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银行管理论文

刍议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管理研究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一直处于稳定下降之势,据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自2004年的17176亿元,逐渐减少到2014年的8426亿元,不良贷款余额以及不良贷款率迎来了“双降”,而且防控效果也非常的显著,整体形势一片大好。
  一、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原因分析
  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则可能会出现不良贷款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宏观政策与经营大环境影响
  从商业银行遇到的挑战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影响依然存在,复苏+不确定性的发展状态,使得商业银行经营发展面临诸多的挑战和风险,直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产生了影响;第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加快了资金脱媒以及利率市场化步伐。第三,市场形势显著变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更加的宽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急剧下降,盈利增长难度加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商业银行应当稳中求进,以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提高为根本,继续实施稳定、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2009年至2014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不强,而且经济波动幅度、频率比较大,以至于商业银行信贷收缩、扩张压力增大;在经济调整期、宏观紧缩条件下,商业银行部分贷款出现了严重的沉淀现象。为了活跃资金,商业银行大量发放贷款,这成为呆账、坏账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商业银行风险防控机制不完善
  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包括以下几种,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在国内商业银行风险防控过程中,主要的防控机制不完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尤其是风险识别、计量、评估以及测控等工作,难以有效的贯彻和落实到实处。第二,风险资产质量评价以及管控机制不建全,监测报告体系尚不完善。同时,还存在着防范不良贷款措施效率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不良贷款控制。第三,授信业务管理有待强化,没有建立高效的风险预警管理制度,对风险早期预防缺乏重视。授信管理不健全、不统一,客户信用评级以及集团客户管理乏力。
  (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清收乏力
  由于商业银行一味地发展自己的业务,扩大资金规模,而与房管、法院以及工商和土地等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因此容易导致清收转化不良资产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不良资产处置效率降低,而且还增加了清收成本。同时,不良资产清收渠道过于狭窄,不利于不良资产的清收。
  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不断改善社会信用环境
  商业银行经营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建立完善、高效的法律法规机制,能否营造一个透明、公正的社会信用环境氛围。如果法律体系和法规机制不完善,则逃债行为将难以有效的遏制,进而导致商业银行陷入贷款陷阱、难以自拔。针对这一问题,实践中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从法律、制度层面,进一步明确银行在不良贷款处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赋予其更多、更宽泛的自主权利和手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社会信用环境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前提条件,因此应当加强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诚信教育,不断提高经济主体守信、自律积极性和主动性;立足实际,为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惩罚机制,从而提高企业或者个人的违约成本。
  (二)全面推进商业银行产权机制改革
  产权机制层面的缺陷是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快速发展和产生不良贷款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有效处理不良贷款问题,首先应当从产权机制改革方面努力。在目前国有性质的四大商业银行中,只有农业银行没有上市,其不良贷款问题较之于其他三个国有商业银行而言,显得更为严重。对于农业银行而言,笔者认为应当不断加快产权改革步伐,根据银行内部情况,建立健全股东大会、监事会以及董事会制度,从而使公司治理结构更加的完善。对于已上市的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以及建设银行而言,建议充分利用现代市场资源,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个人股东等,合理安排银行股权结构,不断强化股权制衡机制,以期能够从根源上有效防治不良贷款问题。
  (三)创新不良贷款处理方法
  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缓解银行不良贷款处理压力,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不良资产二级市场,将银行不良贷款业务打包出售,这也是一种创新方法。实际操作过程中,放松出售不良资产限制,鼓励民间或者外资投资银行参与不良债务,而且还可以允许成立商业化的不良资产投资基金等。对于参与债权交易的商业银行而已,根据实际债权状况,可在专业市场上对债权进行挂牌出售,其价格可根据债权风险大小、附带现金流等进行具体确定。在此过程中,出售银行、购买方之间,可采取招标竞价方式确定转让价格,避免道德风险影响。通过市场化运作,银行出售不良贷款业务以后,可快速收回资金,这样有利于资金流动性的提高;对于购买方而言,可低于债权账面价值买断银行债权,从而实现出售方、购买方之间的共赢。
  (四)建立资产管理公司,化解、剥离或者盘活银行不良贷款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成立专门的不良贷款管理公司,可以有效化解银行不良贷款。具体操作过程中,建议成立由商业银行、地方财政以及社会投资构成的股份制资产公司,将银行的不良贷款剥离出来,由管理公司具体处理,以此来有效发挥资产管理公司的作用。商业银行将己收回的抵、质押品,根据规模、类别进行细化,资产管理公司根据实际情况与银行协商选择接收、剥离方式。在处理之前,应当由资产管理公司、本地物价部门以及商业银行和资产评估机构,共同组成抵贷品估价小组,重新评估并对其进行选择性的剥离。价格重估亏空,由银行核销;地方政府部门协调职能部门,有效疏通呆账核销工序,减免抵押品和质押品剥离时产生费用开支,从而使不良贷款尽快剥离出去。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不良贷款问题是国内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只有正确地面对,不断创新和改进应对策略,才能确保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论文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不良我国银行商业
浅析我国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试论新形势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对策
试论城市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
浅谈我国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论我国储蓄国债发行市场现状及其政策
浅谈市场营销对商业空间设计的影响
浅谈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传媒产业价
浅析恢复性司法理念在我国环境犯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