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加强职业教育 促地方经济发展

  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促进城镇化建设,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校的基本情况
  学校开设有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电机与电器、计算机及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旅游服务与管理(酒店)、等专业,拥有价值达2190万元的先进教学设备,装配有模具生产车间、机械加工中心、小家电生产线、电子电工实验室、电工考证室、汽车维修实训等车间及1000多台电脑,能基本满足现阶段学员实训、实习需要。
  近年来学校承担着产业工人培训、失业工人培训、农民工培训、库区移民人员培训和新生劳动力培训等培训任务,切实做到为当地产业转移服务、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为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岑溪服务。
  二、我市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家电工业园及服装工业园的相继扩大,汽车走进千家万户,乡村相继成立幼儿园,电脑的普及等。我校的六大专业:电子与电器专业、模具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服装专业、计算机专业的设置能够适应我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以上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增大。根据国际先进国家的经验,今后,企业生产一线技能型人才基本上来源于中职学校。
  三、我市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做法
  (一)整合资源,形成发展职业教育合力
  由市委专职副书记兼任职教中心主任,政府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劳动部门做好劳动力源头和就业的调查、摸底、建档工作,发动组织新生劳动力参加职业教育学习或技能培训;教育部门认真做好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和生源的组织;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形成职业教育规范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有序发展。我市于2005年5月出台了有关的政策,充分利用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和政策支持,因势利导,以市职校为依托,成立了市职教中心。
  (二)面向市场,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融合
  1、专业设置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
  我校的几个专业设置主要是考虑到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的。比如我市的紫泥家电工业园需要大批的家电、电子、模具产业工人,服装工业园也需要大批的服装工艺方面的熟练工人。而我校的电子与电器专业专业、模具专业、服装专业的学生刚好能适合这些企业的需要。为企业培养急需的技术人才。
  2、校企合作,双方共赢。
  我校模具专业及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与企业联合办学的专业,企业直接把工厂搬到学校进行生产与教学,给学生进行企业生产的培训。然后由学校给予企业培训经费,实现共赢。同时,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式职业教育模式,采取“学校为主,企业参与,共同培养”的形式,加强与知名企业和品牌企业的合作,实行“订单”办学,为企业“量体裁衣”培养人才。
  3、校校合作。
  自2006年以来,我市采取联合办学的形式,以政府的名义与广西高级技工学校、广东肇庆理工学校等8家学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联合办学培养我市急需的技术人才,为我市的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4、工学结合,工学交替。
  制定《岑溪市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半工半读”、“以工助学”实施细则》,吸引贫困家庭子女报读职校。并采用工学交替、以工助学的模式,让学生在校学习一年后,每年再到企业进行3个月的领薪教育实习。通过这种办学模式,既为企业解决了招工难问题,又减轻了学生家庭负担,促进了学校的招生。
  5、产学研结合,实现三方共赢。
  一是让职教中心主导专业教师到工业园区企业参与生产和研发产品,了解产品的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二是让学生参与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生产,既提高了创新意识,又掌握了前沿生产技术。三是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职教中心授课,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四是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横向联系,把我市的工业园区作为其科研和实习基地。
  6、拓宽招生渠道,确保职业技能培训在我市的普及。
  近几年来,市职教中心通过加大对中职招生的宣传,不断拓宽招生渠道,从2008年起对新生劳动力进行全员职业技能培训,让每名新生劳动力都掌握一门以上初级职业技术,实现人人先培训、人人能上岗。其中成功的做法主要是能在初中毕业年级探索早期渗透职业教育,通过产业工人培训、“阳光工程”等形式全部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三)加强培训,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1、部门配合,加大培训力度,服务“三农”。我市职教中心成立以来,广泛开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返乡农民工及其他社会成员的各类职业培训。
  2、切实做好返乡农民工培训工作,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针对返乡农民工增多的现状,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职教中心积极配合劳动保障部门,利用职教中心充足的实训设备,重点实施返乡农民工培训工程。学校采取全日制或校企合作、短期培训等方式开展职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期间安排食宿,免除培训费、学杂费,培训合格后,发放技能培训结业证书、专项能力或职业资格证书,学校负责推荐就业或提供创业指导。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要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农村职业学校教师培训是关键。针对农村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水平不高的现状,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可以通过实施现有在职教师继续深造等计划,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也可以通过职校教师到城市对口院校任教锻炼、到大学集中培训等途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还可以到企业挂职锻炼,掌握操作技能,也可以通过校本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
  四、中职学生服务地方经济的对策
  我市企业用工紧缺,而市内培训的技术工人却大量流失,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也关系到市内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用工紧缺将会进一步显现。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应采取一些对策,以不断加大我市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力度。
  一、加大宣传,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一方面要正确引导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现在,许多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持怀疑的态度,认为职校毕业只能做工人,没出息。因此我们要多形式、渠道宣传职业教育对学生就业及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宣传优秀毕业生的典型,让职业教育是农家子弟成才和创业的摇篮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二、加强规范,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用人观。
  相关的企业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力度,认真要求企业执行《劳动合同法》,切实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以待遇引人,以感情留人,吸引工人到企业上班,以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
  三、加大投入,为职教服务地方经济奠定物质基础。
  加大对职教的投入,特别是硬件设备的投入,让学生能在学校真正有东西学,能够学得会。让职业教育在软硬件建设方面都能够得到发展,确保教学质量。
  四、搭建平台,加强校企合作与联系。
  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培训要适应企业的需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征求企业的意见与建议,定期听取用人企业对毕业生的意见,调整及改进教学工作,使之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五、对留在本市的中职学生给予优惠政策。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本市安心工作,党委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的政策激励措施。比如:在廉租房及廉价房方面对留在本市工作的中职学生给予优先考虑等。
  我们要加强以“热爱岑溪、服务岑溪、发展岑溪”为出发点的主题教育,探索符合我市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产业一线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术工人。

相关论文

职业教育经济发展地方职业发展经济
跨境电商背景下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发
论疫情常态化下乡村研学旅游的发展机
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
“义新欧”中欧班列的运行现状及发展
数字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探讨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数字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路
数字经济推进农村养老工作探讨
试论课程思政背景下职业院校保险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