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关于将环境教育融入到中职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一、进行环境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在化学实验中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现行初、中职教材有大约60%的知识通过实验引入,它不仅是化学课程的继续,而且是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重要环节。[1]实验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好时机,因为许多实验本身就存在许多环境污染的问题,实验演示的大部分物质是有毒的,有害的,有腐蚀性的,而且,实验教学更有直观性,所以必须把实验课作为环境教育的主战场,利用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总之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进行认知活动的手段,同样也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它较之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2]
  1.1规范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规范化不仅有利于减少化学实验造成的污染,而且可以减少对药品的浪费。在实验教学中,我们按照中职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通过教师示范,学生反复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熟练掌握实验操作基本技能。由于中职的很多实验的药品没有说明用量,对学生而言,是难以把握的。因此教师就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情况对实验的用量定量化,既方便了学生的操作又减少污染,节约药品。如在CCl4萃取碘饱和溶液中,若注入超过5mL以上的CCl4,这样不仅浪费了药品,而且实验效果也不理想。
  1.2 推广微型化学实验,多采用少剂量化学实验
  微型化学实验是80 年代在西方掀起的一种试验方法,具有现象明显、操作简便、节省经费、减少污染、安全等优点.微型化学实验的试剂用量少,是常量实验的十分之一至千分之一。在定性实验中,药品的使用往往不可控制,微型实验可以用最少药品,获最佳效果,减少废弃物,提高环保意识。[3]如做卤素的性质实验,所用药品种类多,用量大,我们改用微型滴管做实验,既减少了药品消耗及废物排放,又保证了实验现象明显,达到了实验目的。
  1.3 加强药物回收处理,实行药物重复利用
  现在的中职生普遍具有环境保护的热情, 却普遍缺乏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 根据适当的教学内容, 渗透废弃物处理方法的教学, 使学生掌握废弃物的处理知识和方法。实验室中的废物若已经产生且不能回收利用, 最好使其无害化。可以采用直接回收利用、回收经处理再用、废物利用这三种方法实现药物重复利用。实验药物的回收利用本身就是一种教与学的过程,而这种生动的教学,包括教师的示范作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4]
  1.2在课外活动中强化环境教育
  学生在课堂内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但若能让学生走出课堂进行体验性活动,以此获得感性知识,将对他们学习化学科学知识起着推动作用。新课标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生活中的化学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5]把环境保护教育与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以适应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和兴趣爱好广泛的特点,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主动性,保护环境美化地球。
  为了使环保教育更结合生产实际,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污染的危害性,指导学生开展环保科技活动;利用黑板报和墙报等进行宣传和展览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实例。如节约能源,节约用水,不乱扔废旧电池,使用布制购物袋代替塑料袋,不使用毒性大的杀虫剂,劝告父母少开车,使用无氟冰箱,拒食野生动物,少用罐装食品及饮料,使用无磷洗衣粉,多植树造林等等;聘请环保部门的专家来校作讲座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扩大环保教育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结合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深学生对环保意义的认识,利用3 月12 日植树节、5 月31 日世界无烟日、6 月5 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和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6]
  二、教学实践研究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主要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既可以让学生轻松地学习知识,又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实际案例,说明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学习方式的转变、自我价值的体现等方面的作用。目前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一般以渗透的方式为主,长期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下,学生从被动接受,发展到主动去发掘、探究环境问题产生的因素和解决方法,学习观念上有了质的变化。
  下面我就根据中职化学课程内容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教学案例来说明在化学教学实践中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
  5.1 物质环境中的渗透的环境教学
  氯气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课题: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需要使用氯气的地方和接触的各种含氯制品,并知道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和氯气与水及氯气与碱的反应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1、从氯气泄漏后造成的巨大损失,知道氯气有毒,从而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和责任教育,增强环保意识。2、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初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氯气的物理性质和氯气与水及氯气与碱的反应。
  学生用所学氯气的相关知识解决氯气泄漏后如何逃生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图片资料的收集和整合,教学实物的选择。
  2.实验的选择和准备。
  3.、课件的制作。
  【教学过程】(略)
  【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着重学习了氯气的物理性质及氯气分别与水和碱的反应。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氯气其它化学性质。
  三、问题与对策
  3.1中职化学环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统一的环境教育教学大纲、教材
  在各个学科教学中都分散着一些环境教育的内容,只不过分布的量有所不同。从总体说来,目前的中职化学教材对环境教育方面缺乏重视,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其主要表现在有关环境内容较为散乱,所涉及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在课堂和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方面结合的具体实例较少,教材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学校培养学生关心和参与解决与化学有关的重大环境问题的积极态度和意向,同时也不利于养成学生关心化学的实际应用倾向和独立获取科学知识的积极性。新的课程标准和相应的教科书在这方面已有了一定的改观,但真正落到实处还有待时日。
  (2)环境教育的师资紧缺
  要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首先得提高化学教师的环境意识和环境素质,这是搞好环境教育的关键。而师资问题常常是困扰环境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教师在环保知识、环境技能和环保法规等方面未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师资培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和机制,师资的缺乏制约着学校开展环境教育。
  (3)环境教育的资金匮乏
  中职环境教育还没有纳入国家教育的计划渠道,因而没有正常的经费来源,再加上基础教育的经费不足,学校很难从教育经费中拿出一部分来开展环境教育,从而影响了环境教育的开展。
  (4)环境教育的途径偏少
  虽然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许多学校还是把重心放在一些重要的基础学科上。学校在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宣传环保知识、开展环境污染调查等方面活动较少,学校组织的“环保志愿队”、“绿色小卫队”等组织也较少,参与其中的成员也不多,而且实践起来也比较困难。
  (5)环境教育的条件不足
  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条件较差,缺乏设备,没有必备的课外读物、环境专栏、仪器设备、资料片等教学资料。
  3.2开展环境教育的对策
  环境教育的实施是解决环境问题的突破口,更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具体怎样实施环境教育还必须针对中职化学环境教育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应的策略。
  3.2.1提中职学环境教育的认识
  对环境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态度,是中职环境教育能顺利开展和提高的基本前提。环境教育作为一门综合性很高的学科,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知识,与升学或就业似乎无法直接挂钩,因而常常容易受到社会、学校及家长们的忽视。为确保中职环境教育的顺利进行,一是各级政府应颁布有关环境教育的法规、条例来确立中职环境教育的地位,保证环境教育的恒久性和有效性;二是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专门为学校的领导组织环境保护知识的培训班,增强领导环境意识;三是多举办环境教育经验交流会,组织教师参加交流和学习。
  3.2.2明确环境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在初中进行环境教育,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对环境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学生对环境负责的观念行为,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对保护环境应有的道德和责任感。中职阶段是环境教育的提高阶段,对中职生进行比较深入系统的环境与发展教育,帮助中职生建立起新的环境价值观、道德观和新生活方式,培养中职生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中职生具有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并对全球环境危机以及国家、社会所共同采取的行动计划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3.2.3注重师资培训
  在环境教育过程中,教师是环境教育的总体设计者和执行者。重视师资培养、加强在职培训是环境教育的生命力所在,所以,开展环境教育首先解决师资问题具有特殊的意义。教师对环境教育的热情和投入的程度,将决定学校环境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只有让广大教师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和开展环境教育有强烈的意识,以及具备足够的业务素质,才能使环境教育取得最大实效。为此,教育和环保部门都应努力为教师的环境教育培训创造条件,帮助教师更新知识,开阔视野。培训可以多种多样,如组织教师进行环境考察、参加暑期环境培训班、举办环保学术研讨会、提供教学观摩和交流机会等,通过培训不仅可以使教师获得开展环境教育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情感,还可以使他们获得把这些知识、技能和情感传授给学生的能力。
  3.2.4加强教材建设
  课堂渗透是开展环境教育的主要方式,但要保证效果,教材增加环保方面的内容是基础,教师具有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是关键。因此,要借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之机,把环境教育的目标、内容,通过渗透结合的方式,分散到各学科课程中去,建立环境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机结合有机衔接的环境教育教材体系。当前,要编好教师的教参,要为教师开展环境教育提供好的资料,使教师能主动活泼地运用这些资料来开展好环境教育。
  3.2.5协调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
  环境教育的目标、内容涉及到化学、生物、物理等相关的学科,具有跨学科的特点。然而,各学科的环境教育常会导致学生的见识割裂及教学中的大量重复,因此,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必须根据对学生环境教育的要求,针对某一课题而共同设计、参与活动,以弥补单学科教师向学生传授环境知识、技能、态度具有个人倾向性的缺陷。所以,在进行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各学科之间应该相互协调与合作,以便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

相关论文

环境教育中职实践化学环境教学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浅谈互联网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浅析恢复性司法理念在我国环境犯罪中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