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2004 年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席卷全球,使我国同世界各国间的空间距离逐渐缩小,并且在经济、政治、文化间的交往日益密切,这给我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不仅表现为生产和消费的全球化,也表现为思想和文化领域的全球化,这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同时也意味着这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考验。
  (一)使大学生的国家意识逐渐弱化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中国在的现代化进程中已经不可否认的融入到世界体系中。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观念对我们的影响和渗透。经济全球化缩小了事业各国之间的距离,出现了所谓的“地球村”现象,中国人也成为了“世界公民”,对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大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这一现象和趋势。总的来说,当今大学生的思想是健康的,积极的,他们中绝大多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我们也要辩证的看待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所带来的思想上的冲击,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头脑中的全球意识会逐渐高于原本的国家意识,使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感逐渐弱化。比如很多西方的人权、民主观点很容易为大学生多关注, 这些是与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相违背的,这些观点为资本主义国家干涉他国内政,推行西方政治制度和价值观扫清障碍,也使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另外,经济全球化也会使一些大学生认为在当今世界追求经济效益是最为重要的,而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二)使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意识逐渐退化
  随着改革开放,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经济的发展,已经逐渐淡化了民族忧患意识。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信息一体化使大学生的眼界开阔了,他们更多的则是引领这个时代进步的先进事物。很多大学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谈爱国主义不合时宜,他们认为此时爱国主义会成为阻碍国家间广泛交流的障碍,这样反而不利于国家的发展,这种思想使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逐渐弱化,抛弃了我国忧患意识的爱国主义传统。然而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对内仍处于内忧外患,在国内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时刻都在图谋干涉中国的和平崛起,因此,大学生居安思危、民族忧患意识的弱化使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面临极大的挑战。
  (三)使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观逐渐淡化
  经济全球化使西方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不断向我国传统文化渗透,西方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观不断冲击着我国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西方国家借经济全球化之机,利用高科技及信息媒体等手段向发展中国家大肆推广和标榜西方的文化观、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很多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崇拜西方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中流行的留学风从很大意义上反应了这点。现在一部分大学生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在价值取向上趋于功利化和世俗化,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冲突时倾向于个人利益,在这样的价值观念引导下,很多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观的缺乏导致他们更多的追求物质和经济利益,而丢失了我国传统的奉献精神。一个国家的文化就是一个国家的历史,丢掉了历史就意味着丢掉了未来。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民族传统文化的趋削弱, 对我国的民族崛起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意义深远
  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肩负着传承历史,开创未来的历史使命,更要担当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应对国际形势变化的要求,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时代需要。
  (一)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需要
  经济全球化对我们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我国现阶段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不平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这样才能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在本世纪前20 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奋斗目标。那么,就需要我们全国人民始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长期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也符合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具有高学历的人才起到了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也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的力量是不可替代的。而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同样重要,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在我国的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中也有一些问题存在,有些人欠缺民族意识,缺乏远大理想和抱负;有些人追求个人名利,贪图享乐;有些人缺乏自身修养,不思进取;有些人崇洋媚外,共产主义理念发生动摇。此外,大学生留学的回国率逐年下降,使我们费尽人力物力资源培养的人才轻易外流,尽管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却不是一个人才大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才强国战略。而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的社会主义情感,培养他们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品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信以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势在必行。
  基金项目:本文由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资金资助(项目批准号11JDSZ3086)

相关论文

全球化全球主义大学生大学爱国
浅谈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助推国家治理现
试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大学附属医院组织使命内涵研究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浅谈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传媒产业价
浅谈大学语文教育中我国古代文学教学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新型教育理论思考
试论大学物理教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