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便携式呼吸机在院前转运危重患者的使用与护理

  院前急救,其实质是指对病情较为严重且危及生命安全的患者进行现场急救、转运急救等环节急救的合称[1]。在此过程中,制定科学的急救体系、运用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正确的使用配套设备,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为患者争取到更多的抢救以及治疗时间,降低患者出现意外的几率。本院近年来共计对44例危重患者实施院前转运,通过正确使用便携式呼吸机配合相关护理措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3年9月~2014年8月本院共在44例患者的转运急救的过程中使用便携式呼吸机,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41~82岁,平均年龄为(65±1.3)岁。本院的44例危重患者当中,心脏骤停患者11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2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4例,颅内出血患者9例。
  1.2方法 在对危重患者运用便携式呼吸机之前,护理人员应首先对便携式呼吸机进行细致的检查,检验其管道的通畅程度。之后将便携式呼吸机的总阀门打开,对其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当检查结果显示该台设备性能正常时,将其氧气的供给浓度控制在50%左右。同时,根据危重患者的实际情况,将呼吸的频率控制在19次左右,而每千克体重的患者供以10ml左右的气体。之后,将通气的方式进行合理的确定,对便携式呼吸机的各种管路进行正确的连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必要时采取其他合理的措施进行急救。
  而在便携式呼吸机的使用过程中,护理人员所应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身体姿势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其保持仰卧的体姿,并将其肩部进行适当程度的抬高,使得其气管能够成为一条直线,将其气管进行开放。在气管开放之后,应及时将其气管内存留的痰类物质进行及时的吸出。在此之后,将便携式呼吸机的各种管路进行合理的固定,从而避免途中管路发生脱离或者弯曲的情况。对于便携式呼吸机而言,其无气体加湿的配套设备。因此,在其使用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将适量的生理盐水缓慢的注入到患者的气管当中。同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当其氧气的饱和浓度在短时间内大幅下降时,应对气管的分泌物进行及时吸出[2]。
  在便携式呼吸机使用结束之后,护理人员应及时的将相关的管路进行拔出,并将患者所使用过的呼吸装置放于消毒液体当中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之后将呼吸装置运用蒸馏水进行彻底的冲洗,烘干之后留至下次使用。同时,护理人员应将氧气储存装置当中的氧气进行补充。最后,护理人员应对便携式呼吸机的运行情况进行确认,对其性能进行检查,对管路的连接状态进行检验。
  2 结果
  根据本院的统计结果显示,在危重患者院前转运的过程中,其各项生理指标基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在院前转运的44例患者当中,成功抢救患者32例,抢救无效死亡患者12例,其急救的成功率为72.7%。而12例死亡患者当中,心脏骤停患者6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3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例,颅内出血患者2例。
  3 讨论
  根据本院的研究资料显示,在对危重患者进行院前转运的过程中,保持其呼吸系统的正常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举措之一。便携式呼吸机的体积相对较小,其重量相对较小,相关操作步骤较为简单,呼吸维持效果相对较为显著。因此,正确的使用便携式呼吸机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急救效果[3]。
  对于危重患者而言,当其因呼吸系统不通畅而导致大脑缺氧时,则将会对后续的治疗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并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而在对便携式呼吸机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首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了解,对其呼吸困难的原因进行掌握。之后,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以及便携式呼吸机的使用步骤,对该类设备的相关参数进行正确的设定。同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实时监测,其中包括患者的氧气饱和情况等。当患者在转运的过程中出现情绪较大波动时,护理人员应给予其适量的镇定类药物。
  总而言之,在危重患者的院前转运的过程中合理使用便携式呼吸机,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呼吸情况进行维持,提升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关论文

院前呼吸机转运便携式便携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应用于小儿护理
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外营养的效果观察和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
院前急救电子病历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探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无创通气和
浅快指数与N端脑钠素前体结合在指导慢
便携式装配绿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
机车空调便携式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