教学之路,视觉美育教学恐怕将陷入一种空洞的技术教学窘境,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学生既不能形成造型及色彩能力,更无法形成真正的审美能力。
  一、传统平面视觉美育中的缺陷
  这里谈的教学主要是美术类,即美术基础教学中的素描和色彩。就笔者所在的教学单位,由于专业培养的需要,培养方案中就有基础素描与基础色彩,课程目的是为以后的平面设计服务,即培养学生基本的图形创造能力及审美能力。换句话说,艺术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教学,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柏拉图说:良好的文艺教育“能生产心灵方面的节制”,使受教育者知道“怎样生活更有意义”[1]。教育目标始终“要以内在的美德为归依”[2],但是眼下的大学里普遍的教学内容与方式大都忽视这一目标,主要集中体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非专业的美术课程完全套用专业的培养模式不适应现实情况。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现代美术教育往往都是从几何体或静物开始的再到石膏头像、胸像、全身像、真人等写生过程,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与审美能力。现实的情况是,美术专业的学习时间是四年甚至更长,但非专业的学习时间只有一年甚至更短,根本无法通过这套学习方法掌握造型规律,也无法由此进入审美世界,遑论“内在的美德”。
  从实际效果看,非艺术类专业课程由于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又没有一定的基础,必须从几何体和静物入手,而几何体和静物形式枯燥,学习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套适合美术专业学习体系的一部分,取其基础部分用于非专业的短期学习,让学生专注于结构或调子表达,难以让其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审美规律,进入审美境界,即便是基本的造型能力也难以实现课程所期待的教学目标。因为时间相对较短,这又仅仅是众多课程中的一门,且一周仅有一两次课,课堂时间严重不足。相比之下,专业素描或色彩课堂时间要充分当得多,且课程具有连续性,学生的学习从思考到动手都是一致的。如果不考虑这个差别,就有可能陷入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窘境。
  其次,几何体与静物教学在审美中容易陷入概念之中而缺少相应的审美反应。审美活动不仅是一种情绪反应,更是知识反应。也就是说,人在面对审美对象时,不仅有相应的审美愉悦,还会出现相应的审美表达。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你看到一轮月亮或一片落叶时,如果你找不到一个与之相应的句子,那么这个场景对你来说就没有意义。在现有的教材中,几何体和静物主要不是作为审美对象考察的,而是作为造型对象对待。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世界已经被分解为各种几何图形,而几何图形是人们用来观察世界的模具。人们认为,如果一个人真正掌握几何体的构造及其与世界构造的关系,就可以画出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非专业美术课程离不开造型训练,自然就离不开这一套训练方法。
  从纯粹的技术训练说,这种看法或许有它的道理,在实践中也确实有一定的成效。但缺陷非常明显,那就是,现行美术教育体系下的专业教育成效越来越受到怀疑。主要原因是众多接受这套训练的学生最后真正成材的只是少数。每年美术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生毕业总数不少,但能真正理解美是什么,如何进入审美境界,美的表现形式是什么等的学生是少数。由此可以看出,这套训练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数已经被技术化,只能沦为画匠,甚至是蹩脚画匠,成为画家的只有极少数。专业美术教育尚有这么严重的问题,将其不假思索地全盘搬到非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从最直接的成效上讲,如果成效十分突出,那么学习者就可以借此培养接近美术专业的造型与色彩能力,从而在设计上拥有较广阔的空间;如果效果一般,那么学习者就难有收获。即便真的形成一些造型与色彩能力,在技术上也无法跟专业生相比,更别提审美能力。
  最后,如果没有相应的审美学习,那么单纯几何体式的写生训练容易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之前没有相应的基础,课程学习时间又短,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调动。从教学实践看,相比风景画面,学生很难在短期内从几何体中体验到“美”的因素,老师不容易在几何体中将“美”给讲清楚,因而只是一味地为学习而学习,过程较枯燥,成效自然难以彰显。
  二、解决之道的探索与实践
  作为长期实践视觉教学的一线教师,笔者曾对上述现象感到非常困惑,一直在探索改变这种教学局面的方法。
  针对传统造型与色彩训练所采用的几何体与静物写生对非专业学科课程学习的种种不利因素,我们开始思考一种确实可行的教学与训练方法。这套方法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它必须确实能够在短期内即教学时间内,让学生迅速掌握快速提高造型规律,明显提高造型能力,基本可以用图形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二,它必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逐渐了解并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与运用法则,明白色彩与形式的关系。第三,它必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美的一般规律,培养基本的审美能力,区别视觉上的审美效果和传播效果。   从理论上讲,现有的几何体与静物写生也可以达到上述效果。但在教学实践中,这个教学目标与教学实践却渐行渐远。原因在第一节中已经交代过了。审美毕竟是一种以情感为主导的感性活动,是第一印象中直接产生的效果,而不是理性分析的结果。因此,对非专业的短期教学来说,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首先,要从观念到实践上都打破几何体和静物是所有造型与色彩学习必经之路的陈腐教条。确实,从理论上看,世界上的所有形象几乎都可以用现有的几何图形概括,但是,我们不能得出所有造型能力都需要通过几何图形的学习达到的结论。如果这一教条被废除,那么这类教学的空间就会被大大地拓展开来。
  其次,要进一步推进这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就必须突破“基础教学从画室开始”的另一个教条,让学生快速进入愉悦的审美场景之中。把学生圈在画室里不断地画静物只是一种现代教学形式,并非所有造型与色彩学习训练都一直如此。古代没有这样的教条,但并不因此而阻碍古人的造型学习。因此,教学地点并不一定就只能是教室,它还可以在别的地方。只要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地方,就应该是我们认真考虑的地方。室外,尤其是风景宜人的地方就成了教学首选之地。
  为了彻底破除不利于我们的教条,经过几年的思考与探索之后,我们决定在总结前人对平面视觉审美学习与创造的经验基础上,开始摸索一系列具有创新特色的教学方法,发展一套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越过所谓的“基础技法”,直接进行审美学习与创造,将构成美的要素提炼出来,让学生在审美中直接把握造型与色彩,并反过来用所学的构图造型与色调能力创造美的画面。
  具体说来,就是带领学生到室外观察与写生,直接向大自然学习。自然本身就是美的化身,蕴含无限丰富的美的元素,哪怕是一棵矮小不起眼的植物,如果满怀深情地注视它,就会发现它是美的。对多数人来说,室外的小植物等肯定专业画室内精心摆设的石膏或静物要动人得多,面对它要比面对静物更让人感到愉悦。但对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人来说,真要动手描绘,却不知道从何处下手。
  如果采用当下流行的那一套教学方法,肯定就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难题。但倘若我们直接从美术本身而不是教条出发,就会发现,即便是这些简单的小植物,无论是单株还是几株,甚至是数丛,都有不变的美的规律,构成这些小植物自身的秩序,让观赏者感受到它们的美。例如,无论是何种植物,生成何种模样。有何种姿态,它都由叶子和枝干构成。这些叶子和枝干本身无论如何相似,都会表面出大小、高低、长短、粗细、疏密等有规律的节奏。正是这些和谐有序的节奏产生美,让观赏者感受到自然本身的韵律之美。如果我们将这些自然展现出来的秩序介绍给学生,让他们真切地感受自然的有序,他们就开始在观察中慢慢培养审美能力。让学生明白自然的美的规律后,再加以一定的美术技法训练,学生就可以面对眼前的风景,知道该从何下手,不再不知所措。
  这样,传统的基础素描(主要是几何体和静物写生)就变成线描,用线条塑造美的形象;基础色彩(主要是静物)就变成了风景创作。“基础素描与色彩”在此合并为“风景画”。如此,学生就从单调枯燥的静物中解放出来,欣赏优美的风景,在风景熏陶中学会控制外形与色调,最终具备基本的造型与色彩创造能力。
  完成了外形把握能力和一般画面的审美能力训练后,再进入风景的色彩表达就很顺利了。色彩可以在调色的单项训练后,直接在线描的高低、长短、疏密等构成基础上,再加上色彩的冷暖、明暗、鲜灰等画面训练,需要的时候还可以以色代型,即只画所需的颜色而有意忽略形状,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短期内迅速进入风景画的审美创作之中。
  在实践中,这方面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主要涉及造型及色彩能力的学习与运用,重点在于构图能力与色彩创造能力。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构图、线描、调色、临摹、写生、创作与评论。其中构图部分在于培养学生的画面分割能力;线描重点培养从整体到细节的观看实践能力;调色是指导学生学习色彩的创造及使用;临摹是世所公认的大师学习,主要学习世界主要的名家名作;写生是到风景现场进行审美创作;创作是在写生的基础上,并获得的各种美的因素在画面上表现出来;评论主要是平面视觉批评,主要针对当下日益繁荣的美术及摄影作品市场,为艺术家与客户之间的交流建立桥梁,引导艺术创作及艺术流通走向积极的方向。
  这样的教学基本上就做到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笔者所在的广告专业并不培养画家,但通过风景画的学习体验,除了让学生提高审美素养外,还让他们体验平面视觉艺术的创作过程,了解内在涵养,学会鉴别与分析视觉艺术的基本品质。
  科林武德在《艺术原理》中将人在艺术中的审美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直接感知材料的“直觉”阶段;第二阶段是作品作用于感受者而在感受者身上出现的“想象”阶段;第三阶段是用已有的知识对作品进行分析的“批判”阶段[3]。这三个阶段构成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
  甘阳教授曾说:“无论在信息时代可以获取多少信息,无论在技术时代发展多少专业技术,无论数学物理生物科学如何发达,无论可以掌握多少外国语言,所有这些都加起来仍然不足以提供一个真正充分的教育基础。”[4]因为这并未触及教育的根本问题,即一个民族的文化问题。一个非专业的艺术审美教育教学问题或许还不足以上升到民族文化的高度,但它却有可能涉及“真正充分的教育基础”,如果一线教育工作者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不改革和推进自己所教领域的内容,让学生充分领会它的魅力,那么,教育就很难承担一个社会的智力之源之重任,艺术教学尤其如此。
  一个只注重艺术的社会和时代一定是虚幻缥缈的,但一个忽视艺术的社会和时代一定是苍白和贫乏的。艺术教学的改革目的,就在于承担起一个时代起码的梦想,激发人们的追梦意识。

相关论文

艺术教学改革实践课程
试论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浅析小学数学量感可视化教学
论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实践
论沉浸传播的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实践
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浅谈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
试论大学物理教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试论课程思政背景下职业院校保险人才
试论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整合信
浅谈图书馆在数字人文服务研究中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