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机制缺陷与对策

  高校校办企业作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的科技型校办企业。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等部门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高等学校校办产业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年末,全国489所高校3478个校办企业的资产总额为3190.26亿元,其中两大顶尖学府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校办产业资产已分别高达近千亿元和超700亿元,占据份额过半,而大量的高校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显示出一个“强者恒强”的现实。就个体高校而言,同样存在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只有个别校办企业一枝独秀,多数企业经营困难、管理松懈、前景黯淡。能够脱颖而出的企业除了市场化程度高,企业法人治理完善外,其财务管理机制也较为健全。如何才能实现高校校办企业的”满园春色”呢?本文将从从高校对校办企业的财务管理策略出发,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剖析财务管理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高校改革的背景,提出修正对策。
  一、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校办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粗放,管理理念滞后,约束企业发展
  高校校办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是大发展时期,由于高校自身的资金实力相对薄弱,普遍存在投入资金有限投入资金不足的现象。加之创立的初衷是为了弥补办学经费不足,改善教职工福利,或解决职工家属就业等问题。再结合国家政策的宽松要求不严等因素,造成校办企业产权不清,资产评估不实等先天不足,即使在公司改制后,仍然存在企业人员身份、办公场所使用、注册资本、投资收益分配不规范等等,难以彻底实行现代企业管理的格局。比如学校对校办企业采取的不断递增经济目标责任制的考核方式,既不符合公司法的规定,有时又完全脱离企业的经营实际,造成企业将日常营运所需资金拿来上缴学校,以完成当年的经济目标任务,从而使企业陷入因为资金短缺而举步维艰的尴尬境地。再比如学校对企业负责人的任用等同于学校的行政部门,不太考虑人员的经营能力和任期相对稳定性,造成企业领导不愿不能抵制学校违背企业发展规律的错误决策。由于学校对企业的行政化管理,干预企业自身应有的经营决策权力,使得校办企业过于封闭,难以做大做强。
  (二)对校企财会人员的管理体制不顺,队伍质量堪忧,对企业帮助不大
  校办企业财务人员来源有学校的委派,或者是企业招聘,对比校外规范的公司企业,财务人员配置和专业能力都略逊一筹。呈现出:边缘化人群。高等学校作为事业单位,整体上是预算单位性质,财务工作以事业单位会计为主,企业财务工作便属于“非主流”业务,在人员安排、人才培养方面,常被“第二批次”考虑,使得企业严重缺乏具有战略管理思维,能够进行财务统筹、投融资规划等活动的高级财务人才,不能够强力支持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尴尬的位置。目前校办企业财务人员的管理体制大体上有学校委派制和企业聘任制,有些采取财务负责人委派,其他财务人员聘任制。实践中校办企业中规模大效益好的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制构建企业的管理机构,学校投资所占的股份比例不一,学校仅仅以投资人的身份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对企业没有行政性的干预。对规模小的校办企业实行财务人员委派制,由于存在委派人员与学校财务人员工作时间、劳动强度的不同,其工资待遇、福利津贴等如何协调存在矛盾,财务工作的双重领导也会存在平衡的难题,委派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稳定性受到制约。财务人员完全交由企业自行聘任,财务管理的规范性、财务人员的专业品质等学校又缺乏监控的措施,一旦企业领导违规经营等,会给学校在责任承担上埋下隐患。
  (三)财务信息失真,费用核算不全,企业利润不实,市场竞争力不强
  人员经费的核算不实。由学校派出在校办企业工作的职工的工资由学校支付,未进入企业成本,人为扩大了企业的利润;有的采用了定期返还工资的办法,但若企业效益不好,工资返还就得不到保障,出现时返时不返的现象,人为的使企业成本费用时高时低。另外这些人员的社会保障金多由学校来支付,企业没有返还,这也使企业成本费用不实。房屋、设备、燃料等费用的核算不实。有些企业无偿使用学校土地、房屋、设备、燃料、动力等资源,其费用未进入企业成本,同样造成企业利润不实。
  二、对策
  针对高校校办企业财务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对策:
  (一)学校应正视企业经营规律,对校办企业简政放权
  一是要充分认识校办产业对高校的重要性,只有从校办产业中获得巨大收益,才有可能长久持续的对校办产业给与各方面的支持保障,二是要充分认识企业财务工作对提高企业经营水平提升经营效益,才可能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与足够的支撑。这两点在各个高校均有正反两方面的鲜活事例,也是解决校办企业财务存在问题的先决条件。
  (二)优化高校校办企业财务人员队伍,保证专业胜任
  在财务专业人员的引进、培养、使用等环节要同等的地位同等的待遇。适度从校外的单位引进高素质高技能的具有领军才能的企业财务人员,对现有的人员从学历层次、专业职称、年龄结构等方面优化组合,造就一支思想品德好业务技能强的队伍。
  (三)校办企业财务分类管理,尽量采取市场化手段解决难题
  对规模较大业务成熟稳定的校办企业应该进行股份制改造,引进社会资本做大做强,财务管理企业独立运作,学校对企业的财务监督通过投资人的身份和市场审计途径。对于带有垄断色彩或者利用学校专有技术设备的独资企业,可以采用财务人员委派制,学校对财务监督通过财务工作的双重领导和校内的内部审计途径。对于小规模的校办企业,可以通过财务集中代理的方式,减轻企业的负担,更好使用学校具有的财务资源,也便于财务监控。也可以对其中的部分企业在做好财产责任隔离的前提下,完全由企业自行负责。
  (四)严格依照法律对校办企业进行规范彻底的公司改制
  从而规范学校的资金、实物、知识产权的出资评估,健全投资、管理、收益主要环节的法制化程度,避免随意性。从源头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日常的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税法律法规,防止不必要的干预,以法律思维法律手段发现问题能解决问题。
  三、结束语
  “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始终是高校产业工作指导方针。从国家宏观看,高校产业对发展国际高新技术、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换代、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社会就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学校微观看,高校科技产业对补充办学经费、提高学校科研实力、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等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高校产业要发挥自身基础研究、集成研究、创新研究的优势,积极响应国家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的号召,积极主动与学校优势学科一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攻克核心和关键技术,培育战略性产业,大力推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同时高校产业还要主动地融入到与地方以及大中型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中去,促进相关行业技术进步和区域技术创新,增强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只有对发展高校产业有战略性的认识,才有可能重视校办企业的财务管理,只有对校办企业的现状有清晰的把握,才有可能提升校办企业财务的规范化程度。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现代企业财务理念、先进的管理方法,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

相关论文

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对策缺陷
数字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探讨
试论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构建
做好文秘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的研究
成本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将柔性管理融入企业人力资源
试论党建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
试论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风险管
数字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新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困境与对策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