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生作文厌学情绪成因初探

  一、作文厌学情绪的形成及对策问题研究的提出
  作文在学生课程设计中有着重要地位,作文在中学所有学科的实际定位是比较高的。如果我们确定了“作文”作为“语文”这一中学基础性学科的重要组成模块,对制止学生作文厌学情绪萌发甚至蔓延,对中学生学习数学、政治、英语、物理、化学等初中阶段其他学科,甚至对初中学生继承和发展祖国优秀文化遗产,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但是作文在现实教育教学中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作文目前已走到了很尴尬的境地。
  有研究报告指出,积极的学习心态可以正面推进中学生各种学习任务进行,保证以最低限度的努力取得不错的效果。著名学者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自身的强烈需求是做好事情的必要条件”。
  二、当今农村中学生作文学习的大体情况
  为了取得当下农村中学生作文学习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分工合作,采用问卷调查模式,对“作文学习”进行较大规模调查。
  1.有关“初中学生作文学习兴趣”的调查。
  调查对象及所用方法:本次调查抽取南沙东涌中学初一7、8班,初二3、4、6班,初三1、5―6、9―10班500名学生进行调查了解。调查采取“印制问卷调查法”。
  调查结果和简单分析:对作文学习不感兴趣,认为作文学习无所谓的学生385名,占全部被调查学生的77%,其中男生182名,女生203名。从结果看绝大部分农村中学生认为作文学习不重要。上作文课能认真听课的学生197名,占全部被调查学生的39%,男生82名,女生115名。
  2.对“如何调动学生作文学习动力”的分层调查。
  为了解“如何调动学生作文学习动力”的情况,几位老师从“外在”和“内在”等两个角度设计了几个问题。“外在”项包括:作文教师的授课方法;作文教师的态度;学生得到教师肯定;其他五门科目的干扰;丰富的作文课外活动。“内在”项包括:强烈的作文向上品质;对升学的巨大期待。
  调查结果:如何调动学生作文学习动力的外在影响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调动学生作文学习动力的外在影响,排在第一和第二的依次是“丰富的作文课外活动”(31%)、“作文教师的态度”(21%)。
  如何调动学生作文学习动力的内在影响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如何调动学生作文学习动力的内在影响,主要是“强烈的作文向上品质(53%),但这一因素与“对升学的巨大期待”(47%)相比,相差并不是很大。
  3.为了解“降低初中学生作文学习热情”的主要原因。我们从“外在”和“内在”两个角度设计了几个问题。
  “外在选项”主要包括:作文老师的课堂技巧;作文老师的态度;其他五门功课的压力;作文学习环境;校本教材。“内在选项”主要包括:学生不良的作文模式;沉迷与作文无关联的事;高效学习方法缺失。
  调查结果:降低学生作文学习热情的外在选项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其他五门功课的压力”与“校本教材”是降低学生作文学习热情的主要外在选项。
  降低学生作文学习热情的内在选项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很多学生选择“高效的学习方法缺失”(38.9%)作为“降低作文学习热情”的内在选项。
  三、农村中学生“作文厌学情绪”的主要表现及厌学原因
  1.农村中学生普遍存在作文厌学情绪。
  农村初中学生普遍存在作文厌学情绪,主要表现为对学习作文、写作文不感兴趣甚至比较厌烦等。尽管各个学校和很多教师已经对他们有各种约束,但一些学生仍然无法坚持正常的作文学习和作文写作。
  2.农村中学生作文厌学的主要表现及具体特征。
  当前农村中学生作文厌学的主要表现为对作文学习非常不上心,很多学生认为作文学习可有可无。学得再好,在考试中也很难取得高分。相反,如应付去学,只要不离题,作文评分也过得去。由于有了这样的想法,不少学生对学习作文抱着无所谓态度。在课堂上爱听就听一下,不爱听就干脆不听,甚至开小差,干一些与课堂毫无关联的事情。课后作文心情好的时候就做一点,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搁在一旁。
  部分同学对作文学习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他们知道考试的压力(毕竟作文占了4成的分数),对作文的态度比起认为“可有可无”的同学要积极很多,但缺乏明确的作文取分目标和严密的实施步骤,以为上课用一点心思听讲,做完老师安排的任务,不开小差就行了,从来不主动寻求同学或者老师的指点和帮助。
  部分同学对作文学习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考试时自己能应付自如,平时下再多工夫也是白搭。更有个别学生认为,考试题当中的两篇阅读题可以给自己的写作带来帮助,考试时只要参考阅读材料就能顺利完成写作。
  综合以上三种表现,我们可以梳理出农村中学生厌学作文、厌写作文的一些特征:
  第一,学生写作文积极性普遍缺失。有些学生除作文外,其他文化科目学习不错,特别是理科成绩还可以,对学习拥有很高热情,是对未来充满憧憬的主动型优质生;有的学生对学习比较用功,学习成绩还过得去,但是理解能力欠缺,悟性不算太强,作文学习在他们心目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第二,部分学生作文学习兴趣完全消失。跟第一类学生不同,他们对其他文化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较差,对未来缺乏很好的规划,可以说是无心向学的群体。与其他学科一样,他们对待作文只是被迫接受,即使科任老师经常提醒督促,还是无动于衷。这些学生在学习作文的过程中,完全体会不到学习带来的愉悦,作文学习成了一件丢人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做的事情。   3.农村中学生厌学作文、厌写作文情绪形成的具体原因
  (1)主观因素的影响
  首先,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农村中学生眼界不够开阔,见识较少。这样的先天不足导致他们不能与时俱进,缺乏学习动力,存在严重的小富则安的惰性心理。对于作文,没有一定要征服的强烈愿望,上进心严重缺失,使作文水平低下,进而受到老师的批评,产生自卑,更不愿意将时间放在学作文、写作文上。
  其次,在作文学习中,学生没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生鲜体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作文来说,这是再恰当不过了。一个人只有体验到一件事物的无穷乐趣,才会产生高昂的、继续向上的强烈感受。古人强调多走出去看世界,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收集写作的第一手素材,保证新鲜,保证独特,保证没有经过他人加工。只有这样,才有机会写出上乘的作品,才能深深体会到成功的愉悦。后人才有机会欣赏《行路难》、《醉翁亭记》等千古名篇。反观现在的初中学生,不但自己不愿意走出去,就算是老师偶尔要求大家一起出去观察、一同感悟,还很不乐意,又怎么能很好地积累作文素材呢?没有了素材的积累,作文的成功就无从谈起。长时间缺失成功体验,很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作文、主动写作文的热情。
  (2)客观因素的影响
  首先,作文不同于词语、句子,三两个字或十多二十字就完成了。它是由几十句话有序组成的,内在靠逻辑去连接,具有很高的条理性。不是堆小山丘,随手而为,一扔就搞定;是建筑高楼大厦,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有条不紊地、按部就班地搭建起来。培养这样的逻辑和条理性需要大量积累和训练,需要强大词语库和句子库作为根基。
  其次,作文本身是一个矛盾体。既是感性的,又是非常理性的;需要一见钟情,又需要日久见人心;讲求所谓的灵感,又追求慢慢推敲斟酌。这样的矛盾体决定了想学好作文就必须付出很大耐心、很多时间甚至很孤独的考验。
  但是,现实条件恰恰不允许学生有多长的时间慢慢推敲,更不允许学生学某些古代文人墨客为了追求灵感或隐居山林,或上青楼寻歌女,或为官一方跟百姓沉游山水。那么,既缺失灵感,又没有条件体验,学生又能将作文提高到什么程度呢?古时候仲永那么有天赋,就是没有能抓紧时间提高,结果一代神童“泯然众人矣”,对当今作文学习来说确实有警示作用。
  当下初中学生的时间分配是一个看似很正常又不可以忽视的问题。在现阶段学习环境下,竞争非常激烈,有些时候,分分要命,结果导致分秒必争。这在科任老师身上特别明显。虽然学校已经安排好各科课堂学习和自习时间,但很多老师还是觉得时间不够多,用各种方法、采取各种形式,多占学生时间。这样一来,学生自主把握时间就少得可怜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怎么有更多时间学习作文呢?

相关论文

厌学成因中学生作文情绪背景
试论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新
浅谈大数据发展背景下的企业财务内部
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试论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
浅谈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创新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大数据背景下日化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策
试论互联网平台异化导致的伦理问题及
浅析“四色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旅游商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