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众日常生活

  一、引言
  马克思是饮誉世界的思想家、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以毕生的精力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人类生活,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马克思曾赋予自己的新唯物主义哲学以“改变世界”的使命,并在新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展现了新唯物主义哲学的社会主义指向和意蕴。马克思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设计对人类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自创立后,从欧洲传播到俄国,从俄国传播到中国,进而传播到整个世界,成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真正福音。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中产生了不同的理论形态,主要包括经典的马克思主义、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的实践运动则带来了普通大众日常生活的深刻变化。
  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空间
  马克思是否关心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回答是肯定的。但是,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并没有停留在日常生活的微观层面上,而是着眼于宏观的理论界面,从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去求解日常生活基本质量和基本面貌的改变。马克思早在1844年的“巴黎手稿”中就提出了著名的“异化劳动理论”,指出:人们为了追求幸福而去劳动,但劳动的结果却使自己变得不幸、痛苦和贫穷。马克思认为,要根本改变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就必须解决劳动异化问题。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劳动异化问题呢?唯有像马克思所说的:无产阶级革命,一切权力归劳动者所有,在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但是,马克思对日常生活的考察主要的是抓住了最重要的核心――劳动,因为,劳动的价值决定着日常生活的基本质量和基本面貌。然而,马克思在寻求劳动异化的解决方案时,却远远超越了日常生活的微观层面,而是从社会发展的宏观视域,构建起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现实表现,而这一矛盾尤其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表现的非常尖锐,进而使社会日益表现为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斗争。这样,马克思在日常生活中抓住了最根本、最基础的劳动生活,把资本主义的问题归结为劳动的异化,把人类的自由和解放寄托于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而实现劳动异化的扬弃,建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日常生活的历史变化
  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取得胜利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得普通大众逐渐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在艰难困苦的革命年代,革命人民的日常生活被政治生活所取代。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逐渐从革命年代的政治生活中分解出来。在政治生活领域,马克思主义确立了主导的意识形态地位。而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的内容日益丰富和复杂,逐渐成为相对独立于政治生活的广阔领域。随着普通大众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和面貌的改善,马克思主义逐渐淡出日常生活领域。马克思主义的话语环境发生了时代性的转折,马克思主义来源的人类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的话语体系中,很少再讨论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是为了解决当时的时代性问题,是基于资本主义条件下普通大众日常生活的悲惨境遇而提出的解决方案。从马克思强调的阶级观念到现代社会强调的以人为本的普遍人性观,从马克思强调的斗争观念到现代社会强调的和谐发展,可以看出,马克思所提出和强调的认识策略与实践策略部分地丧失了时代生活的依据。由于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与普通大众日常生活的“间距”客观地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失去了革命斗争年代的火爆形象,马克思主义要想重新唤发其生命力,就必须致力于发展普通大众所需要的日常行为导向。既然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是马克思主义的起点、过程和归宿,那么,马克思主义与普通大众日常生活“间距”的产生,恰恰说明马克思主义迫切地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马克思主义与普通大众日常生活的“间距”不断出现和不断减缩的永无止境的历史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将成为普通大众日常生活的必要。
  四、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平台
  马克思主义的现代传播是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课题。在党的舆论工具上,马克思主义是毫不动摇的理论指南;在理论家、思想家的学理探讨中,马克思主义是人们不断审视和反思的精神花朵。那么,如何让普通大众接受、理解、认同和践行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平台在哪里?我们认为,在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按照列宁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不是从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的,必须通过知识精英向人民大众的有意灌输。马克思主义传播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精英传播。马克思主义只能由像马克思恩格斯那样的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思想精英所创立、信奉和把持,但是,精英阶层更希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向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传承,以期获得社会控制和实现社会变革的目的。马克思主义与普通大众日常生活之间存有一定的“间距”或许是一种常态,但如果任由这种“间距”无限的扩大,必然会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意识形态地位。“间距”的存在呼唤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就其本质而言有着与时俱进的品质。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如何针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做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进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理论,并在日常生活的层面构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平台,是一种不容推卸的历史责任。

相关论文

大众马克思主义马克日常理论生活
试论企业生产经营中高级会计理论的应
浅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
基于协同理论的项目财务管理系统建设
公司金融理论在公司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浅谈我国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
会计环境变革下财务会计理论创新路径
基于现金流量税重构国际税收规则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