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公共管理论文 > 公共政策论文

华人移民历程及美国对华政策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7-003-01
  由于在不同时期,去往美国的华人数量、目的、层次不一样,当然这也跟美国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华人的态度、政策有很大的联系。所以本篇论文主要依据美国的对华移民政策将华人移民历史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两个阶段。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人开始大规模移民美国。1849年,美国旧金山发现金矿,太平洋铁路的修建也需要大批劳工。当时的中国,清王朝日益衰落,鸦片战争爆发,太平天国等农民运动此起彼伏,民不聊生,许多中国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出洋谋生。然而到19世纪后半期美国国内对劳动力需求急剧变化,华人被认为与白人争夺就业机会,在白人至上的美国遭受种族歧视。1882年美国颁布《排华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向某个种族实行限制移民的法律,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明文禁止某个种族入籍的法律。自此,为期60年的美国华人史上的“黑暗时期”到来。“排华法案”之后,不仅造成进入美国的中国人屈指可数,而且还引起了“单身汉社会”等一系列问题,从1882年到1943年期间,美国华人数量不但没有增加,还减少了3万。长期以来,华人被排斥在美国主流社会之外,只能做一些洗衣、餐馆、杂货之类的工作,在政治上更是被称作“沉默的一群”。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1942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被迫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成了抗击日本的盟友。为了拉拢中国,拖住日本,美国国会于1943年通过了废除排华法令的《马格纳森法案》,允许每年有100人左右的华人移民美国,同时还允许华人加入美国国籍。虽然此法案并没有给中国以平等的移民配额,但这却标志着华人正常移民的开始。之后到达美国的华人数量逐渐增加,华人社会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土生华人日渐增多,并开始融入美国主流社会。
  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白人对有色民族的宽容心理也有所增强。美国的移民政策也实施的做出了调整。1965年约翰逊总统签署了《1965年外来移民和国籍法修正案》。该法案允许中国同其他东半球国家一样,每年向美国移民2万名,比战后初期增加了近二百倍。这项法案对美国华人移民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华人移民主要来自香港和台湾。大陆移民大部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去的美国。最初的移民大多缺乏技术,英语水平低,只能在华裔社区内从事低收入的体力劳动。后来越来越多接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职业技能的华人移民进入美国。尽管一开始工作境遇不慎理想,但是经过努力和调整后,他们会重新实现向上流动。大批华人成年移民的到来,既为美国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为华人社会的发展储存了大量的人力资本。
  目前,美国华人的教育水平比全美的教育水平要高出很多,接受大学教育的华人学生是白人的两倍,家庭收入比美国家庭平均收入高出10000多美元,犯罪率、离婚率,在全美各个民族来说都是最低的。因此,华裔在美国为自己赢得了“模范少数民族”的称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华人在美国就已经真正实现了自己的平等权利。华人必须用比白人几倍的勤奋和努力才会获得与白人相同的就业机会,然而现实中的“玻璃天花板”始终阻碍着华人向高级管理层的发展。华人夫妇都是双职工才会造成家庭收入高出白人家庭很多。另外华人社会中两极分化严重,除了一批脱颖而出的华人精英,还有大部分华人仍从事百余年前的旧行业,如开餐馆、洗衣服,当保姆等,无法接近主流社会。“模范少数民族”理论看起来似乎是对亚裔少数民族的褒扬,实际上在这一理论的背后掩藏了很多问题。许多政府决策者就认为既然华人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成就,那么政府就没有必要将有限的公共补助资金分配给他们。还有一些媒体借此来煽动其他族裔的美国人对华人的不满和仇恨心理,从而造成对华人的“逆向歧视”。
  三、思考
  华人在美国160多年间经历了从初期的受欢迎,到后来被禁止、限制,再后来又重新受欢迎的过程,或者说是,从最初被雇用、继而遭排斥到终被接纳,并成为美国“模范少数民族”的艰辛历程。然而要想达到与美国白人享有同样的公民地位,华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自身的勤奋努力外,华人必须团结起来,与歧视和不平等作坚决斗争。另外,还应该提高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只有更多地华人出现在美国政坛,才能有更多的话语权。

相关论文

移民历程政策美国华人
浅谈历史学角度下我国茶的发展历程
关于后疫情时代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政
试论以公共政策视角探索乡村振兴之路
财政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政策执行方法研究
房地产去库存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研究
试论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分析及对策
论我国储蓄国债发行市场现状及其政策
公共政策视角下城市口袋公园建设构想
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