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功能主义理论作为重要的社会学理论学派,被广泛运用到了语言解析、教育管理及社会构建等领域的研究及实践当中。本文尝试将功能主义理论运用到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的探究实践中,以期以独特、新颖的视角促进学生社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融合。
  一、功能主义理论概述
  伊恩?罗伯逊在《社会学》(上册)中对功能主义理论的解释为:社会趋向于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稳定的、结合得很好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大多数成员都一致赞成基本的价值标准。在正常情况下,社会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如学校、家庭或国家都会“恰当的在一起”,各种成分都协力合作,帮助维持整体的稳定。
  1、功能主义强调社会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功能主义将社会整体作为基本分析单位,孔德、斯宾塞及布朗分别提出的“社会静力学”、“社会有机体”及“功能统一性”的思想都是建立在系统范畴及社会整体的基础之上。同时,就如罗伯逊对功能主义的解释,社会是一个整体,而家庭、学校等就是社会整体的部分,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
  2、功能主义注重社会规范性与互动性
  在功能主义看来,组成社会整体的部分各有其功能,每个部分每一项功能的发挥,必须受到既定的范围及条件的约束,整个社会系统才能规范运行。斯宾塞在提出“社会有机体”时就指出,社会系统的各个部分各有其功能,只有各个部分各司其职,才能维持社会这个系统的良性运行。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及部分功能的发挥,除了应遵守既定的规范之外,还应通过互动来实现。规范是互动的前提与保障。
  二、学生社团主要特性与功能主义主要观点的有机契合
  1、学生社团在存在形式上具有“二重性”
  学生社团在存在形式上的“二重性”是指学生社团可以以“整体”和“部分”的形式同时存在,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相对于具体类型的学生社团而言,学生社团本就是一个组织,是一个整体。同时,以伊恩?罗伯逊对功能主义的解释为依据,学生社团理所当然是社会的一个部分,这时,学生社团是以部分的形式而存在。
  2、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规范性
  当学生社团以整体的形式存在时,它的规范程度决定着具体类型的学生社团的发展;当学生社团以部分的形式存在时,它的规范程度影响着学校及社会的发展。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的规范性来自于学校的管理系统及学生社团的自我约束及自我控制的能力两个方面。
  3、学生社团在活动效果上具有渗透性及辐射性
  功能主义在社会运行过程中强调互动性,学生社团在活动过程中也强调充分互动,学生社团在活动效果上的渗透性及辐射性是学生社团充分互动的结果。渗透性是指“自上而下”的纵向渗透,一是学校或社会通过社团活动将其思想、意识、观念等向学生社团及成员进行渗透,二是学生社团通过社团活动将其思想、意识、观念等向具体类型的学生社团及其成员进行渗透。辐射性是指不同类型的学生社团之间及社团成员之间在社团活动中不断发生双向互动,使自身的思想、意识、观念等去影响对方。
  三、功能主义视角下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功能主义目的假设论认为,在探究某种现实制度或现象的功能时,首先应该承认该制度或者现象是存在且具有功能的。同样,本文在探究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时,首先是承认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具有特定功能的。
  1、学生社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就学生社团数量而言,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里人数最多的学生组织,学生社团人数多、活动多是学生社团的天然优势,通过学生社团的人气优势,可以为学校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学生社团质量而言,多数学校的学生社团质量参差不齐、思想各异,出现了部分偏离主流价值及思想的学生社团,因此学生社团这个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和重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
  2、学生社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本文在功能注意是视角下,学生社团主要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载体而存在的。互动载体是基于功能主义“社会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不同部分组成的系统”提出来的。学校与社团之间、社团与社团之间、社团成员与社团成员之间,通过在社团活动中的充分互动,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不断地发生相互交融,不断影响着彼此的思想、行为及观念。
  四、发挥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强调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学生社团在存在形式上具有二重性,学生社团可以以整体的状态存在,也可以以部分的状态存在。所以,发挥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应首先树立全局观念,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要求相一致。同时,应重视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认识到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强大功能,以学生社团的发展推动推动整个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2、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学生社团本身具有育人功能且影响广泛,粗线条的管理模式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高校的社团活动也应有其自身的规范取向,这种规范取向即学校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当前,大多高校已建立了学生社团章程及相关规章制度,但问题在于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细致。高校在制定学生社团相关规章制度时,应充分调研,有针对性的制定并完善制度,使得学生社团在活动过程有可参照的价值标准及行为准则。
  3、注重“源头”教育   基于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呈现出的渗透性及辐射性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源头”教育,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从最初传播的思想观念就是正确的。一是确保学生社团接收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正确的;二是确保学生社团在向学生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发生丝毫偏差,这就要求学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监督及引导工作。
  学生社团系统作为高校系统的重要部分,如何发挥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一项值得长期坚持探讨的课题。改革与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经之路,本文在功能主义视角下,探讨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本就是一次创新尝试,意义彰显。
  总体而言,功能主义理论作为社会学三大理论观点之一,被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及实践中。功能主义代表人物斯宾塞“社会有机体性质”、迪尔凯姆“社会的整体性质”、马林诺夫斯基“功能普遍性和功能不可缺少性的假设”、布朗“功能统一性的假设”及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等思想概念,都对功能主义所强调的社会整体性质、规范与互动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同时,功能主义的性质、特点与高校学生社团的独有特性形成有机契合,这为在功能主义视角下探究学生社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提供了基本理据。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如何发挥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探讨。在功能主义理论视角下探讨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需要切实引入功能主义的具体理论。斯宾塞、布朗提出的 “社会有机体”及“功能统一性”等理论为学生社团正确处理与各界、各级的关系提供了借鉴;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为高校学生社团加强规范管理指明了方向, 帕森斯认为社会行动有其自身的规范取向。那么,学生社团在执行社团活动时,也可从“社会行动理论”着手,制定学生社团的发展目标、开展活动及解决困难的方式,从而形成学生社团发展与建设的规范取向。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加适应经济发展及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要达到此目的,唯有改革与创新。将功能主义理论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次创新尝试,也是“理论指导实践”理论的又一次检验。

相关论文

学生社团思想政治社团作用思想高校
音乐综艺类节目对音乐文化产业的推动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构想
试论企业管理与行政文秘工作的综合作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影响因素
财政税收制度创新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作
试论高校图书馆动态化管理建设
浅谈高校思政教师法学素养培育的三维
汉语言文学对传统茶文化的作用研究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