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农林学论文

清代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结构研究述评

  农业结构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学者张保民(1982 )认为,农业结构是农业经济中各种经济因素的构成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清代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转轨时期,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在这一时期农业结构出现了新的格局。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对清代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结构的研究主要从治理政策、影响因素、社会变迁等方面展开。而从区域之间、族别之间农业结构的比较研究,或对清代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结构的具体演变、各民族的分布与变迁、美洲新作物引入等方面研究并不多。为了进一步明确现阶段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做好规划,本文对清代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结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1 关于农业结构的阶段划分与特点研究
  关于清代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结构的阶段划分与特点的研究,学界都是将雍正四年的改土归流这一政策作为重要的切入点。龙先琼(2001)将历史时期湘西地区的开发活动进行了梳理和简要述评,分为先秦时期、秦汉至唐时期、五代至清初土司时期、改土归流与苗防屯政时期、清末和民国时期等阶段。并认为在土司时期的部分苗族、土家族地区,仍然是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时期,主要的生产活动是采集、狩猎、农耕,而林业、畜牧业、副业等是附庸部门。而在改土归流以后,苗族、土家族等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为辅的农业结构。总结得出,改土归流之后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与发展,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喻湘存 (2002)将历史时期湘西苗族、土家族地区经济发展类型分为隋唐以前的苗族、土家族地区在羁縻制度下的自然经济、隋唐以来至明清时期的开发经济以及改土归流后的发展型经济。并认为在改土归流以后,湘西苗族、土家族地区的农业生产、手工业、商业都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
  总之,对清代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结构划分的研究,基本上是以改土归流为界限,分为两个大的历史时期。同时,清代的改土归流是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开发的重要转折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结构也由采集、狩猎的简单农业结构模式逐渐向农、林、牧、副、渔等生产部门协调发展的模式演变。
  2 关于农业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
  清代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结构的演变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已有研究主要将这些因素归纳为治理政策、新作物引入、人口迁移、自然灾害等方面,并认为,治理政策是清代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结构演变的关键影响因素,其影响力度最大。
  2.1 关于治理政策对农业结构影响的研究
  关于治理政策对农业结构的影响的研究多集中在改土归流上。学者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改土归流进行了分析。李世愉(1984)中探讨了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对流的原因,并认为改土归流对于解放少数民族的生产力和加强民族融合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伍新福(1986)认为,“归流”后湘西苗族地区的农耕工具和手工工具有了显著改进和发展,人口也大量增殖。杜成材(2007)以经济模式的角度分析了湘西土家族、苗族与汉族的文化差异。王高飞(2013)阐述了改土归流之后,苗族、土家族地区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环境与地理环境的影响变迁。刘莉(1991)对湘西苗族、土家族地区在“改土归流”前后生产工具;耕地面积;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商业的繁荣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概述。彭官章(1991)认为,改土归流促进了湘西苗族、土家族农业经济的发展。
  2.2 新作物引入
  明清时期,我国引进的美洲作物主要有玉米、番薯、辣椒、番茄等近30种。其中番薯、玉米也推广到了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这些美洲作物的引入促进了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生产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消极影响。
  王思明(2004)分析了美洲作物对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增加了中国粮食作物的种类和产量;推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拓展土地利用的时间与空间。蓝勇(2001)认为,明清之际玉米、马铃薯、红薯的传入与推广既有积极意义的一面,还存在许多负面影响。
  研究美洲作物入湘的专题研究。王佩良(2008)对花生、番薯、玉米、辣椒等美洲作物传入湖南的路径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张敏波等在(2007)中研究了清代玉米作物在湘西传入栽培情况、在湘西推广栽培的动因分析以及对湘西种植业的影响。认为玉米的引入和推广,丰富了粮食作物的构成,改变了食物结构;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粮食总产量;推进了粮食商品化和家庭副业的发展。同时,也分析了消极影响。随着玉米取代稻谷成为种植业的大宗,传统农作物的种植日益缩小,林牧渔猎严重衰退,再加上生态破坏,灾害频繁,不利于湘西种植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 人口迁徙
  明清时期,形成了以“江西填湖广”这样一种以江西人为主的各省向湖南移民的浪潮。这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不仅为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成熟的农业生产技术,还丰富了该地区的作物种类,促进了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开发,是造成清代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结构演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罗运胜(2010)认为,汉族移民对沅水中上游地区农业开发有一定的积极影响。郗玉松(2014)认为,清初,苗族、土家族地区相继完成了改土归流,流官取代了土司的统治。大量的移民进入到苗族、土家族山区,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还带入了适合苗族、土家族山区的农作物玉米,玉米的引种提高了苗族、土家族山区的粮食产量,满足了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吸引更多流民进入到土家族山区,促进了湘西苗族、土家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   2.4 自然灾害
  清代湘西少数民族地区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清代影响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主要为水灾、旱灾、冰雹和虫害,而水灾和旱灾是清代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最为普遍的农业自然灾害。张颖华(2011)分析了清代前期湖南自然灾害的特点,并对自然灾害严重影响湖南粮食生产进行了探讨,认为自然灾害使得湖南大部分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总是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自然灾害直接阻碍着地方社会经济稳定和持续地增长,也成为了湖南社会经济在向近代转型之初仍徘徊于生产力落后、民众贫困状态的重要原因。
  3 对清代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结构研究的重要意义与不足
  以上所述可知,学界对清代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结构的研究不仅厘清了清代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结构阶段划分与特点,并着重从治理政策、新作物引入、人口迁徙、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农业结构的因素,这对于清代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结构研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成果为目前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发展和经济开发,也提供了历史借鉴和参考,为解决现代农业结构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
  当然,在新世纪的社会经济和学术发展背景下,已有研究存在若干不足。地方史料的挖掘、整理和利用不够;区域之间、族别之间农业结构的比较研究还比较薄弱;清代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结构具体演变的探讨也较少;清代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的分布与变迁、美洲作物引入等方面的探讨,也还留有较大的空白。这些都是在将来研究中可以着力挖掘的地方。
  通过上述研究状况的梳理,为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研究清代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结构演变,笔者认为今后的研究至少应从如下几方面推向前进:扩大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史、科技史的研究队伍;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史、科技史的重视;加强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区域史的整体性研究;继续深化清代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新作物引入、民族分布、区域比较等专题研究;大力挖掘和利用清代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资料。

相关论文

湘西述评清代少数民族民族
浅谈如何开发幼儿园民族文化课程资源
少数民族地区民办高校动画专业应用型
“一带一路”沿途内的多民族文化交流
从文化自信角度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
武陵山片区民族团结示范区的模式选择
浅析傩文化中的信息属性与民族心理
家校共育视角下民族文化传承路径探析
探索岛屿旅游视域下海南民族文化的传
浅析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
浅谈铁路交通助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