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评价的思考

  新型的课堂教学评价观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立“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评价时,教师要结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通过大量的生活素材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增强对社会的认识,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建立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让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健康和谐的发展。在课堂教学评价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明确评价的目的,提高评价的实效性
  把握学科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更好地发展。在小学思品学科教学评价时,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可忽略。教师要结合预设的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内容有步骤、科学合理地分析,设计教学环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获得知识,提升能力。教师在每次评价时,都要有所收获,不偏离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评价的实效性;同时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充分体现学生的真实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给出差异性评价。例如:在探究有关“环境污染”的问题时,教师要根据城乡学生对环境污染的不同想法,充分体现认识上的不同,发表各种不同的见解,根据学生实际给予不同类别的教学评价。在评价的语言选择上,教师可以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评价,引导学生会辨析,有清晰的语言,明确的态度,增强学生明辨是非能力。
  二、通过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让评价更科学、合理
  小学思品与社会这门学科与其他基础学科比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对于问题的理解往往角度不同,答案也千差万别。教师在对各种不同类别的问题解答评价也不尽相同。这需要教师打破传统教师主体的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家长等不同形式的评价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评价,树立积极的面向全体的学生观,带动家长和社会全体参与。比如在探究《善待他人》《诚信是我的朋友》《我与左邻右舍》《集体荣誉在我心中》等教学内容时,教师要采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结合学生个体、家庭和他人参与评价,不仅让其获得良好的认知,还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实现评价手段的多样化,采用有效激励措施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集思想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于一体的学科。除了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还需实现评价手段的多样化,采用有效的激励措施,多层面多角度评价学生的成长,从而实现评价标准的多维度,其中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评价的方式上可以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家长评价与社会评价结合起来,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实现评价手段的多样性。教师要利用平时的观察记录、活动记录、调查报告、竞赛评比、成果展示以及设立成长档案等形式,形成书面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给予恰当指导,以评促学,让其得到更好的发展。比如在探究《我学会了尊重》这一课时,不妨让学生自评互评,让学生家长对其合理评价,从而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尊重他人。
  当然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激励他们不断取得进步。因此,要注重评价的教育和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课堂中学生的表现,教师要用尊重的态度、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这是进行有效课堂学习的基础。特别对于“弱势”群体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表达自我,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看到自身的优势与进步,对学科学习充满信心,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同时,也可以提倡适当的物化评价,如每一节课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表现给予一颗小星星、一朵小红花等,来肯定他们的出色表现,对学生进行动态评价,让评价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导向和动力。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突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性,必须通过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突出评价过程中的参与性,将自评与他评相结合,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使其得到良好的发展。作为教师,要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综合地运用这些评价方式,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使其趋于科学合理。

相关论文

学科教学品德学科评价教学社会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测
社会化电商拼多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